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一如

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設計總監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副理事長


林業文化園區景觀改善工程的精神基底

台灣現行林業文化場域發展之規劃有三大目標:首是「建構林業文化 園區核心價值,打造林業文化廊道基 底」;其次是「改善林業文化園區基 礎設施,促進民間參與投資契機」; 再者是「提升林業文化園區景觀營造, 塑造文化觀光環境氛圍」。

一個開放性的場域,要成就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必備條件亦是 有三:

一是「人物與事件」,過去、現在、未來,誰人發生在當地的故事, 是成就記憶的關鍵;二是「時間與時代」,歷史是一個不停斷的時間軸, 每一段具代表性的事件都會有因果始末,在一段特定時間內重複發生或刻意持續營造的事物,會累積成可被稱說的「時代」;三是「地點與場域」, 人物事件在有特定範圍的地方發生, 隨著人事與環境的依存互動,會有著具場所精神的「領域」形成。

一個足以被稱為「有文化」的「地方」,都值得我們在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永續發展的精神指標前導下,認真的找到支持文化存續的核心,尋求空間與時間的解方!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景觀改善工程」,即是在「林業文化資源保存與整體再發展之計畫」的精神基底上, 找尋最能夠彰顯山林歷史與活動新生的空間策略。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文化資產」的當代定位

林田山林場位居花蓮萬里溪以南、馬太鞍溪以北,早期有小上海之稱,在政府禁止伐木政策後,林田山洗盡鉛華回歸自然,但林田山之美,除原始山川景觀與生態外,林場遺留的檜木房屋,仍屹立於繁花綠林間,留下「東臺灣林業開發史」的歷史見證。現由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負責管理,並規劃為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開放觀光發展。

目前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被登錄為「聚落建築群」,為全台 13 處聚落文化資產中唯一的林業聚落;其中的中山堂及康樂新村殘構,亦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園區因歷史建築(參考過去園區重要空間索引平面圖)的存留,自 2005-2020 年持續地以修復與再利用計畫不斷地研討,建築群規劃了二期陸續設計及施工。近園區入口處的原子炭工廠及後方林業生活園區的木雕一館(食堂)、里長辦公室(冰店與 40、42 號日式宿舍皆已於 2023 年完工)。全區的建築物再利用在完整的規劃下循序漸進,園區的環境也在因應資源條件及建築修復後的使用機能下,展開分期分區的景觀工程改造計畫,包含甫完成的「林田山軌道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之可行性評估計畫」。全面性的規劃整合與發展,目的即是要讓進入園區的使用者,能夠在回溯歷史與感受場域的狀態下,更能珍惜資源、親近自然,重新認識林業文化園區能夠擔負起的未來。

左圖:園區的舊身新貌;右圖: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景觀工程一期完工一景(圖片來源:潘一如)


過去園區重要空間索引平面圖(圖片來源:潘一如)


歷史與自然資源盤整重建後的新天堂樂園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在山林裡伐木的歷史年代,因林業經濟應運而生的伐木、運木、貯木等機具設備和環境設施,在體積龐大的狀態下,多有留棄在區域內原址的狀況,然而在日積月累的風吹日曬下,早已頹廢不堪使用。伐木機具、高架機臺、輪索軌道、貯木坑道、大池,仍隱含在未經修繕的林田山園區裡面,伐木時期處理木材的流程,多半順著臺車軌道行進,沿著萬里溪,是有狹長腹地的平行化配置。

左圖:園區環境特色分區(圖片來源:潘一如);右圖:園區景觀改善規劃設計配置圖(圖片來源:潘一如)

而場地邊低處的萬里溪、防洪堤防、堤外防汛道路、萬里橋圳、欒樹綠帶,一層一層彷彿隔離籬笆似的阻絕了我們聽水觀溪觀山的機會。高處的伐木日式宿舍宅地、森榮國小甚至火燒後的康樂新村,淒冷地廢置於山坡上而乏人維管,實在不像一個文明世界公有環境應得的境遇。

