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子婷(道地新傳媒企劃編輯)
火車到站後踏上月台,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綠油稻田,隨之而來隨風搖曳的稻浪、輕柔蕭蕭的風聲、撲鼻而來稻田的清新氣味,使得視覺、聽覺、觸覺都有了十足的感受。如此舒心的氛圍,是搭乘火車到花蓮富里鄉的第一感受。
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富里鄉,在民國 92 年成為全台第一個有機農業示範村,除了著名的有機稻米以外,竹產業也是一大特色。台灣竹林面積約 18.3 萬公頃,花蓮約有8千公頃,富里鄉占花蓮最大,約 300 公頃。
本次「2024 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東台灣唯一展區,在花蓮富里鄉舉行,以《竹間天地》為主題,藉由竹之築、竹之育、竹之技、竹之藝四大特色區塊,呈現富里鄉結合竹文化的里山精神。
富里鄉的里山精神
花蓮富里鄉自 107 年加入了「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國際夥伴關係網絡會員,積極發展生態友善農業,在當地居民的共同堆動下,現已成為全台最大的有機稻米產區。富里鄉農會導覽員馮心憲分享里山倡議的出發點:「為了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生態、與友善利用,藉由探索、盤點調查、自然倡議,以達到人與環境間的雙贏」。
因使富里鄉的日常生活與竹文化有著多元的連結:包含為使小朋友了解竹材使用的竹編課程,竹產品的研發製作、販售,培養在地國中學生成為竹產業的雙語(英、國)導覽員,以及竹產業附帶提供了在地就業機會……等,成為全台第一個結合生產、生活及生態,三生一體的有機社區。
竹之築,「墨竹茶間」生活炭的室內裝潢應用
在地對於里山倡議的精神,加上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簡稱林業署)近年的政策,從環境保護轉為永續利用的型態導向,羅山林業署花蓮分署與富里鄉農會合作建立平台,將既有林務局富里工作站轉型為「花蓮南區國產材及農林特產品推廣中心-馥茶堂」,也是本次《竹間天地》重要展示空間之一。
燒製後的竹炭形容「墨竹」,馥茶堂中一處獨立建築「墨竹茶間」,空間內使用約 1 公噸的竹炭,呈現了竹炭於室內裝潢的使用,並藉由竹炭表面孔隙吸附雜質的特性,將空間濕度控制於 50% 左右,達到防霉、除臭的效果。墨竹茶間中榻榻米的架高結構間成為置炭空間、以校園修枝後煉成的生物炭成為牆面炭塗料。處處皆明確標示了每個材料的固碳數據,使得民眾可以明確了解,竹材加工後對於環境永續上的績效。
墨竹茶間中也呈現許多藝術創作,其中一進入空間,牆上鑲嵌著的是藝術家黃敬中的作品〈止於無窮#5〉,以富里鄉有生命源頭之稱的羅山瀑布為靈感,使用在地生產的竹炭,結合藝術家曾經學習過的義大利古典馬賽克技法經驗、台灣傳統剪黏工藝結合,藉瀑布垂直地傾瀉而下的水流,呼應生命經過曲折與衝擊後,最終將找到平衡與寧靜;材料上刻意使用來自廢棄樹木竹林的修枝並經過窯燒火煉的竹炭、木炭,灌注對於「生命曾經燦爛,遭遇火煉後的殘餘,再次豐盛生長」的哲思及循環永續的精神。
墨竹茶間在竹博覽會展覽期間,設有國際獲獎茶園的茶席體驗「旦茶六十」,也可以停留於馥茶堂,享用由在地食材竹筍、青梅製作的美味饗宴。
竹之育,竹林步道散策
