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不是第一次到訪台東關山,卻是在加入景觀這一行之後,再入關山。
今年的花東除了 0403 花蓮大地震,面臨極端氣候挑戰甚鉅。赴關山之前,凱米、山陀兒等強颱連番侵襲,為花東地區帶來驚人強風暴雨,新聞報導上看到的除了災情還是災情,印象最多的是花東線交通中斷的消息。交通順利第一,於是選擇搭火車走南迴線。
台鐵南迴線,我是頭一遭。在新左營站坐上宛如高鐵簡約版的新自強號,一路南下到屏東枋寮站,窗外所見是台灣海峽;從枋山站開始向東穿越,一座又一座的山洞,窗外黑了亮、亮了又黑,不過半小時的光景,已越過中央山脈南段,來到台東大武站,窗外所見變成土藍、水藍、深藍三色疊加的太平洋。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古詩中的關山意指無數關隘和高山,不想此行赴台東關山,竟也體會了一回。
台東面積最小、台灣人口最少的鎮
翻開台東縣鄉鎮地圖,可以發現關山鎮北接池上鄉、南抵鹿野鄉,在台東面積最小。令人訝異的是,關山鎮面積比全台最小的羅東鎮大上五倍,卻是全台人口最少的鎮,這幾年一直在8,000人上下。這或許是為什麼向來恐懼人多的我,在踏進關山的那一刻,莫名感到舒適的第一個原因。
以主要生活街區來看,關山確實不大。關山鎮公所前,站在中華路與中山路口,沿中山路往東看,是關山舊火車站以及背後的海岸山脈,往西看是關山分局和中央山脈,直線距離 400 公尺。至於南北向,花東縱谷公路(台 9 線)以和平路貫穿關山,從南邊民族路口到北邊大同路口,直線距離僅約 1 公里。一言以蔽之:步行就能逛完。
不過無須擔心太快逛完,關山出好米,美食更引人垂涎。中華路上關山客家粄條的客家味、關山分局前痴愛玉的手作愛玉、關山國小後方竹筒屋的特色炒飯,都是在地好味道。新住民更添多元風味,平等路上耕心園的廣式腸粉和每天不同口味的甜湯,廣東老闆好手藝,非常推薦一試;民生路的蜀川味,四川老闆娘特製家鄉味,三兩好友可以一起吃個麻辣鴛鴦鍋。
想帶伴手禮也有非常好味道,火盛製餅舖的紅豆和芋頭土司,餡厚但甜而不膩,與泰祥封仔餅、永全花生酥都是在地數十年不退流行的選擇。
棋盤式重點規劃、台東縱谷商業中心
從人文地景角度觀之,關山更不簡單,值得走讀玩味。
百年建築的關山天后宮,自清光緒年間傳入,坐落全鎮中心。天后宮顧名思義是奉祀媽祖,屬於道教神明。日治「皇民化運動」期間禁道教,為保天后宮的存在,關山鎮民將其改為「關山寺」,並在廟內供奉三寶佛;後來回復天后宮,經過多方協商,決定在旁增建一座佛堂供奉三寶佛像。關山天后宮自此道佛共容,信徒也包含閩、客、外省、平埔族等多元族群,是台東縱谷地區最大的媽祖信仰中心。
關山鎮的棋盤式街道擘畫,卻源自日治時期二戰爆發,日人想極力開發東部,在此設立關山郡,成為台東縱谷重要的商業中心;大量公家機關和日式宿舍隨之興建,舊名「里壠驛」的關山舊火車站,以及原為「里壠支廳」的關山分局一樓,都是當時留下的日治時期建築。
關山舊火車站前中山路上臥虎藏龍。以「福生堂」藥房為例,台灣早期家喻戶曉甚至賣到日本的止痛良藥「五分珠」,就是源自「福生堂」前身易生堂藥房。福生堂至今仍維持百年木造建築和整片的藥斗牆,也還能買得到虎標萬金油、壽山消腫油膏等常見痠痛或蚊蟲用藥膏。
全台第一座環保公園和環鎮自行車道
