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圖|陳德如(道地新傳媒特約主編)、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
一年一度的「OPEN|HOUSE打開台北」活動於 11 月 11 日至 12 日展開,今(2023)年活動主題「永續與對話」,以「日日生活在此的人們,會希望台北成為怎樣的城市呢?」視角切入,以「環境共生/會呼吸的城市」、「都市更新/宜居的生活處所」、「永續建築/設計實踐場域」等主題,希望藉由早已存在台北城中許久的對話,聚焦人們對城市的在乎與想望,更透過實際參與互動,在建築、城市、地景、人文上發現新的關係。
「打開台北」活動第四次登場,許多平時難以一窺堂奧的場域打開它們的大門,諸如台北捷運行控中心、北投垃圾焚化廠、台北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原台北警察署水牢)等,100多個精選場所預約票券幾乎秒殺。在這其中,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園區的開放令人關注。
時間限定的貓道探秘
國立臺灣博物館的鐵道部園區,位於台北捷運北門站 2 號出口,前身為「台灣總督府交通部鐵道部」,是當時台灣鐵道運輸的運作核心,也是戰後台鐵局的辦公空間。而鐵道部裡最主要的辦公廳舍,是鐵道部園區內 6 座國定古蹟之一,平時雖然有開放參觀,但需要購票前往,在「打開台北」活動中不只免費,更難得的是開放「貓道」以及深度導覽。
貓道,指的是廳舍最上層的屋桁架,一個位於華麗石膏雕飾的天花板上、黑色屋瓦之下的秘密空間,其過去用途為修繕屋瓦頂、配電線路的場域,維修人員必須爬上僅容一人通過的陡峭木梯來到這裡,在幽微黃光中踩著極為狹窄的小徑小心前進,就像貓行走的道路一樣,因而有此稱呼。
廳舍建築主體為下磚上木的「半木」構造,使用大量的阿里山檜木建造,一部分木結構以灰泥粉刷包覆,具有紅磚墻與白色倣石造的混合效果,類似英國安妮復興式的歷史式樣。在臺博館的規劃下,貓道現已建置完善的出入口,並在原有貓道上方加裝鐵架與扶手,同時加寬行走面積,可供一般觀眾參觀使用,但也有保留部分原始貓道提供比對與想像。
跟著「打開台北」進入這個平常不開放參觀的高空秘境,可窺見 1919 年阿里山檜木所構建出的巨型屋架結構系統,桁架綜橫交錯,具有礦坑隧道感;由於維修通道,許多電路、管線設置都在此,現在還看得到當時的電話分線盒及絕緣礙子;底下的木摺天花也是該空間的特色之一。
時光推移的歷史痕跡
除了難得開放的神秘貓道,廳舍本身也很值得參觀。依據鐵道部提供的資料顯示,廳舍是由著名總督府土木局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其南北翼工程分為兩期起造,第一期工程(中央及北翼)於 1918(大正 7 年)年開工,由營造廠商高石組施工,第二期工程(南翼)於 1919 年開工,由營造廠商住吉組施工,並於 1920 年完工。
一進入廳舍,就會被大廳的泥塑及宏觀的樓梯所吸引,這裡還有一個令人感懷的八卦:曾經是歌手「CoCo」李玟《DiDaDi》MV 中跳群舞開派對的場景。而二樓的橢圓廳和部長室是廳舍中最精緻的空間,曾作為高級官員會議、辦公使用。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橢圓廳蘊藏了豐富的建築細節,例如柱頭裝飾及泥塑天花等,不僅包含西洋建築元素,更融合像是鳳梨、葡萄等台灣在地物產意象。此外,在部長室與橢圓廳的天花及牆面可看到有的石膏雕飾偏黃,有的則是白色的,古蹟修復團隊特地保留修復之前與之後的色差,讓人從中體會時光的推移。
鐵道部園區的另一大亮點,是「鐵道動態模型展區」,此模型展區復刻了 1970 至 1980 年末代蒸汽火車行駛的場景,此時期正是台灣縱貫線鐵路系統的轉捩點,也是火車動力自柴油系統導入電氣化的交界、台北城區即將面臨鐵路地下化的巨大轉變。在鐵道動態模型展示中,選定 1910 年代台北工場與機器局建築、1970 至 1980 年代台北車站站區周邊為核心,以微縮比例 1/80 的模型場景,呈現台北鐵路沿線過往的風華記憶,並規劃不同車輛型號的火車動態展演。
關鍵字:打開台北、永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