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振佑
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 副教授
「與生態聯繫起來的設計」一直是景觀、城鄉、都市設計重要的發展趨勢。環境倫理的發展從以人為核心,逐漸意識到動物生命也是設計倫理中的一環,然後晚近的發展就是以生態系為核心的倫理觀,所謂的生態系是將人至於生態系的其中一環。因此,「生態設計」要做的事情不是特別關注、為了人類以外的生態做設計,而是一種共生、共融的生態系設計。如果說 SDGs 的總目標是標舉著「不遺漏任何『人』」,那麼生態設計應該就是不遺漏生態系裡環環相扣的每一個物種了,包括人在內。
另一方面,「設計」的操作性定義也是近年來日益受到重視的層面。過去「設計」偏重於概念如何轉化而來、形式的操作、材料的選擇、(外在)美感的構成、人以外的生態物種關懷,然而越來越多的案例與「設計經驗」中發現,類似英國設計協會所提出的雙鑽石「設計思考」4D 四個流程:Discover(發現)、Define(定義)、Develop(發展方案)、Deliver(實施)這四個步驟,將發展方案之前細膩地透過同理心進行工作坊、利害關係人的意見搜集等等,釐清真實或虛假的需求,重新擬定設計的目標、定義一個「好的題目」至關重要。
在城、鄉之間,針對生態環環相扣的共生設計,所成就的地景不僅是視覺風景的美學重塑、自然生態的物種復育與環境改造,「真正的問題」、準確的「界定設計目標」係在於人與大自然如何共處,人們的生活聚落、生活文化都成為整體環境設計裡的一環,人與自然生態互為主體,自然生態不是被人們操作的客體對象,聚落地景也不會自外於生態設計自成一格。
基於以上的觀點,本文透過以下五個案例闡述悠遊城鄉、生態間的地景設計:(1) 三貂嶺舊鐵路隧道的營造:從「以人為本」的自行車道轉向蝙蝠生態與周邊聚落共生的設計;(2) 台東太麻里鄉山邊建立起的獵人學校:撒可努彈性包容不同原住民族文化觀點與大自然共處,安排人們體驗、重新認識環境;(3) 台東大坡池濕地保育利用串接池上鄉稻米飲食文化、台灣地理發展歷史;(4) 嘉義縣「溪計畫」追尋溪流與青蛙居住變遷史,將追憶轉換成本土戲劇做為另一種設計並創生溪口鎮。(5) 新北市密集都會區中永和以「生態雙和聯盟」逐步營造邁向「第二自然」。
因應動植物生態調整題目的三貂嶺舊隧道
改造後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總長 3.19 公里,是宜蘭線舊鐵路隧道之一;瑞芳站至雙溪站原有 9 座舊隧道,將荒廢 30 年的三貂嶺隧道重新打開、串連,使得西起猴硐隧道群、東至舊草嶺隧道等可以串連成一線,透過當代新的休閒旅遊自行車運具,雖不必買車票但可以恢復並賦予台語俗諺「一錢鑽九孔」的新風貌。
參與本案的設計師們從勘查基地沿線改造前樣貌時開始,就落實「設計思考」的每個環節。他們透過包括繩索垂降身體感知、當地環境與生態元素的確認,重新定義了比「自行車道」更周全的設計題目。將已經失落舊鐵道路徑用透空鋼筋排列以懸臂釘在岩盤上的方式與生態共處,同時滿足人類步行與騎車的需求,也兼顧當地生態系統的維繫與復育。等於是「把設計題目出得更好」,而且答題的設計方案也很巧妙。