過往高低錯置的林業文化資產雖無他用,今在環境景觀與資源重新運用的前提下,值得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以空間再造的設計,讓該有的美好被看見。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環境,有著山水之間分明的特色,在支理空間本質、梳整遺構現況、清疏植被條件之後,全園區以其各區域環境資源的特色及未來的規劃願景,以建築、空地、林木集中的區位,分別「從林開始」,在感受林相、認識資源、緬懷歷史、享受山林的大前題下,整理出了七大分區:A.林業文化印象發展區 B.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C.森林遊憩區 D.林田山森林鐵道 E.林田山文化展演中心 F.原民藝術基地 G.林業文化歷史走讀區。


A. 林業文化印象發展區:

存在狀況—

以原子炭工廠、職務宿舍為主要建築分布的園區入口,長期以來在充滿濃密林蔭的車道及洗石花臺長廊的阻車下,引領民眾進入深入在後的主要開放園區,不知所云。棟棟的倉庫是阻隔遊覽林園的房子,讓原是林場作業園區的遺構,深深埋藏在後院的肖楠叢林,不見天日。

清整動作—

1.拆解阻車及阻樹的長座花台,擴展樹木生長的樹穴,鬆動久置的土壤,成就林木印象景觀大道的基礎。

2.拆除了阻礙門口「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招牌大字的格柵及推拉大門,呈現了門面藝術的本有氣質。

3.以混凝土製枕木過橋的方式,塑造領域入口的質感轉換;並以人、車分道的重製,倡議人本環境的核心價值。

4.清點重組、重置散置堆放在室內外的大型伐木機具,以「林間昆蟲」的意象,讓機具以裝置藝術的方式重生,重置於林下草上,近距離觀賞親近這些歷史的遺構,玩味這些金屬機具接觸林地之後的大地況味。

5.清整屋後雜林之後的美麗眺望。入口人行分道以繞境的方式經過警衛建物後方,打造斜坡緩上至河溪卵石疊砌的萬里溪防洪堤防之上,以約一層樓高度的視角,於綿延溪畔的木棧長廊登高望遠,攬進溪畔開闊的視野,聽見溪水潺潺的悅耳聲響,更轉首望見了入口園區全然的景貌。

6.重置倉儲建築群間的人行動線,以低調透水的碎石步道,兼容並蓄地與綠色草坪相融且無障礙地穿梭於林下場域。

7.以身處在前院(原子碳工廠區域)與後院(肖楠林區)間堆置伐木機具的倉庫為中心,鑿壁開門連接了前後林間,視覺與動線作了極致的串連。「開了一扇連通大門」讓原本僅是倉庫功能的房子,不只成了解說林業伐木過程機具展示的階梯講堂,更成為通往充滿伐木遺構肖楠林區的通道,明亮連接了棄置不通的後院腹地。

8. 雜木不成相的肖楠林區,在疏理清除生長不佳,倒伏、枯裂的植株後,修整樹林與林下多年生的地被,讓深埋在雜林之下的遺址露出重現,沿址再舖設碎石步道, 不但讓民眾親近觀賞懷舊,更因清理植被環境的土壤高程後,減少環境的積水,徹底消滅了蚊蟲與小黑蚊的滋生,重塑了潔淨健康的林下環境。假日節慶的市集,更是恣意徜徉在透著陽光的森林歡愉之下,活力無窮!

左圖:修復的建築,重組的機具,成為林業文化歷史重生的見證(圖片來源:潘一如);中圖: 新做入口人車分道的陸橋,清晰輕巧地在新舊之間做了導引(圖片來源:潘一如);右圖:造「橋」- 讓園區變身的時光隧道(圖片來源:潘一如)

B.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

存在狀況—

深入園區底部的日式建築群,承載著過去林業全盛期的生活場景,點點滴滴,修復建築群落再利用的同時,林業大道與生活廣場,呈現大型招誌、人車混停、各種舖面材質交織的現狀。

