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GCAH生活節|訴說太巴塱生活文化與儀式信仰

由花蓮太巴塱部落發起的「PANGCAH 生活節」,結合在地生活文化與儀式信仰的一場藝術共創慶典,在這塊土地閃閃發亮的人們,邀請您來到這塊土地,一同享受、聆聽屬於這個地方的故事。

太巴塱部落為全臺灣最大阿美族原住民部落,部落人口約有 2,800 人,談起太巴塱的起源「大洪水創生」的古老神話,降生於南邊山上的洪水兩兄妹遷徙來到太巴塱,藉助太陽神使者降下野菜維生。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局長吳勁毅說:表示:「PANGCAH 生活節」將阿美族太巴塱歷史、古老神話、信仰融合其中,從趣味競賽、生活體驗工作坊,與人類在此地落地深根後的新創生樣貌,以花蓮廣闊藍天為大自然布幕,邀請大家用有趣、共同參與的方式,體驗太巴塱的生活。


[1]PANGCAH,阿美族語「人類、同族人」之意。

由藝術家沐冉和設計師劉悅德攜手合作,2024「PANGCAH生活節」主視覺(圖片來源:2024 PANGCAH生活節)

Palavang(巴拉放)的待客之道

吳勁毅說:「你可能從來沒想過、也不知道這是在幹嘛?但是你能在這感受到濃厚的地方氛圍感」,除了阿美族祭典「豐年祭」以外,過往較少發展對外文化展演的太巴塱,而「PANGCAH 生活節」以太巴塱傳統接待外人的文化信仰「Palavang(巴拉放)」作為創辦生活節的初衷。加上今年以「毀滅性招待」為主軸,鎖定「不合常理的感官體驗」、「不合常理的食物份量」,鼓勵現場民眾共同分享與分食,提供前所未見的豐富美食與驚喜。市集匯集了 30 家特色攤位,從料理內容到特色商品,鼓勵以地方食材、自然食器及環保餐等具,減碳兼顧在地觀光創生、享受美食與伴手禮,逛一場市集全都擁有。

市集現場提供自然食器材料,藉由遊客自行手做DIY,成為吸睛且環保的餐具(圖片來源:陳子婷)

廣闊藍天為布幕,結合地方材料所搭建的舞台

而歷屆生活節想傳達的意念不同,也從經驗中逐步調整,吳勁毅說:從第二屆開始,舞台不用既有舞台搭建的方式,而是與當代工藝家范承宗合作,選用太巴塱的文化材料竹子、茅草去做轉譯。

從第二屆以太巴塱最高的神轎「巴拉告」為題;第三屆「萬神殿」傳達原住民的泛靈信仰、土地信仰;走過了神話時代轉變為現今的大型部落,第四屆(今年)回到人間,以傳統茅草屋核心元素為題,收集了重達 1,000 公斤的白茅草搭建舞台。更加入了永續使用概念,在活動結束後,茅草也將回到部落,運用於傳統工法建造的青年聚會所屋簷使用、以及傳統技藝傳承上。

以傳統茅草屋為概念發想的舞台設計(圖片來源:陳子婷)

「太巴塱傳統領域」成為活動位址

公部門的介入,為避免成為觀光導向的活動,因此以在地文化脈絡角度,慢慢形塑活動型態,因此從第二屆起,活動地點選擇太巴塱傳統領域[2]「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以「文化使用」與林管處合作。


[2]太巴塱傳統領域:

原住民傳統領域是指原住民原本的生活領域,花蓮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因腹地廣大、生態資源豐富,過往為太巴塱的重要狩獵、採集場,也因地處台東卑南部落的北界,成為兩個族群的戰場。

太巴塱年齡階層表演(圖片來源:陳子婷)

如何能夠更開放,讓多元音樂形態進到「PANGCAH生活節」?

辦理活動從部落踏出與外界互動,共同探討文化轉譯,貫徹 Palavang(巴拉放)精神,其中「如何能夠更開放,讓多元音樂形態進來?」也是本屆活動的考量,因此以「從生命出發,從土地出發」的音樂型態為核心,邀請了許多的國際的原住民,包含從澳洲小島來的 Amy、日本的長野友美、黒木サトシ等人來到花蓮演出。

歌手長野友美表演(圖片來源:陳子婷)

歌手桑布伊表演中與大家分享一席話:「人不能養活土地,是土地才能養活人。」(圖片來源:陳子婷)

「PANGCAH 生活節」另有一系列的地方傳統技藝競賽與生活體驗工作坊,源自於實際地方生活的日常娛樂及工藝文化傳承,供民眾報名參與。其中,在傳統技藝競賽上,項目將包含傳統技藝、採集、天然材料應用等相關趣味活動。生活體驗工作坊則集結了 5 位來自太巴塱地方的工藝師,帶領民眾體驗藤編、甜米釀、野外技能等工坊項目。透過實際參與手作及與部落的青年進行交流與對抗,藉此了解工藝、技藝與生活之間的連結。將太巴塱的日常,以工藝與故事等方式,呈現在大眾眼前。

趣味競賽:撒網抓福町、和檳榔葉快樂腳(圖片來源:陳子婷)

讓魚棲息的池塘| 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工法

「PANGCAH 生活節」不僅是一場音樂與藝術的共創盛會,更是保存和傳承部落文化的契機,透過生活節,爬梳地區發展脈絡、延續原住民的古老語言和音樂創作,讓人們重新認識自己與土地之間的連結。活動由太巴塱及馬太鞍部落之在地團隊「火力之原」帶領,深入了解太巴塱的生活體驗,分享在地故事、野菜的使用,以及來自生態捕魚工法的古老智慧。

工作坊體驗Palakaw(巴拉告)生態捕魚工法、品嘗阿美族美食饗宴(圖片來源:陳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