除了三貂嶺隧道之外,舊宜蘭鐵道原有 4 座舊隧道更早被開闢為自行車道,隧道內燈光較為明亮、路面也平整直接落地。相較之下,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則是採取間接照明、降低亮度,這是為了讓本來已經棲居於此隧道內的蝙蝠獲得尊重甚至希望能夠復育,期使走入、騎車進入隧道的人們可以獲得生態知性旅遊體驗的特色加值收穫。而架高的鋼筋步道與隧道內的滴水與低亮度的照明,一方面保持了隧道山壁滲水的特性,另一方面則創造出小系統生態環境,讓更多的蕨類、水生動植物能夠在這裡適居,實踐了「生態共生」的設計手法與成果。
在台灣許多的隧道再生活化案例中,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因為細心認識環境、重新定義設計改造的題目與目標,因此成了台灣的一處亮點,為了降低生態干擾,經營管理上採取人數管制、預約制度,種種條件之下反而吸引了更多人來到牡丹、三貂嶺聚落。無論是牡丹車站下來之後沿途的小店,或是三貂嶺鐵軌旁的小吃、河岸風光,過去聚落輝煌的歷史故事也都重新跟著隧道被打開、被傳頌,讓不分年齡、各式各樣的人們來到這裡認識舊宜蘭線鐵道、認識台灣山城、體會城鄉與生態共生的發展。
順應環境傳承與創新的太麻里「獵人學校」
撒可努,一位著有《山豬.飛鼠.撒可努》、《走風的人——我的獵人父親》等書的排灣族人,有作品篇章收入中小學課本。2002 年在台東縣太麻里鄉成立獵人學校,重點在教導人們如何跟自然相處而非成為一個狩獵者,創校理念與「校園環境」令許多人著迷。2019 年曾發生大火遭遇重創,然而重建後的獵人學校不僅延續既有理念,並且在空間的布局、身體浸潤的場域、製作傳統獵人工具和射箭體驗、整體戶外山林體驗等等更臻完善。
筆者曾由獵人學校成員開小發財車載著深入其中,在蜿蜒窄小的道路上會與生活性、生產性的機車與鄰居交錯而過,然後抵達面對著太平洋的像一個低飛老鷹姿態、通透寬敞的會所,中央有一下凹處燒著柴火讓人圍繞,前面隔著廣闊的草原面對大海,整個尺度讓人不由地放開胸懷。在這裡撒可努告訴大家,獵人學校不是要訓練參與者成為一個獵人,而是要讓大家不論性別國籍都能在此學習山林智慧,獵人學校處處可見的圖騰線條不專屬於哪一個原住民族,卻內含著許多兼容並蓄各種原住民族的在地智慧與文化。
這個正面迎接來自太平洋颱風登陸的會所,透過屋頂的設計讓風可以逸散;它向環境學習與適應、落實與自然共處,而不是用現代性「人定勝天」的材料與結構技術來成就。沿著蜿蜒的山徑,還有好好教室、教作所、射箭場、海得了廣場等等,凡有建築、空間設計背景的專業者都能很快地感受到裡面有許多好的「空間模式(pattern)」,這些模式符合人體尺度、回應地方氣候,並且在感受到傳統中看到整個空間已然”丟掉”過去的包袱、容許新的形狀與想像,卻在「改變傳統中延續了傳統」。
獵人學校其中一位成員告訴我們,他是為了小孩將來的教育搬來這附近、加入這個學校。在這一所學校並沒有可以按表操課的課綱,重點在強化身體的實際操演、五感的體驗,廣義而言從太麻里溪流域一帶到花東地區整片山林都是「教室」。最起初的課程就是讓孩子們試著在黑暗中行走,如同撒可努當年跟著父親進入獵場也是先從學習走路開始那樣;至於所謂那些辨別野地植物、野外求生技能等,都是讓身體與自然互動中來自然而然地學習。
撒可努說他跟現代的建築師「畫圖做建築」不一樣,他在這片山林間聽風、看海,然後選址和夥伴協力營造。這裡凝聚為如同一個新的的家族,由精神理念作連結,不以血緣、族群背景來界定你我;實質空間上 3 幢家屋就非排灣族傳統石板屋,而是融合日本、菲律賓風格,並能兼顧機能與美感。這些與大自然相融的各式屋子放在山林裡對的位置,物件簡約實用、原民元素畫龍點睛,完全實踐了人與人共生、人與自然共生、創建新社會的可能性。
展現台灣地理連結稻米慢食的池上大坡池