清整動作—

1. 植樹,以修飾建築群落間角隅對置的尷尬,補足林蔭林園的整體綠意視覺,塑造核心綠軸,強化林木的場域氛圍。

2. 各棟建築門口出入動線上引導舖面的重整,以材質區分空間的意義,整理出活動廣場的重要意象與功能。

C. 森林遊憩區:

存在狀況—

大片水泥停車坪占據了路旁的大片空間,樹林不見,環境不美不彰。

清整動作—

去水泥化是最核心的大型動作。以「綠」換「灰」,以「呼吸」換「停滯」,讓園區環境以永續、生態的樣貌與天地、人群、生物群像共處,重享森林浴的芬多精境遇。

D. 林田山森林鐵道:

存在狀況—

林鐵軌道景物依舊在,只留可供拍照的步道場景。

計畫動作—

在等待林鐵復駛計畫的年度,加強修築輔助人行安全的扶手綠籬,加植強化綠意的景點,讓鐵道綿延的空間意象更為加分,促使觀光能量的更上層樓。

E. 林田山文化展演中心:

存在狀況—

中山堂曾是修復過的全檜木奇蹟,現今仍是遊客必遊的林田山核心景點。惟周邊的動線與圓形戶外劇場及廢校的森榮國小,缺乏適宜的連結通道環境,形成各說各話的分離狀況,枉費了居高臨下的地理地位。

清整動作—以人本精神基礎考量,清除腐朽、溼滑布苔的環境材質,重整戶外劇場與四方環境間的連通可及,活化戶外場域的使用頻率,讓中山堂強化成為全園區文化展演最具號召力的實質環境,兼具景美質佳的文化核心能量。

左上:新築的堤頂棧道,讓原本是分隔林與水的一堵擋牆,成了園區最美麗的觀景眺望長廊( 圖片來源:潘一如);右上:以棧道導引的觀溪步道,讓參訪者更能體會林業產業依存的自然條件( 圖片來源:潘一如);左下:倉庫變身時空廊道( 圖片來源:潘一如);右下:全臺難尋的美好經驗,沈浸林下的恣意市集( 圖片來源:潘一如)

左上:廢棄的伐木機具搖身一變成為林業文化園區裡的裝置藝術(圖片來源:潘一如);右上:伐木機具的藝術變身成為入夜時候最吸睛的亮點(圖片來源:潘一如);左下:悠然走過歷史的痕跡,編織空間的情境(圖片來源:潘一如);右下:夜晚燈光的輔助,彷彿幽幽訴說著這塊土地上值得被探索的秘密(圖片來源:潘一如)

F. 原民藝術基地:

存在狀況—

森榮國小廢棄校舍建物狀況依舊保持尚佳,但偌大的教室空間閒置,操場停車,著實突顯了頹敗的管理現況。

計畫動作—

原森榮園小的師生來源,一是林業全盛期的工作者家屬,再者是居住於本地原住民孩童。林業雖不復在,相關的木業、竹業卻仍是推動國產材應用的關鍵,藉此教室與操場的空間特性,建議推動為原民木藝學校,大力作為原住民的工作能力養成與木藝環境的闡揚基地,活化空間之餘,更能振興產業,創造真正的永續價值與文化傳承。


G. 林業文化歷史走讀區:

存在狀況—

山坡宿舍群落整理屋況最佳的咖啡館尚正營運,品質良好,惟一枝獨秀,周邊的環境可及性不佳,又坡地環境的空間變化豐富,但缺乏特色印象或視景的打造。另大多數建築依坡而建,頹壞狀況嚴重,在無預算支應修復的狀況下,圍線不得進入。

清整動作—

在既有步道環境依然良好的狀況,不加不減不擾動現況的前提下,最佳的協助就是自導式解說系統的建立。走過即認識到,是環境最好的導覽。而環境中「清」「淨」以能呈現最佳文資現狀的綠意襯托,將是展現原有環境氛圍的正確選擇。咖啡賣店的唯一,計畫將擴展到室外,運用坡地的梯台,提高人群與山林環境自然接觸的機率,才能真正表現咖啡谷呈現親近自然、活在林下的悠靜山林生活。

左圖:林鐵軌道懷舊(圖片來源:潘一如);中圖:原住民經營的段木香菇林下經濟亦成為環境景觀可賞玩的亮點(圖片來源:潘一如);右圖:歷史對照的故事解說(圖片來源:潘一如)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4-I】


關鍵字:林業文化園區、改造活化、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