熟悉竹子生長情形的馮心憲分享:「竹子的生長快速,一個晚上就可以生長30公分高,也因竹子的快速生長,使得固碳效果比一般樹木高出7倍之多。」因此竹林的疏伐與管理極為重要。本次《竹間天地》鄰近羅山大魚池旁的「竹林步道」,則是提供親近竹林步道自然體驗的場域,邀請前往參與的民眾,靜心的步道散策。
實際走進竹林聆聽竹聲,遠觀翠綠山巒、羅山瀑布,就近仔細觀看,更可以發現,在片片稻田中還藏匿著,日治時期遺留至今供農用的灌溉設施呢!走訪竹林步道的同時,也可以體驗展覽期間特別舉行的活動體驗:竹杖健身操、竹米香拓 DIY、竹芳療體驗。
竹之技,竹資源的永續循環展現
竹材使用的形式廣泛豐富,日常生活使用的「生活炭」,提供調節濕度、除臭的功用。花蓮近年結合林業署與工研院的合作技術,發展一套燒製竹炭的鍋爐系統,並著重在「生物炭」的開發。與生活炭的使用不同,「生物炭」的使用將回到農田中,為了改善土壤中的有機介質,提供稻田健康的生長環境。因此過程須經剖竹、碎竹之後透過鍋爐系統燒製成為細碎竹炭後,才可以回到土壤之中。
本次羅山休閒農業區的區域,實際將竹炭的燒製流程展示,呈現竹的循環農業及綠能應用。藉由簡單易懂的形式,讓更多人前來的民眾,了解在地竹及農業的永續操作。
鍋爐系統燒製竹炭的過程中會產生另外兩種附加功能,富里鄉農會也將其收置,轉換成為在地商品。其一為燒製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將其加以運用提供給予溫泉加熱的熱能,成為本區提供民眾體驗的足浴;另外則是製程中的附加產物「竹醋液」,透黃的液體,帶著一些煙燻的氣味,卻是具有防蚊、除臭的功效,成為了另類的天然防蚊液。
富里鄉農會持續嘗試,燒製不同尺寸的竹炭,希望在未來成為在地孩童藝術創作的材料,達到永續循環利用的環境教育機制;此區前身為羅山國小,現成為由羅山農會經營「里山食藝教室」,現,持續推廣在地食材,貫徹里山精神。
竹之藝,里山動物的藝術創作
花蓮主展區以 9 隻「里山指標代表動物」呈現竹編裝置藝術創作,包括:領角鴞、大冠鷲、穿山甲、食蟹獴、山羌、台灣黑熊……等動物。里山動物所指的是,生活於淺山與人類生活高度重疊,卻因人類的獵捕開發、棲地破碎化使得里山動物瀕臨滅絕,本次創作其中8隻里山動物,皆為一級保育類、二級保育類。而第九隻「山羌」因保育有成,已於 108 年解除保育類,馮心憲分享:「肉食性動物的瀕臨絕種,減少了草食性動物被掠食的機會,繁殖過剩,山羌已超越台灣獼猴,成為富里鄉危害農作物最多的動物。」
與石虎、黑熊、水獺並列為「四大神獸」的台灣狐蝠,至今全台僅剩約 200 隻,其中花蓮市及周邊山區,就是狐蝠生存的環境之一。藝術家陳水南創作的台灣狐蝠竹編裝置,使用不規則的編織方式,呈現狐蝠的身形,也在裝置創作上,巧妙呈現了台灣狐蝠懸吊於壁面隨風搖曳樣貌,在地藝術家陳水南分享創作心情:「台灣狐蝠這件作品,是本次創作中最有難度的一件作品,總花費了兩個月多的時間製作而成。」
本次竹博覽會中,陳水南總計 3 件作品,另外還有將鯪片創作的栩栩如生「穿山甲」;以及靈活使用竹材創作的「食蟹獴」,以竹棕呈現食蟹獴最具代表性的尾巴,竹管切片的竹篾,做為身體編織的材料,以及捲曲的竹片做出食蟹獴臉頰兩側的白鬚,竹編技術生動的呈現了里山動物的樣態。
藝術家陳權榮藉由與自己所屬的阿美族頗具淵源的「大冠鷲」、「領角鴞」投入創作。阿美族中象徵力量與自由的大冠鷲,陳權榮選擇了孤獨佇立、凝視前方的英姿,作為創作的姿態;而有福氣、帶子象徵的領角鴞,在編織的過程結合了原住名在結構固定上常見材料─黃籐,細緻收邊,使得其成為別具意義的創作作品。
延伸閱讀
[1] 首屆台灣竹博覽會暨世界竹論壇登場|五大展區齊現次世代竹材減碳生活新風貌
[2] 2024竹博覽會官方網站
關鍵字:竹博覽會、竹炭、藝術創作、里山倡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