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禮淳/王秀娟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景觀大獎評審委員、水岸環境規劃設計與營造資歷:東北角海岸觀光遊憩設施設計監造參與工程顧問公司河川景觀規劃設計主持河川局在地諮詢委員、水利署前瞻計畫專案審查小組委員與水環境改善服務團委員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教授、台灣景觀大獎評審委員、營建署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計畫委員
環境營造不能只是單一目標下的工程行為
20 世紀科技進步,人類登陸月球甚至長期於太空駐站工作、地下資源開發技術益發精良、地上超大尺度工程競相構築,潛移默化中,人們認為科技萬能,人定勝天的思維成為王道。隨著專業分工細密化,屢屢爭奪話語權與主導性,長期缺少合作的互信與尊重,結果便呈現各式各樣亡羊補牢或是怪奇工程產物。
台灣腹地狹小人口稠密,而河川短急,每遇颱風暴雨常造成許多災害。為了提供最大範圍的堤後(內)保護,硬生生築起兩岸柏林圍牆,日後意識到河川 原有的系統功能遭到阻斷,再來進行所謂的生態聯繫與空間縫合改善工程。而因應海岸暴潮與水岸淘刷的威脅,同樣構築龐大的海堤與消波塊試圖保障濱海聚落的居住安全,水泥化防禦工事快速取代台灣 1,600 公里的自然海岸線,然而氣候變遷下的極端暴雨與海平面上升,築堤擋水已成困座危城,反映出 目前多數水環境治理現況的困境與課題。
水岸遊憩與景觀工程常以低密度使用促成永續利用為規劃設計目標,嘗試透過配套的環境營造設計策略,進行水利工程硬體減量,企圖將人造空間與設施融入環境,以能彰顯溪流海岸水域空間對自然系統運作的重要性。台灣地景多樣性與生物歧異度(biodiversity)高,但地狹人稠造成空間複合使用性亦高,常在有限的空間中因應各式各樣需求填充各色繁雜功能,雖然工程的施作程序定有先後,但必須先有整合性思維,宏觀考量專業領域關聯性與介面進行布局,工程施作再依序到位,絕不是以速效解決單一面向課題,以致經常性且持續性進行改善與補救的「永續工程」。
價值觀統整的時代意義與落實
因應氣候變遷導致的各種災難發生強度與頻率,「韌性」成為全球治水規劃設計的必要思維,如運用複合工程與非工程手段布局提供逕流分擔與低地滯水,因此而有低衝擊開發(LID)的各種規劃設計策略。台灣目前城鄉土地利用規劃仍然以工業化及都市化為建設目標,長期以來與河海爭地現象並未趨緩,如何提升水環境系統的韌性是最大挑戰。目前中央和地方河川主管單位積極藉由舊有築堤整修時機檢視通洪斷面與水岸空間,以整地綠化策略修飾改善生硬的堤坡,在視覺與環境融合上已有初步效果。對於自然生態環境的觀照也有較高共識,因此公共工程已納入生態檢核程序,只是推動初期尚未落實到位,仍賴與生態專業密切合作,不斷累積執行經驗並持續修正調整,才能真正達到生態服務的基本門檻。
然而水環境在空間營造上,最為關鍵處應該是必須立足於國土規劃的高度,從大地景紋理意義和過去的變遷脈絡思考:若第一戰線-防洪潰敗造成暴雨洪水破堤或是內水漫淹之際,第二戰線-減災所需的空間應如何配置,以及 災後復原的各項配套,以能強化面對災害頻仍的韌性提升。意即河海沿線土 地利用與開發管制必須預為設置緩衝區帶,尤其河川區劃設的幅員範圍要從整體環境生態角度檢討縱軸和橫軸之空間場域,河堤周邊應保留合宜寬度的公共服務帶,以作為河道與高度開發區間的緩衝過渡和轉換,適度運用「留白」或說「留綠」的低密度利用綠地樣貌,堤坡護岸才有足夠的空間與景觀生態相融,同時成為開放綠意的環境來滿足民眾親近自然的需求。
