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瓊瑩

世界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地區前主席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榮譽理事長
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景觀系教授


出版於1969年的《Design with nature》於2019年在費城賓州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了50週年紀念研討會與展覽。(圖片來源:DESIGN WITH NATURE, John Wiley & Sons Singapore Pte.,1999(左);Design With Nature Now, Lincoln Institute of Land Policy, 2019(右))

緣起與回顧

2019 年係 Prof. Ian McHarg 出版《Design with Nature》(道法自然)50 週年,在美國城賓夕凡尼亞大學的設計學院隆重的舉辦了 McHarg 的生平倡議生態規劃理念,實務執業(WMRT 公司)以及創立區域規劃與景觀建築研究所 32 年來的教學核心思惟,並舉辦了 3 天的研討會。歷屆系友、師長也紛紛回來分享其在相關環境保護、生態規劃設計以及對社會公共議題倡議、推動、落實……之珍貴經驗。

McHarg 出生於蘇格蘭,他大學學的是生物學(Biology),這個與自然、生態、生物相關的基礎訓練奠立了他爾後即使參與多光譜的、多尺度的政策建言、實務規劃設計以及理念推廣倡議……不同於當代都市規劃、建築、土木工程等相關學門或實務,僅克守於「本位之專業認知」。二戰期間,他曾得肺炎,到了蘇格蘭鄉間療養,在長期與大自然鄉野田園間生活一段時光間,讓他更體悟到空間專業與國土城鄉治理,並不應僅侷限於眼睛所看到的空間表象。

Ian McHarg教授創辦了U.Penn的景觀建築研究所,其倡議的生態規劃持續影響迄今。(圖片來源:郭瓊瑩攝(左) ;道法自然: 以生態系統為本的環境規劃設計哲學與實務,田園城市文化,2001(右))

他有一種蘇格蘭人的硬頸傲氣,對各種事務均想追根究底,當然也更有其看待世界的宏觀視野與洞察天賦。他後來離開蘇格蘭前赴美進入哈佛大學修習「景觀建築碩士」,此抉擇相信亦受 Olmsted 之影響。Olmsted 的兒子與昔時哈佛大學校長的兒子為同學,因此力薦哈佛創設「景觀建築系所」,此亦為當代最早以「Landscape Architecture」為專門學科之開創系所。迄今哈佛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的確人才濟濟,貢獻社會良多。

有趣的是,Olmsted 本身是 Civil Engineer(土木工程師),惟他看待土木工程不只著眼於「土木」、「水利」、「工程建設」,而係了解透析河川、水文與大地景觀環境間之關係。為此,他為波士頓的查理河因終年氾濫及污染整治把脈時,早已跳脫傳統「工程治理」之思惟,他將洪泛影響區拓大,於滯洪空間增加濱溪帶之植被群落組成,以及水岸濕地在滯洪、提昇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景觀綠化美質之綜效。這 100 多年前之思惟已較台灣今日土木水利界在處理洪泛治水之解方更為前瞻。

Olmsted被尊稱為景觀建築之父,他對廣義景觀建築專業與教育之推動貢獻良多。(圖片來源:郭瓊瑩攝(左) ;Chicago Architecture Center https://www.architecture.org/learn/resources/architecture-dictionary/entry/frederick-law-olmsted/(右))

Olmsted 之 approach 也逐漸奠立了大尺度景觀生態環境作為一系統觀之解方與信念引導,此相繼影響到全美各大都市之「水與綠」規劃,大型公園綠地對都市發展之重要性,同時介入以生態水綠網路進行都市設計之實務(如華盛頓特區及各州之大型校園規劃、各都會區大尺度中央公園與綠帶、林蔭道路之串連)。Olmsted 所埋下之根基更拓展到大尺度對荒野保護與國家公園之設立(如黃石公園)。

Olmsted規劃的Boston翡翠項鏈係今日全球各國水與綠網絡空間規劃之先驅。(圖片來源:Emerald Necklace Conservancy https://www.emeraldnecklace.org/)