兩天一夜下來,關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已存在二、三十年的綠色基礎設施:全台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關山環鎮自行車道,以及全台第一座環保公園——關山親水公園。
從關山鎮到關山親水公園大門之間,開設有多家自行車出租店,可以租借純人力自行車,也有單人、兩人到四人座的電動自行車提供選擇。沿著紅石溪往北前行,左手邊是一片又一片的稻田,右手邊則是溪水清淺的紅石溪與關山大排,溪內沙洲可以見到白紋鳳蝶聚集吸水等生態。
離開紅石溪後,開始出現上坡道,就進入車道的親山段。親山段右手邊基本是中央山脈下的山麓地帶,左手邊依然是寬廣的稻田,在雲象萬千的藍天下方連綿不絕,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小部分倒伏的水稻,幾乎看不出剛經歷過颱風肆虐。
等不及捕捉美景的,可以在「關山畫框」前駐足欣賞;或者繼續騎到最高點的「縱關日月亭」,眺望小鎮風光一覽無遺!下坡道的兩旁,還有許多觀光果園或休閒農莊,想吃在地生產的草莓,可以在每年 12 月開放活動參加。
繞完親山段再見到關山大排,就接近關山親水公園了。關山親水公園東臨卑南溪,公園總面積達 34 公頃,單車遊園一圈約需半小時左右,園區內的人工湖可以見到白色屋頂的表演廣場,與周圍樹蔭倒映湖面;鳥類生態極為豐富,抬頭看得到翱翔的大冠鷲。
綠色造鎮30年,關山獲低碳永續家園最高銀級認證
不查不知道,關山環鎮自行車道與關山親水公園,都是源自於 1994 年台東關山的「綠色造鎮計畫」。建設契機則是關山地區的養豬農戶與當時的環保署長張隆盛達成的環保共識,當時的關山鎮長許瑞貴跟著提出廣植綠樹、讓關山公園化的發展計劃,張隆盛建議再擴大,朝環保公園方向努力。
關山親水公園所在處,原來是卑南溪上電光橋附近的河川地,長期被部分鎮民當成是廢棄物和垃圾的傾倒地。在爭取到該地的綠美化經費、舉辦「美的關山」活動之後,許瑞貴進一步提出「綠色造鎮」理念,並委由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郭瓊瑩和築景工程顧問公司進行調查規劃,完成後通過審議,由空氣污染防制費基金撥款興建。
爭取設置環保親水公園的同時,許瑞貴構想在崁頂附近興建健康步道來提供鎮民休閒、運動、散步,加上農民有興建農路及拓寬產業道路的需求,因此希望沿著水圳修築一條自行車道。最後在與築景工程顧問公司討論後,將環鎮自行車道納入環保親水公園的規劃案內,幾經波折後確定全長 12 公里的環鎮自行車道路線。
如今走在關山街區上,隨處見到的是照明亮度高且較節能的 LED 路燈,綠地內的照樹燈也搭配太陽能發電。去年與農田水利署合作營造的達谷梵秘境濕地,可以看到紅冠水雞等水禽類聚居,顯示除了儲存並調節水源、提供農田灌溉及防汛,更培育原生種豐富生態。
而今年 9 月,關山鎮取得環境部「低碳永續家園評等推動計畫」最高銀級認證,可說是 30 年綠色造鎮計畫加上長期養成的環境意識成果了。隨著氣候變遷調適議題受到重視,關山長期營造綠色低碳與永續環境,不只強化自身的韌性,更適合重視健康和生態的朋友來趟一到二天的關山深度遊,絕對不虛此行。
好康資訊提醒
2024 年 11 月底前,別錯過花東旅遊補助!入住台東每人第一晚可折抵$1,000、第二晚1,500,不分平假日皆可使用,更多資訊請見「我的E政府-振興花東旅遊獎勵懶人包」
關鍵字:關山、關山環鎮自行車道、關山親水公園、造鎮計畫、關山鎮公所、里壠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