因此從過去重視防洪治水保障安全的單一目標,擴大調整為多元複合的環境價值是必要的治理思維提升,其中如建立跨部門協調整合的機制、提供維持生態運作的空間、加強人為使用的管理配套措施、維持優質環境景觀與健康 生態的經營模式等,在均為公部門工程主辦與規劃設計單位必須認真關照的目標與課題。
專業鑑賞的價值論述與設計思辯
台灣景觀大獎歷年得獎作品許多是與水域相關之環境設計,初期多為都市中之溪流河川再生活化,可以看見在都市開發過程中一度被犧牲或遺忘的水岸空間,重新被定義為民眾日常生活場域,房地產面向也從後巷反轉為水岸第一排的價值,許多成功打造的水域空間豐富了城市生態,甚至帶動舊街區的更新與觀光發展,此些案例在之前的專刊已有數篇文章探討。
本文則以近年四件非都市型的溪流水岸得獎作品為基礎,檢視此些作品是否符合前言提及之韌性思維?是否考量環境友善的生態服務議題?是否合宜詮釋環境空間美感?是否考量使用者行為以提供舒適宜人的實質空間?是否重視維護管理以能永續維持品質?四件得獎作品均有獎項肯定,本文無意吹毛求疵,而是參考當時現勘與決選時的討論,希望就台灣目前非都市型的水岸空間改善或治理策略提出看法,同時傳達重要的訊息-絕對不要全盤接收或漫無章法的模仿,要能了解作品的優點與不足之處,探討原因以能成就未來更多優質的規劃設計作品。
一.大礁溪河川環境整治
大礁溪原名為大乾溪,位處宜蘭礁溪鄉與員山鄉的交界處,由於溪床深槽偏靠舊堤基腳,且高灘地雜亂,為回應在地果園觀光與臨近望龍埤的遊覽車迴車停駐需求,計畫在河道梳理的過程,同時打造 3.4 公頃的河道綠化空間。
為改善河床坡降過大,在兼顧防洪安全與自然生態原則下,採用自然塊石進行河道拱型固床工營造窪潭棲地並設置跳石,營造多樣化、多孔隙自然生態河川與民眾休憩的整合加值空間。溪流整治完工後,低水河槽的水路與植群在短時間就回復近自然的樣貌!
計畫範圍內之高灘地,由於右岸的人為開發度較低,因此除了兼做停車場的多功能防災空間外,大多規劃為保留現況的生態保留區。左岸除了既有堤防綠化,鄰近觀光果園的高灘地則運用農園澆灌後的山泉尾水,結合設置戲水設施與休息區,並搭配綠坡草坪的開闊景觀,提供假日沿著觀光休閒路徑而來的踏青遊客使用。河段空間的配置除了連結地方產業,也兼顧坡地生態與溪流河道的連接通達,為山林間動物的飲水覓食和移動遷徙提供安全通路。
即使穿堤匯入溪流的山溝也被認真看待,運用當地板岩堆疊,精巧而自然的匯入河川,成為生物廊道的優良案例。
值得肯定的是左岸上游側的堤坡與防汛道路定線,是各自順應著河川地形以及現有大樹的優美曲線環繞而過,溪流、堤防及維護道路不再只是幾條僵硬的平行線,而是呈現與自然地景相互融合的極佳樣態。
相對於一般工程完工後制式且過量的標示與落款,本案在水岸營造環境中結合著季節性的山嵐霧氣,想像著與龍潭湖或雲或龍的關聯表現,採用彷彿水墨山水畫作的一枚方印落款,如此低調建立連結的方式也值得肯定。
本案位處河川治理的最上游,周邊山林環境自然度相對較高,仍可持續進行自然生態的優化。現地勘查時,觀察部分的階梯、步道、停車場、解說設施與空間的系統性銜接,以及大礁溪名稱石外露突出地面的底座,也都尚有加強整合及景觀營造之處,期待後續的加值優化。且後續如若仍有人為設施的置入需求,也建議以維持自然景觀極大化的情境與場域特色為基調,以郊野公園的樣貌呈現不同於城鎮聚落綠地的都市氛圍,應可持續獲得好評!