荷蘭的先天低地國土限制及其與水共生之思惟影響了McHarg之生態規劃觀。(資料來源:Pedroli, B., van Doorn, A., de Blust, G., Paracchini, M.L., Wascher, D., Bunce, F. ,2007(左) ;郭瓊瑩攝(右))

到了 50 年代,也是美國戰後百廢待舉之際,但又因亟需有都市更新公共基礎建設、公共住宅闢建……此時,也正是 Rachel Carson《寂靜的春天》之出版倡議環境保護。而 McHarg 的第一任妻子是荷蘭人,當他生病時也跟著她在荷蘭長住與療養了一陣子。荷蘭人對與水共生之傳統智慧也深深影響了 McHarg 的思惟。他開始在報章雜誌寫評論,在電視台開設「人與環境」的帶狀頻道。除了評論,更邁力投入如何導正政府諸多「不夠明智」的政策,包括阻止I-95州際高速公路穿越鄉野傳統聚落與紐澤西大片面積的松林濕地……他的敢言、務實、勇氣與堅持持續終生。


生態規劃不是「理論」是「方法」

McHarg 創景觀建築研究所時,他其實更前瞻地把區域規劃(Regional Planning)之空間規劃理念一併納入,兩者相互結合為一、不同空間尺度、不同介面串連暨自然與人文必須共同呼應的一種「論述」。他運用其影響力,推動了生態規劃(Ecological Planning)之核心課程(Core Course),且此 Core Course 係區域規劃、都市規劃與景觀建築研究所所有學生都「必修」的核心課程。也因此他架構了水文學/氣候學/植物生態學/土壤學/地質學/棲地保育/社會學/史學/湖泊學……等關鍵課程,後來又隨 50-60 年代越戰後之社經結構發展變遷,以及對原住民(印等安人/少數移民……)等社會問題觀察與探索調研,他在該 Core Course 中又深增了「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之課程。最令人感佩的是每一門專業課程均自全美找來最頂尖優秀的老師來親自指導,包括康乃爾大學的植物生態學教授、校內地質學教授教,還有如土壤學/湖泊學……等,景觀史也自紐約聘請專家通勤來上課。上述總總均具體呈現了 McHarg 對「生態規劃」完整系統知識要求之認真與審慎。

生態規劃的理念是一種方法論,一種因地制宜以土地實質生態價值為基底之適宜性分析決策。(圖片來源:郭瓊瑩)

此外,他更訓練了最具積極動能的「規劃課」助教(John Burger)全心全力投入一週 3 天的 Team Work-Ecological Inventary Studio。在當時尚無 GIS 等電腦科技,McHarg 強調好的規劃決策「很簡單」,就是不作 Stupid 決策。也因此,每一單元空間土地資源該如何合理被運用發展,必須一層一層地把所有上述資料一一套壘,俾以找出其潛力限制,針對這套作業過程與訓練,他反而很謙虛地說「我未發明理論,我只是把科學分析作業方法循序漸進有系統地盤點、呈現出來」,這正是今日眾所熟悉的 GIS 之手動操作起緣。

McHarg的疊圖分析昔時是用手工套疊分析,實為今日GIS之先軀。(圖片來源:Design with Natureデザイン・ウィズ・ネーチャー 大型本,1994)

此外,他更要求對科學分析、分區圖示所用的「顏色」必須有與自然環境色彩呼應之邏輯色系與深淺,此是很 powerful 的規劃與科學溝通之「工具」。也因此,生態規劃實習作品往往兼具科學人文以及藝術美感。當每位同學在團隊合作下分工搜集資料,再合作分析拼貼出一張張的「適宜性」綜合分析圖時,其實對土地利用之客觀價值觀已然成型。


