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振佑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


世界各國「博覽會」有的展示國力,有的展示收藏、累積門票,有的要預示未來,有的希望透過博覽會將世界納入單一標準的框架。「基隆城市博覽會」表面上看起來是展示市政府這 8 年來的成果,實際上卻猶如城市治理、都市設計的教科書,並且開展了社會力的實踐意義:時間軸上自競選階段開始構思都市發展政見,當選後馬上召集專家學者討論願景與計畫,逐步透過不同層次的溝通、做系統性規劃與設計、爭取經費、發包落實,展示都市設計不同層面的實踐意義,打造基隆新的城市印記、建立社會交往與認同的歷程與場所空間,最終以城市博覽會的形式邀請更廣泛的大眾一起來現場體驗。

這段城市治理、都市設計的經驗,由景觀、都市設計、建築等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和競選及市府團隊拉開序幕。他們洞察基隆市都市變遷的歷史,從大航海時代一直爬梳到近現代,理解基隆當前空洞化、面對少子化的現象與挑戰,擬定三大戰略,一是市港再生,二是共創基隆與海洋生活,企圖透過「民眾參與」手法把海洋特色做出來;三是實施全球策略建立區域夥伴。這些戰略從桃園空港拉到基隆首都國家海洋門戶,縮到基隆市內以兩個大計畫:大基隆歷史場景、市港再生標竿計畫,領導 8 年空間與社會生活的質變。後來成為四個展區的上位框架。

這兩大計畫、四個展區涉及許多市府局處、計畫,包括 A 區國門展區由觀光及城市行銷處、都市發展處主要策展,B 區正濱展區由文化局、觀光及城市行銷處主責,K 區沙灣展區由文化局負責,C 區海科展區則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業發展處擔綱。這些單位不只是展覽的推動單位,也是一路上參與都市改造的推手,而除了這些局處單位以外,還有許多社會力的加入。

城市博覽會展區橫跨許多地區,並由市府各局處整合共同辦理。(圖片來源:基隆城市博覽會官網)

多重網狀溝通,城博也是其一

「設計」是解決問題、讓夢想成真的一連串過程,都市設計要改變一個城市需要很多不同層面的溝通。「市港再生」、「大基隆歷史場景」都面臨土地分屬許多不同的單位的現實,想要讓都市型態改變,就必須讓港務局、中油、海大、港公司、各市府局處單位等等彼此對話、相互理解。基隆市府一開始只溝通不談計畫,相互理解之後才提出構想,整合出計畫後才進一步爭取經費。整個歷程打破本位主義,或是說讓所有的不同本位相互碰撞、聆聽;並且跳開仰望中央政府出手協調的等待,逐步落實建立平台、共同合作、主動做規劃、尋求資源的都市設計手法。

事實上,正式的溝通平台更關鍵的是搭起了幕後非正式交往的觸媒。都市發展處處長徐燕興曾不只一次提到,正式會議上難免有各自業務權管的考量,但是散會了非正式的意見交換之間,可以感受到不同局處之間彼此學習,「私下」透露對於整體都市治理的興奮與期待。這些正式平台背後的交往,突破了「缺乏橫向聯繫」的桎梧,也是實際上讓系統性都市設計理念與內涵可以真正推進的力量。

除了土地權屬與計畫內容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討論,「官、民共創」也是這幾年重要的目標與實施策略。例如市府用政策與計畫支持「老屋偵探社」讓市民共同尋找老屋,舉辦山海工作營、東岸快樂實驗室、建立 86 設計公寓,用「微笑社區」社規師計畫來落實參與式民主設計,整個共創基隆的過程中有許多民眾參與工作坊、座談會,即使是許多政府發包的標案,卻都能讓更多市民的意見可以進來,跳脫政府操縱、教化、資訊通知的層次,逐步朝向夥伴關係、賦權公民的階段。也是過去都市設計專業比較缺乏碰觸的面向。