二.三層坪農塘及周邊綠環境營造工程
三層坪位於大礁溪上游,原本就有導引溪水至水岸灘地的既有農塘,但長期 淤積造成雨季漫淹難以利用,旱季因滲漏以至灌溉功能不彰的窘境。工程的營造藉由導引沉砂以利農塘延壽、運用皂土毯改善滲漏,並以層層疊水消能 塑造砌石疊瀑,使保水量從 1,300 立方米提高為 6,435 立方米的 5 倍量體,灌溉面積也增加了 31 公頃。
園區內的側溝、水道及路面,多採用當地的黑色板岩及塊石和碎石等自然材料,減少多達 1,578 立方米的混凝土施作。完工後的水生魚蝦調查顯示,既有物種的數量有上升現象。園區設置休憩平台和拱橋,並於坡地布設 1:12 的緩坡步道以提供友善的無障礙使用。園區主要喬木係運用現地已種植的落羽松,配合現場造景調度移植,營造濕地沼澤的樣態與季節變化特色。
園區配置除顧全原有較單純的農作灌溉需求及滯水防洪等水土保持配套外,藉由環境營造的手法,以層層疊瀑與水塘拱橋,搭配著水中與水岸的落羽松林,在一片青綠山巒圍繞之中,營造高度反差而顯現類似溫帶地區的秋天色彩。這樣混搭著山光水色、天光雲影的特色夢幻風景,在媒體曝光宣揚之後,人潮蜂擁而至,短時間就成為網紅打卡景點。
由於園區位處河川上游,植栽生態資源豐富,目前過度強調落羽松的主景視覺特色與山林原生多樣性樹種的保育理念多有違和,水塘與水道邊採列植變葉木做為空間界定,其葉色亮眼產生的空間鑲邊效果難以與環境協調融合。
園區原定位為以水保設施解說參訪的環境教育園區,在蜂擁而至的大量遊客入園後,凸顯原有的動線規劃、舖面材料運用與地表逕流收納無法承載如此密集的遊憩使用,以致有緊急封園進行整修之措施。
本案建議就定位與經營管理進行檢討,工程改善目的是為解說導覽的環境教育抑或是開放參觀的休閒農園?若為休閒,園區植物選種仍建議選用具有農業生產力的園藝物種,例如具有實質經濟效益的果樹,加強作為回應坡地農 業土地利用的示範樣態。可以預期的遊客參觀勢必需要對等的管理策略,甚至是必要或局部的管制收費,以維護園區品質與安全。在沒有流速沖刷顧慮 的區位,渠道和水塘的水岸設計也建議增加自然土岸和草澤溼地環境的營造,成為物種和棲地轉換間的生態推移帶,對於魚蝦的躲藏繁殖,水生昆蟲的棲息,以及水體升溫的減少,應該都會有明顯的效益。
期待看見藉由豐富的生態特色營造概念和手法,結合園區山林環抱與溪流環繞的空間特色,讓沼澤溼地與灌溉農塘在視覺特色之外,完整的結合農業生態系與生態服務,逐步營造一個友善環境的休閒園區,引領成就生態旅遊的另一種典範。
三.安農溪環境營造
百年之前的 1922 年,日本人從蘭陽溪鑿洞引水至天送埤發電後的排放尾水,是安農溪的主要穩定水源。
本案河川環境營造的第一個成功之處,是調查階段在上游段約 400 公尺的河段發現河道水流中存在的中島,具有豐富的水鳥棲息功能,經過檢討無礙通洪,因此僅施以修坡處理,並且回復原生植栽。該河段定位為生態保留區,控制人為干預極小化,日後自然回復極大化的作法和努力,值得嘉許。
第二個成功之處,在於縱向坡面以水利工程為技術支撐下,在河段坡度較陡造成河床與護岸掏刷處布置固床工,除了穩定河防安全,同時營造階段式的跌水與水潭,可以增加魚蝦不同流速的棲地環境。新增的跌水工除了消減位能與緩和流速、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同時豐富了河川表情。水岸也利用石塊堆疊,搭配營造植被良好的濱溪植群,對於水生動物更能提供緩流、躲藏或繁殖的環境,也有利於水溫與岸線的穩定。
位於本期整治河段的拱型固床工,因屬親水遊憩功能較強的區段,可以感受工程設施對於環境景觀的營造具有高度的關照,水濱岸際的石組兼具結構穩定功能與景觀效果,而橫跨河道的跳石固床工則是兼具梳齒狀排水與過河通道的功能。在這約 150 公尺的三段固床跌水河段,水利工程更以二種固床工型態的交錯配置,在河道穩定的需求下,工程構造物或砌石堆疊與環境景觀達成高度的協合性,同時也成就了生態服務理念的落實。
本案塑造了河道較大尺度的景觀生態豐富性,設計單位在此已經進階為環境營造的境界。
