道地

  • News
    • News
    • Design
    • Activity
    • Travel
  • Topic
  • Article
    • CharlotteLiu@Sheffield
    • JeffHou@Seattle
    • Wen-An Chen@Milan
  • Learn
  • Product
  • Awards
  • Projects
  • Map
  • Office
  • Partners
  • All
  • Jacqueline Lee@NewYork
  • Design with Nature Now special issue
  • TSAI Yatung@HongKong
  • Wen-An Chen@Milan

既然「眺望與藏匿」如此基本,那麼在一高一低、一進一退之間,往往決定了地景體驗的基礎。這無疑是一個更加貼近本質論的說法,甚至比許多習以為常的公共vs.私人領域二分法更加古老。阿普爾頓進一步指出,眺望–藏匿理論還解釋了人類創造地景空間的驅動力。從這兩種行為模式,可衍生出近乎無限多種空間型態的排列組合,當然也有無限多種地景體驗。

Readmore
Tai-Hsiang Cheng

眺望與藏匿(地景的張力之三)

科爾將自己置身於畫中,既是旁觀者,也是畫中人,這種角色轉換涉及了視角的切換,重新建構出「觀眾-創作者-地景」之間的關係。這裡「凝視」再度成為關鍵字。〈牛軛湖〉畫中人的凝視像是一扇門,一條秘密通道,彷彿邀請畫框外的觀賞者一同「走入畫中」,進入他所創作的世界,共度良辰美景。

Readmore
Tai-Hsiang Cheng

抽離與投入(地景的張力之二)

「眼睛是一扇門,」地景學者 Anne Spirn 在她那本名為《THE EYE IS A DOOR》的風景攝影集提到:這一扇門,引領觀者的身體跨越扁平的 2D 圖像,走上一段身歷其境的旅程。這不僅扭轉了人們對於眼睛是「靈魂之窗」的說法,也在「身體與視線」的二元性張力中尋求突破,力圖跨越對「Landscape」認知的那一道鴻溝。

Readmore
Tai-Hsiang Cheng

旁觀者與畫中人(地景的張力之一)

「土地」(land)是如何成為「地景」(landscape)的?若要從藝術史當中尋找答案的話,馬爾科姆(Malcolm Andrews)在「風景與西方藝術」(Landscape and western art)一書或許提供了些許線索。

Readmore
Tai-Hsiang Cheng

什麼是「景觀」?(土地 Land 如何成為地景 Landscape)

地景是張力,談論地景卻令人欲振乏力。因為它太豐富、太浩瀚了,有時矛盾的令人不知所措。我們可以從字源學談起、從地理學談起、從詩歌文學、名言佳句談起,也可以從地球歷史談起。然而,在 46 億年的地球歷史面前,我們都還是小嬰兒。小嬰兒在張口說話之前要先學會看,而地景作為一種 Dennis Cosgrove 口中的「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圖畫」大概是最直觀的媒介了。

Readmore
Tai-Hsiang Cheng

什麼是「景觀」? (米德哈尼斯的道路)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下一頁

Service

  • Projects
  • Awards
  • Article
  • Office
  • Partners
  • Learn

About us

  • About Daodi
  • Published
  • 合作提案
  • facebook
  • instant
  • youtube

+886-2-2778-0650

5F., No. 310, Sec. 4, Zhongxiao E. Rd., Da’an Dist., Taipei City

Copyright © 2024 Daodi New Media All RightsReserved. ©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