然後這些專業與非專業之間的整合,最終用「城市博覽會」做了最好的聚攏,博覽會本身就成了都市設計最好的市民溝通。透過城市博覽會展區的安排,讓城市中的節點清楚地展現出來;透過接駁公車的安排,民眾可以跟城市綠色運具的概念與城市新路徑的動線來互動。它們不會停在廣告層次,而是帶給參加博覽會的人們真實的身體經驗;並且這些已經不是專業圖面與 3D 模型,而是真實嶄新的都市型態跟市民溝通互動,藉此讓市民在感知層面建立新的認同。


模糊產權界線,串連港、市

這 8 年的都市改造過程,國門廣場及周邊環境令人眼睛為一亮,但如此的翻轉並不容易,港口貨物吞吐收入遠高於人們觀光活動的效益,一天進來的船運貨物就可價值好幾億元,單從港公司的商業收益來看沒有理由讓位給觀光。

誠如前文所述,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拉長時間與開展效益評估的廣度, 讓各單位知道觀光、文化創意與國家認同其實就是你我下一代、下下一代最重要的資產,他們需要這樣的活動跟空間領域來使生活富足,這些一點一滴的理解才使得土地權屬的界線被克服,才有機會用都市設計的觀點,以「內客外貨、東客西貨」的理念,把整個港市的視覺、步行、上下船的經驗都翻轉。 對市民而言創造了公共生活,對國內外觀光客的感知來說,這個港口成為一 個國際門戶,彼此心中的榮譽與認同感也都因此油然而生。

從太平國小眺望港市串連的基隆感受到都市設計魅力。(圖片來源:連振佑)

展現都市型態,聊出都市設計

距離國門廣場不遠處,最接近交通轉運平台地利之便的社區設計館,結合一旁 KEELUNG 地標,巧妙地把人潮帶往太平國小,當人們徒步走在蜿蜒的爬坡、下坡路徑上,已經用身體經驗了基隆的蜿蜒山路、層層疊疊的生活場景,然後在 KEELUNG 地標旁、太平國小屋頂上轉身看著基隆,這整個地景序列具體 而微地展現出基隆最有特色的一面,把路徑、邊緣、地標、節點和地域感展露無遺。

往社區設計館的路徑讓人體驗到基隆蜿蜒的都市型態。 ( 圖片來源:連振佑 )

再回到舊火車站改裝而成的「基隆聯合事務所」,它雖然不像台灣日治時期 「內地博覽會」的車廂集結了名產,雖然這個事務所沒有開往台灣各地車站停留(但何嘗不可去各縣市巡迴展呢?),但這裡面蒐集展示了這 8 年來的工作成果,用眾人在裡面集思廣益的歷程與成果這樣的型態來展現,充分激起相關專業者也想找個城市、吆喝同行一起相互激盪、共創共好的衝動。從三樓事務所的咖啡室眺望國門廣場、回看交通轉運站、市港合一的運輸港口,蛻變的基隆整個亮起來。而這個咖啡飲食區,也就是暗示著整個都市治理、都市設計,缺的不是辦公室裡的會議桌和投影幕,更需要的是「把酒言歡」、暢快交往的「社會力空間」。

聯合事務所集結了專業都市規劃設計專業與市民對話共創。(圖片來源:連振佑)

聯合事務所中呈現許多設計過程手稿與內容。(圖片來源: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畫龍點睛,充滿驚喜的路徑節點

無論選擇搭船或是接駁車來到正濱漁港,這裡的彩色屋對城市進行了翻轉。

彩色屋的正面是面向台二省道中正路,成排的街屋當中有許多能夠享受港口視野風景的咖啡或藝文商店,這些建築朝西南向入口高於東北向背立面後門,走在中正路這一側可以看到好幾個大面開窗把港邊風光穿透建築拉到中正路邊;而當這些背立面著上了顏色,不僅像是漁港邊掛上一幅美麗的畫布創造視覺焦點,還讓中正路上這些店家轉了向,以港邊的聚落建築型態活躍在眾人眼前。縱然一般的民眾未能用專業的分析性視角談論這樣的剖面跟都市型態,卻教許多來到這裡的人一見鐘情。