重視落地實踐與實務實習

在 McHarg 的領導擘劃下,他對系所專業教育的經營與現今國內的教育體制相當不同,除了生態科學領域的老師有博士學位外,所有的規劃設計、景觀工程、植栽設計……等課程的教師都要求必須在職場上有一定的知名度與實務經驗。換言之,60% 以上的教師不論專兼任,均各有其開業事務所或均從事專業執業實務,擔任有一定經驗資歷之「執業」。此亦是其所訓練出來的學生必須落地與實務界之土地、人民對話之基本素養。

而且幾乎每一門課都要求必須有戶外實習、觀摩,並加上暑假有 1~2 個月之野外駐地現場實習之「必修課」,再將 Core Course 的老師請來一一指導,親臨現場了解課堂上的「實境」為何?也因此,生態規劃方法與知識不是被個別單一課程切割的,它必須人人都要融會貫通去了解、體驗、觀察實際的 Habitat、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物群落、聚落產業……且透過每晚之交流討論與「現地考試」,俾能將理論與實務無縫接軌驗證。這套學習「方法」效益超高,幾乎透過學習過程就已無形中融入專業 DNA 與 Know How,並得以永烙記憶庫中。

師承McHarg,在台灣相關景觀教育亦鼓勵跨域知識學習與田野調查、認識大環境係景觀教育之重要核心訓練。(圖片來源:郭瓊瑩攝)

植栽設計課亦設有雙導師制度,每個設計均強調必須回應生態棲地之差異性與特殊性,也因此不必死背植物名稱,透過 Open Book 查圖鑑與現地觀察,每一種土地生態單元(Eco-Unit)早已清清楚楚可勾勒出一生態景觀千層糕」。當師生得以有充裕時間在田野調查、交流、用五感去體驗活生生的各樣型態的生態棲地特質時,這些過程與吸收過的知識早已成為每位學習者終生會受益的「資產」,是拿不走的,也不會輕易忘記的。後來的暑期實習更拓展到海外去認識不同環境地理區位土地的特色,包括人類文明、族群特色……

個人亦深受此影響,在文大景觀系之核心課程絕對鼓勵師生務必出外實習、入境體驗,且也辦理暑期國內外工作坊。McHarg 的教學制度得以意志堅定地落實,只可惜在台灣,我們的教育部對學分制度干預太多,政策變來變去,以致所謂必要的 Professional Degree 之取得與知能養成均被受限打折。再加上教師聘任升等制度受限於全國性齊頭式平等,反而扼殺了不同學科領域應有的人材培養渠道與前瞻合理路徑。


「道法自然」的實踐與影響

對於 McHarg 所著《Design with Nature》一書,我有幸於 1999 年集結了一群 McHarg 在台學生共同翻譯成中文,且在透過深入討論後,大家同意其用字「with」其實是非常有智慧且與當今最新且不斷更迭的永續發展、淨零低碳……等論述更有前瞻思惟。「with」是謙虛的,和我們中國人對天地之崇仰,老莊哲學……等幾乎是有千年來的時空交流與承傳,「道」的應用方法流程是動態的,是因地制宜的,是回應時勢變遷的,也因此,它不是傳統學術理論「公式般」一成不變的。

中文版之「道法自然」集結了McHarg在台學生之共同參與,具有當代特殊意義。(圖片來源:道法自然: 以生態系統為本的環境規劃設計哲學與實務,田園城市文化,2001)

「道」只是呼應、相容、依循、了解、探索……出一種自然天成的秩序與行事決策作法,也正因為非「公式」可精準計算數字化,它卻充份詮釋了人類對大自然資源之利用必須有一個科學理性的尺規,但非硬性規範;它是有彈性的、有多元解方的、有向度情境模擬且可再呈現的。也因此,運用此方法行事作決策,和傳統工程師或建築師作的設計決策會很不同,它不會有制式化的Image、它不會有圖騰式的現象、它不會也不應呈現出一模一樣的解方、它不像有些建築設計一眼即看出是誰的Style或誰的品牌,它甚而作完後會不斷演替再生,甚而如古人所言:「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此亦正確符合自然生態系統運行是有生命的「景觀生態系統」,是不斷與時變遷、互為調適,最後融為一體,宛如什麼也未「作」。