安農溪環境景觀的營造,從髒亂清除開始,結合各階段陸續的防洪整治、灌溉設施的複合興築營運、在地社區組織如安農溪整體發展協會的認養維管,以至於逐步複合的景觀生態營造,如何在公園式的水岸情境與自然生態之間, 尋求良好的平衡發展,將是接續面對的重要課題。
面對強勢公仔文化的現時,希望不會在這裡看見與宜蘭人文地景無關的公仔娃娃或突兀裝飾,也不會在河岸看見都市公園花團錦簇的花海,以及年節掛滿卻說不上品味的節慶燈飾,甚或沿河密布的夜晚燈火。
因為,安農溪相對於全台灣目前常見的都市或城鎮聚落空間氛圍,應該維持目前的極度清新且營造出自然風光極大化的情境,甚至逐步成為各種原生保育動物從白天到夜晚的樂園,唯有這樣的獨一無二景致,才能引領走向國際級的品味和品質。期待藉由維持清新秀麗的素雅,以及日益多樣的生態服務作為,展現恆久的安農溪美景,並發揮引領地方創生的價值觀和環境效益。
四.花蓮南濱海岸改善計畫
台灣海岸水泥化已是普遍現象,即使劃設為風景區仍然無法避免大興土木,少數自然海岸也容易因陸域環境或鄰近海岸開發而造成砂源不足與洋流變化而影響海岸穩定條件,以南濱公園海岸改善計畫成果觀之,或若非當地居民且有長期使用經驗,一般民眾很難瞭解此案有何特殊之處。
南濱海岸公園位於花蓮港南岸,港區防波堤造成的突堤效應將 200 公尺寬的自然海岸灘地逐漸掏空,市街與海洋間的緩衝縮小而有颱風暴潮巨浪致災之慮,過去以建築海堤與堆疊消波塊穩定海岸,但也造成水泥海岸與民眾的疏離。 目前看到的成果其實奠基於長時間各階段的計畫效益。離岸長堤為第一道防線削減波浪能量,減少海岸侵蝕並能掛淤養灘,海堤堤身為第二道防線將消波塊作為基腳,鋪排花蓮溪水系塊石成為具自然質地的堤岸,再種植白水木、草海桐等海岸適生植物,形成第三道防線穩定海岸環境。工程自民國 85 年起的 10 年潛堤穩定灘線,接著 94 年起的 7 年鋪設自然塊石,至 108 年才有現 況 660 公尺長的海岸地景,看似自然的塊石與沙灘其實是經由專業的水工實驗模擬才能確實營造穩定的海岸基礎,進而提供灘地自然生態復育的條件。
既有的防汛道路成為簡潔好用的散步大道,步道與前坡灌木的合宜距離,提供良好的視覺通透性,使中遠景岸線與海景呈現空間的豐富層次,晨昏之際的天光魅影讓海濱成為花蓮日常但獨具特色的空間。
本案即以工程設施融入環境,並與環境取得和諧的空間尺度,進而營造與自然連結的宜人環境獲獎,是該年度委員極力推薦案例。
由於此段海岸接鄰海濱公園,後續應視為整體環境進行經營管理。近自然的地景在穩定後需注意臨海側前坡灘地與植群在日常與颱風暴潮後的整理和必要維護,才能維持良好的樣態供民眾親近海洋;公園地形平緩,可強化通用 設計提供行動不便者可停駐觀景的安全空間;海濱公園歷經不同時期的建設,步道與設施應檢核評估減量拆除可能性,彈性配置避免如都市設施漸趨一致; 從台九線至海岸應視為緩衝空間,濱海活動應以近海生態為訴求逐步恢復海岸林相,就氣候變遷的海平面上升課題強化環境韌性。
結語
好的作品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作為下,空間的品味品質依然可能劣化,我們希望因為智慧的累積,優良作品得以長存並加值,謝謝這幾件優良作品,提供我們品頭論足與解析交流的機會。每一個案都有當時的情境和限制條件,但是不代表就此沒有進階改善的機會, 優秀之處可以被更多人瞭解,得以學習案例的成功之處,不足之處也有機會被看見被討論,才不會被盲目抄襲延伸擴大。
重要的分享是,環境景觀專業工作者的核心價值在於可以看見自然或人文地景的脈絡,雖然詮釋各有不同,但必然是在人為利用和生態服務之間尋求平衡之道,以美學和工程素養勾勒具有品味且優美的空間環境。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2-II 】
關鍵字:水岸環境、環境營造、台灣景觀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