過去那種撐著傘、沿著雨遮、穿過天橋、低頭快步的空間意象一一消散了,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港邊海岸打開了,取而代之的是身體與心裡都能驚艷體會的基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空間序列,轉彎就是砲台或是要塞遺跡,讓市民跟社會大眾可以理解歷基隆史、找回主體性,這些文化背景不只是被保存,而是往前作為未來生活風格的底蘊。無論城市博覽會期間拿著手冊翻看導覽地圖,或是未來隨時到訪基隆的時刻,都可以期待車窗外的景緻轉彎就有歷史文化場景,或是另一個城市節點等著迎接你、豐富我們的感官。

色彩屋不僅讓人看見背立面更引人注意到建築精彩的剖面。(圖片來源:連振佑)

景觀自治條例,開發與管制層面入法

整個基隆改造變身的過程高度呈現了尊重有機發展、都市紋理脈絡,並且融入公共干預、藉由政策引導、創造多層次溝通的多重效果。「景觀自治條例」 可能是讓這樣的都市治理經驗能夠可持續一直往前推動前進的處方之一(不是唯一)。

基隆市政府原推動《基隆市景觀自治條例》有 14 條條文,打算針對公共空間設施、騎樓、天際線及山海軸線等項目加以管制,原預計先選擇 1 至 2 處重點區域試辦,讓市民參與城市環境改善,一起推動城市環境美學,增加市民對於城市的認同感。條例原本草案中同時有獎勵和罰則,經議會審議後則將罰則拿掉,實施的區域也縮小為國門廣場周邊地區。

經議會審議之《基隆市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城市景觀自治條例》於 2021 年通過、2022 年 1 月頒布。該自治條例授予都市發展處針對國門廣場周邊地區內人為環境景觀、生活文化景觀及自然景觀有擬訂、執行及檢討「城市景觀計畫」之權責,包括了規範、改善、維護及管理之計畫。條例中明訂設置「城市景觀輔導審議委員會」,將以輔導為主、管制為輔的方式,鼓勵民眾參與市容環境改善行動,以塑造港城景觀新風貌。並藉由景觀自治條例確保都市景觀永續發展,以維持港城環境景觀品質。

但與前文對應來看,可預知空有景觀自治條例不足以讓基隆持續自動變身,仍然需要有願景的舵手、一級主管,在正式與非正式溝通對話之間穿梭,引入無窮的社會力相互交往,才能讓法(自治條例)與現實生活場景相應而生。

都市設計是許多社會力多重溝通場域裡的共創。(圖片來源:連振佑)

再翻下一頁:社會力與都市設計專業更進一步交往

基隆在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中已經寫下難得的篇章,8 年的歷程與城市博覽會猶如都市設計一本活的教科書。但都市設計這條路隨著有機生活將一直不會停歇,城市的環境隨著時間前進會持續有新的課題需要市民、政府、各式團體持續性的關注。

真實的情境是並非每個市民、每個群體都對於「都市設計」領域認知清晰,他們的生活不需要系統性的都市設計圖與模型來指引;另一方面仍會有許多破碎的土地所有權、無可預測的全球經濟市場變動、決策單位人事更迭等等議題接踵而來,都市設計將隨時面對不同議程、各種挑戰。

常説「革命」需要埋鍋造飯,要持久、也要深入;而一個要讓市民共同參與、社會力共感共創的都市治理,也需要讓各個層面都能夠「吃飯喝酒」、展開多層次的對話與溝通,在正式的平台與非正式的交往之中,讓系統性的都市設計能擴散蔓延到不同觀點的局處、民眾心中,在「酒酣耳熱」之中使得都市的願景可以萌芽、長大。

基隆城市博覽不是驗收施政成果的終點,它是展開與市民一起關心都市規劃 與設計、共創城市的起點。衷心期待這次基隆城市博覽會背後這些深刻的經驗能不斷被爬梳,參與的專業者能夠有機會到各個城市擴散「與社會力一起 設計」的經驗,更多一般民眾會越來越容易「接近都市設計」、感受到都市治理。

歷史場景文化底蘊是城市往前往下一代生活的重要 DNA。(圖片來源:連振佑)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2-II 】


關鍵字:都市設計、城市博覽會、都市治理、都市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