McHarg的另一位學生Anne Whiston Spirn也曾任U.Penn系主任,承繼其生態規劃理念倡議都市保存與綠色生態城市規劃。(圖片來源:The Granite Garden: Urban Nature and Human Desig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左);郭瓊瑩攝(右))

也因此,McHarg 所指導過的學生後輩,許多成為景觀界知名領導者,諸多著作等身,也有很多人投入實務規劃,尤其是更大尺度規模的環境生態復育、修復、縫補、再生……包括紐約的 High Line 設計。而許多外藉學生回國後也參與各項公私部門之政策,推動不同尺度規模跨領域之政策決策與實質規劃設計。

左圖:恆春熱帶植物園更新規劃(圖片來源:James Corner、大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2003));右圖:紐約Highline(圖片來源:郭瓊瑩攝)

猶記得在 1984 年 McHarg 來台協助國家公園參與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劃設,並針對「台電擬於立霧溪建壩發電」,「台塑擬於立霧溪口崇德三角洲水泥場開礦」等當時重大環境與經濟對峙議題進行討論、現勘與權利關係人對話時,他強調他並非只作實質規劃設計,而係以他長年在環境生態系統實務觀察、實作參與之經驗,運用他的溝通能力與判斷智慧,協助昔時之營建署張隆盛署長保全了太魯閣國家公園之完整性。這些「功夫」也幾乎是其在主持「人與環境」電視節目及課程中所累積出來的豐厚底氣。

此外,1999 年 921 南投地震後受邀到南投災區勘查,為昔時之彭百顯縣長團隊把脈,他認為災後重建除緊急建置臨時組合屋應立即解決外,對於受傷的土地,其修復療癒的方法與作為應有更長遠之通盤計畫;也趁此嚴重性之毀滅災難,同時為大地之重生再把脈,盤點其未來可行更可持續之方向與藍圖擘劃。他甚而主動連繫在印度有 Meditation Camp 的達賴喇嘛,希望在埔里一處台糖台地上,建立一處為人民療傷的休養營。

這個建議即今日很紅的身心靈療癒之休養營之雛型,只可惜政府高層在重建過程中只想到硬體的快速重建,但對受傷的山河與如何逐漸修復百姓受傷的心靈、家庭網路、產業……該如何有序地從長計議,仍未有大格局思惟與逆向決策之勇氣。再回首,其後輩在世界各國所投入之跨界跨域工作成果集結於《Design with Nature Now》一書中以及 2024 年 10 月將來台的展覽中,足見其高瞻遠矚智者的孤獨感受。

自海岸沙丘到郊山、到河谷集水區規劃,McHarg的生態適宜性分析方法論帶動了對土地利用之客觀決策基礎依據。(圖片來源:Design with Natureデザイン・ウィズ・ネーチャー 大型本,1994)

後來因科技之發展,GIS、GPS、Remote Sensing 也快速改變了景觀與區域規劃專業教育之路徑(Route Map)與方式。曾有一陣子大家瘋狂傾斜於數位化虛擬設計學習,而捨去昔時耗時間落地實習觀察記錄……之教學方式。而何其可幸近 20 年來因全球氣候變遷,各種極端氣候(洪泛、暴雨、乾旱、火災、冰融、戰爭……)也迫使人類再度反省必須再返樸歸真,找尋人類對受傷地球應盡之責任與義務。是以各種以「生態」、「生物」、「自然」為基底架構與思惟之規劃方法及作為再度被肯定,找回「人與環境」對應之初衷,畢竟各種「公式」、「理論名詞」均只是過程,也只是工具,最終之標竿仍應是以全球各族群基於其各自之地理、風土、人文等特質站在前人之傳統智慧肩膀上而發展出個別之生存智慧,此亦是「Design with Nature Now」於全球五大洲不同地域不斷發展生根之核心價值。


