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資源嚴重下滑!保護屬於台灣的蔚藍刻不容緩|世界海洋日

文|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每年 6 月 8 日為世界海洋日,今(2024)年主題為「Awaken New Depths 喚醒新深度」,台灣保育海洋的決心也來到新的頂點,立法院於 6 月 6 日初審通過《海洋保育法》草案(簡稱海保法),明定主管機關可劃設海洋庇護區,並區分為核心區、緩衝區、永續利用區進行分層管理,未來若違法進入核心區,最高可罰 50 萬元;同時明訂對漁民保障及補償機制。

同一時間,持續為海洋保育努力的綠色和平於《2%之外的蔚藍》展覽會場舉行「台灣魚類普查暨海洋三大挑戰」記者會,由人稱「魚博士」的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公布台灣 40 種漁港市場常見魚種調查,結果發現高達 24 種「現流仔」魚類,超過一半樣本未達「50%性成熟體長(Lm50)」[1]銀雞魚星雞魚紅甘白鯧未達比例更超過 9 成,且平均尺寸縮水最多,顯示台灣海域魚類資源嚴重下滑,海洋資源保育工作刻不容緩。

[1] 為了估計親魚量,科學家常利用邏輯曲線來估計不同系群中各年齡或體長別達性成熟的比率,當某一年齡或體長的魚類之性成熟比率達 50%時,稱為 50%性成熟年齡或 50%性成熟體長,該數值常作為漁業管理者設定最小合法漁獲年齡或體長的依據。(資料來源: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漁業資源動態研究室

[2] 

台灣魚市場的「現流仔」魚種體型明顯變小(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大魚被抓光,「現流仔」真的變小了

以各魚種的 Lm50 大小為基準,銀雞魚平均尺寸較 2012 年的 Lm50 縮水 52%,魚體尺寸變化最大;其後依序為紅甘較 2014 年縮水 38.5%;星雞魚較 2012 年縮水 38.4%;白鯧較 2006 年縮水 36.4%。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表示,「50%性成熟體長(Lm50)」代表著魚類必須長到這樣體長才有繁衍後代的能力,魚體縮水顯示捕撈壓力已大於魚群復原力,長此以往將造成台灣經濟魚種數量變少又變小。

圖A為星雞魚,圖B為紅甘,圖C為銀雞魚,圖D為白鯧。黃色與藍色方塊為何宣慶與綠色和平調查團隊使用的比例尺(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去年 3 月曾發布 6 種台灣魚市場常見魚種體型過小的調查,因調查範圍僅 2 個漁港,且樣本偏少,去年 3 月起再度與何宣慶合作,進行為期近 1 年的調查,在屏東東港、高雄前鎮、高雄蚵仔寮、澎湖馬公、宜蘭大溪、宜蘭南方澳等六大漁港拍賣市場,以拍賣大宗的 40 種沿近海魚類為主,用攝影影像測量魚體長度,總計收集到超過 3 萬筆有效數據。

魚越來越小、越來越少是漁民常見心聲,但台灣漁業基礎資料卻缺乏。何宣慶表示,這是國內首次大規模魚類體長調查,實際採樣累積魚種近 100 種、幾十萬筆資料,將樣本數不足魚種排除後的有效樣本則有 40 種、逾 3 萬筆資料。捕撈漁獲有大有小,雌性個體體型一般會稍大,因此以國際公認標準 Lm50 雌性性成熟體長做為比較基準。結果顯示市場魚類體型變小的比例相當高,希望可以讓政府、學術單位思考如何解決漁業資源迅速下降的問題。

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表示,漁民常說捕到的魚愈來愈小,是這次調查的起心動念(攝影:葉小慧)

性成熟體長縮水,過度捕撈是主因

與會的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邵廣昭教授表示,魚種體長縮水,除了代表大魚被抓光只剩小魚,更深層的意義是魚種為了演化求生存,因此更早達到性成熟,「體長縮水在經濟上損失很大!因為生物體的體長與體重是一個立方指數關係,體型大的都是秤重賣,一條 100 公分的大魚賣的價錢絕對是 33 公分的(魚)不只 3 倍。」

