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鋪面之下的重要角色「架高器」是什麼?建築微小改變就能幫助城市「退燒」!

整理|巫芷玲(道地新傳媒採訪編輯)


在城市建築與景觀設計中,有一個體積小卻能帶來大影響的重要角色——架高器,隱藏於鋪面之下,它不僅支撐地面,更在耐候性、安全性與環保性能上發揮關鍵作用。隨著極端氣候影響加劇,城市熱島效應愈發嚴峻,如何讓城市「退燒」、打造宜居環境成為重要課題,而架高器即是都市規劃更具韌性的改善方案之一,能有效解決傳統鋪面的常見挑戰!


ELMICH 架高器是什麼?

ELMICH 架高器是一款耐候、可調高度及補正傾斜角度的架高基座,可調整的適用高度介於 13mm 至 1014mm 之間,且可適用於多種鋪面材料,因此能廣泛應用於建造廣場、步道、露台、屋頂花園、陽台、平台、泳池周邊空間,以減少材料使用、優化施工效率、降低生命周期成本為目標,配備多樣專用配件,滿足不同基地的安裝需求,提供靈活且永續的解決方案。


為什麼需要架高鋪面?

以台北市為例,全球暖化與高度都市化、盆地地形的影響,使台北的都市熱島效應日益嚴重。1923 至 2022 年的全球平均氣溫上升 1.2 度,而台北卻高達 1.8 度,高於全球 0.6 度,超過東京、首爾及新加坡等鄰近城市。

面對熱區面積快速擴張,日漸不舒適的都市環境,台北市都發局提出「降溫城市計畫」,其中體感降溫減碳策略強調以「水綠降溫」、「通風散熱」、「遮蔭涼適」手法,營造建築基地內戶外舒適體感環境,而透過鋪面的架高系統設計即能有效緩解建築熱傳導,提升居住舒適度。據《建築物雙層通風屋頂隔熱性能之研究》,屋頂架高 15 公分所形成的通風層,可以阻絕高達 90% 的熱傳導,為建築隔熱與節能提供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解決方案。

松菸台北文創大樓地下中庭使用了 2,000 個架高器。 (圖片來源:方智股份有限公司)

國際案例:聖淘沙跨海棧道

雖台灣採用架高器的普及率仍在發展階段,不過在國際間的應用已十分普遍,例如氣候較高溫潮濕、多雨的東南亞,架高器即被廣泛應用於商場外部空間、渡假村、飯店露台等,幫助提升空氣流通與地面排水效果。

例如從新加坡市區前往聖淘沙島度假村時,可以選擇沿著跨海海濱棧道一路漫步到聖淘沙島,這條全長 620 公尺、總面積約 16,500 平方公尺的棧道是東南亞最大的主題步道,沿途的 5 個花園以新加坡地景為主題,展現當地豐富的自然景觀。該棧道即運用了 15,000 個 ELMICH 架高器 ,以支撐與架高鋪面並創造空間隱藏管線設施、加強地面排水效果,避免積水、青苔類的滋生、提升安全性,當需要檢修隱藏設施或底層防水膜時,也能輕鬆拆裝。

從新加坡進入聖淘沙島的跨海步道(Sentosa Boardwalk,上圖)及施工過程(下圖)。(圖片來源:Canva、Elmich網站)

傳統濕式工法 vs. 架高器乾式工法

傳統鋪面採用的濕式工法施工耗時長且排水不易,容易積水導致白華和青苔,影響鋪面壽命和外觀,而鋪面與基層緊密接觸,使熱傳導快且無法通風,基層老化快速,在維修時更需破壞鋪面重建,雖初期投入成本低,但後期維護費用高且環境友善程度低。

而使用符合環保3R材質製成的架高器則為乾式工法,能夠解決鋪面病變問題,以無填縫的工法,加速鋪面排水,有效解決白華與青苔問題,延長鋪面壽命,且架高地板所產生的空間可阻絕 90% 的熱傳導,延長防水層使用壽命,創造熱對流,降低耗能。此外,架高器組裝快速、便於檢修,完整的基座與配件結合系統化工法,搭配固定套件防止基座晃動面材掀飛,讓施工更快速、安全;架高鋪面創造的空間能夠隱藏管線,讓設備維修更容易,避免二次工程。


關鍵字:ELMICH、架高器、聖淘沙、鋪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