Design with Nature Now in Taiwan

在台灣最早到 U.Penn 景觀建築研究所深造的是喻肇川建築師的夫人陳勝年女士,可惜她早逝,接下來是饒餘杏女士。主因在 1970 年代台灣尚未有景觀系,當然亦無研究所,直到 1981 年中國文化大學才設立第一個以景觀專業為完整的本科教育課程。另因 1970 年代台灣亦逐漸有許多學習生態、自然保育的學者歸國,同時亦搭上國內農地、海洋、河川、空氣污染、快速工業化、都市化等威脅。「生態保育」之思惟逐漸覺醒,在幾位前輩如張隆盛/蔡勳雄/王鑫/張崑雄/林曜松/張石角/游漢廷/王穎/馬以工/劉小如/陳炳煌……等之倡議下,許多相關科系的年輕學子,自不同科系受西方尤其是 McHarg 對生態保育、規劃設計成效之影響感召,逐漸有許多人赴美進修景觀碩士(包括 U Penn/哈佛/康乃爾/Berkeley/U Mass/U Michigan……等) 。而出去深造者背景亦涵蓋相當廣泛,包括造園/園藝/建築/都計/藝術/森林,甚而有經濟/政治/法律……等更多元大學科系畢業生轉換跑道,出國進修吸取更寬廣的專業知識。

左圖:台灣國家公園系統(圖片來源:翰林雲端學院 https://www.ehanlin.com.tw/app/index.html);右圖:台灣濕地保護區(圖片來源:濕地保育資訊網 https://wetland-tw.tcd.gov.tw/tw/GuideMap.php)

左:台灣海岸保護區(圖片來源:內政部營建署);右:台灣自行車道路線圖(圖片來源:行政院全球資訊網)

左:台灣國土生態綠網(圖片來源: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右:全台步道系統圖(圖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郭育任(2003))

受張隆盛前署長之邀,McHarg於1984年前來參與太魯閣國家公園創立初之發展定位諮詢與現勘。圖片來源:郭瓊瑩攝

李如儀、林大元、潘一如……等均是自建築轉向景觀及都市設計,而當這些年輕人學成歸國後或於國外工作一陣子回歸投入國內之景觀環境市場,也展開了多元光譜的專業參與,影響所及,幾乎可跨越到 ──

1.政府機構(營建署/公路局/觀光局/文建會/各縣市政府不同局處……)

2.學術單位(各大專院校、相關科系……)

3.私部門(建築師事務所/工程顧問公司/自行創業/建設公司/苗圃經營……)

自1970年代發展迄今約半世紀,也幾乎與McHarg的《Design with Nature》軌跡平行,而今自小社區到城鄉風貌、城市規劃、公園綠地、森林遊樂區、風景區、遊憩區/國家公園/海岸保護復育/濕地保育營造/苗圃經營/民間建設公司/景觀營造等之參與,乃至河川復育/流域整治/國家步道系統規劃/全國自行車路公園規劃/環保公園/都會公園/自然公園/社區營造/地方創生……,其涵蓋光譜的確廣而深。

這些涵蓋本島與離島海域、海岸到高山,自室內景觀、社區規劃、都市景觀規劃到國土規劃復育,以及NGOs、NPOs之倡議幾乎也清晰地呈現了近半世紀來「道法自然」在台灣的多元光譜,不僅與世界同步,且有些更彰顯此跨熱帶/亞 熱帶/溫帶到寒帶生物、地景多樣性島嶼特有之作法與成果。

McHarg後半生致力於更宏觀的地球保育與修復之倡議,並開始著手為小朋友寫詩,他冀望能伍小小生命中紮根生態保育之理念。(圖片來源:To Heal the Earth: Selected Writings of Ian L. McHarg, Island Press ,1998 (左); the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 ,2001(右))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4-I】


關鍵字:景觀生態規劃、道法自然、自然資源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