何宣慶說明,這種現象就是在生物課本裡提到的瓶頸效應(Bottleneck Effect)。「大魚的魚卵品質好,所產生的下一代品質和存活率也比較高,把大魚抓走之後呢?魚群為了維持自身的族群,中小型的魚會開始讓自己性成熟,才可以趕快產卵來維持族群;而如果產卵的都屬於中小型沒有大型魚,大型的基因就會消失,最後慢慢小型化。」

邵廣昭則進一步引述國際期刊《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去年論文《海洋滅絕及其驅動因素(Marine extinctions and their drivers)》指出,硬骨魚類與軟骨魚類滅絕的主要原因是過度捕撈與營養層(即食物階層)失衡,「正常的營養層一般是 5~6 個階層,當大家都吃大魚,營養階層就減少了,所以還是與過度捕撈有關。」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邵廣昭教授說,漁業資源減少的原因很多,因此需要大家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一起保育海洋(攝影:葉小慧)

海洋保育求解:劃設海洋保護區落實管理

潔淨海洋、健康棲地與永續資源是海洋保育署的三大願景,邵廣昭說,潔淨海洋已有環境部的《海洋污染防治法》管理,永續資源的經濟性水產物由漁業署的《漁業法》管理,非經濟性水產物則由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負責,但現有《野生動物保育法》僅保育極少數物種,更需要將棲地內所有物種一起保護,因此「以生態系為基礎」的海洋保護區很重要,《海洋保育法》通過才能依法行政。

邵廣昭指出,海洋保育的方法很多,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落實管理是最簡單、經濟、有效的作法,而且需要各相關部會及民眾來共同努力,「海洋的危機已迫在眉睫,必須從現在開始行動,否則我們的下一代會吃不到野生魚類,潛水看不到美麗生態,科學家作研究也將沒有材料,希望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海洋資源可以被永續利用」。

左起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何宣慶、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邵廣昭教授、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李于彤、海保署海洋生物保育組組長羅進明、漁業署遠洋漁業組組長林頂榮(圖片提供:綠色和平)

了解海洋多一些:《2%之外的蔚藍》互動體驗展

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積 70%, 被視為生命的起源,無數的生物在海洋中誕生、繁衍,成為地球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當前海洋只有 2%公海獲得足夠保護,剩餘的 98%持續面臨過度捕撈、塑膠污染、海底鑽油、深海採礦以及氣候變遷等多重威脅。種種問題使海洋生態日益惡化,迫切需要全球通力合作,逆轉危機。

為喚起更多人的關注與行動,喚醒人們對海洋更深層次的認知、更深度地守護海洋,進而促使政府落實行動,綠色和平自 6 月 6 日至 6 月 16 日,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2%之外的蔚藍》互動體驗展,透過「走入 2%的蔚藍」、「枯竭的藍是憂傷」、「2%→30%海洋的復原之路」及「把海洋還給海洋」4 大主題展區,帶著民眾了解海洋面臨的種種困境,以及綠色和平如何在全球展開守護海洋的環境工作。

活動期間更舉辦 8 場精彩講座,從「故事」、「議題」、「行動」三面向,全方位呈現台灣與全球海洋現正面臨的挑戰,包含潛水節目《沈睡的水下巨人》主持人王陽明、製作人李景白,國際級水下攝影師吳永森,撰寫《討海人》、《鯨生鯨世》的海洋作家廖鴻基,致力推動里海創生的海波浪文化等海洋職人將親臨會場,分享他們眼中台灣海洋的美麗與魅力。

《2%以外的蔚藍》把海洋還給海洋主題記錄了許多海洋職人們對海洋保育行動的呼籲(攝影:葉小慧)

在此之前,綠色和平也發布短片《尋找蔚藍》,盼讓世界看見台灣海洋的獨特魅力。短片劇情設定在2048年,一個海洋資源已近枯竭、大海不再蔚藍的處境,一名從未看過湛藍大海的女孩,穿越時空回到現代,和飾演男主角的張翰一路從城市到海邊,透過環島紀錄全台各大知名海洋景點,包含潮境公園、龜山島等。

《尋找蔚藍》短片(影片來源: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2%之外的蔚藍》特展活動資訊】

展覽時間:6/6(四)- 6/16(日) 

週一至週五 11:00 - 20:00 

週六、週日 10:00 - 22:00

展覽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中7B館


關鍵字:海洋保育、海洋保育法、綠色和平、世界海洋日、30x30、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