位於台東縣池上鄉裡的大坡池距離北側省道台 9 縣約 350 公尺,鄉道東 9 縣環繞北側與東側,西側緊鄰池上平原,與池上火車站、池上穀倉藝術館、悟饕池上飯包文化故事館相距也不遠,2010 年公告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濕地面積為 41.1130 公頃。
大坡池之成因,是由池上斷層向西北逆衝所構成的斷層窪地,水源主要來自新武呂溪(卑南溪上游)的伏流,以及人工引流之灌溉尾水注入,形成終年不涸的池水。濕地內水體亦會隨著大坡大排水溝排放至秀姑巒溪。
依據大坡池重要濕地保育利用計畫書,這裡曾調查記錄之陸生植物有 60 種,水生植物有 29 種,鳥類曾記錄高達 99 種。其中大安水蓑衣是歸類為瀕臨滅絕種物種;鳥類則包括有遊隼、環頸雉、彩鷸等等保育類物種。除了生態環境良好,更具備構成生物多樣性之整體條件。
歷年來對大坡池有各種不同對待的方式。民國 40 年代以前這裡可說是留鳥與候鳥之天堂;民國 60 年以後因泥沙淤積、增建排水設施,大坡池面積大量縮減;民國 74 年台東縣政府因應鄉民開發大坡池之期待,計畫將此地開闢為風景區;民國 81 年至 87 年間,政府耗資 3 億元填土造地設置 2 座人工島,並增設露營區、烤肉區和停車場等遊樂設施,地底湧泉因此被堵塞;直到民國 90 年代,大坡池開始以減量工程拆除水泥建物,並經台東縣政府、池上鄉公所、相關環保團體及當地鄉民等努力復育之下,漸漸恢復生態原貌,以自然生態風景而成為台東知性旅遊重要景區。
當時營建署(今國土管理署)城鄉風貌改造的經費執行過程中,縣府舉辦說明會採集大坡池的故事,以「卸妝」、「減量」的原則拆除不少建材土方並且就地再利用。面對這麼大的範圍的環境改造不以設計圖、施工圖為唯一判準,和營造廠共同在山野景觀中現場討論、「現場解決」。這樣的心法落實之後,2005 年「大坡池風華再現」案獲得第三屆魅力城鄉大獎之「人為環境景觀特別獎」;2007 年則榮獲營建署舉辦之「第一屆全國景觀風貌改造大獎」之「自然生態環境空間類–佳作獎」。
大坡池雖定為國家級濕地,但暫不劃設核心保護區,以劃設生態復育區作為本濕地保育利用主軸目標,餘依濕地使用現況配合劃設為環境教育區、管理服務區及其他分區。近年來搭配「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活動,在池邊邀請國際藝術家創作設計藝術作品,串連不遠處池上飯包悠久的歷史故事、台東慢食節的共同烘托,將大坡池孕育台灣米食亮點、傳統農作精神不斷傳遞出去,也可看出聚落社會文化歷史與生態共構,可以成為重要的城鄉發展節點。
用戲劇反思人與土地溪水樹蛙關係的嘉義「溪計畫」
溪口舊名雙溪口,是由三疊溪與華興溪匯聚而成的聚落,嘉義縣社區規劃師輔導團隊在溪口發展出一系列「C 溪計畫」,是另一種與生態共生的城鄉設計故事。
「城鄉設計」並非找一個小鎮來做硬體設計,「溪計畫」歷年來逐步累積堆疊,一開始 1.0 版是 2020 年在溪口老街走入一棟棟、一進進的街屋,透過搜集過往的生活經驗不斷擾動地方居民,重新凝聚建構出「生活博物館」的理想與公共行動,並且開始嘗試活化溪口舊公所;有了 1.0 行動的基礎,接著 2021 年以孩子為主體,由老師、藝術家帶著小孩走訪溪流、追鳥,到疊溪村拜訪樹蛙、到游東村玩土捏偶燒陶,尋找與土地的連結;在 1.0 人文、歷史面向的底蘊下,邁向更直接地與土地、與生態連結的生態共生設計思維。到了 2023 年 3.0 升級版,綜合運用過去蒐集到溪口鄉長輩的各式記憶,特別以其中與「溪」有關的故事為主軸,結合地方包括布袋戲的文化元素,將住在三疊溪的台灣特有種「諸羅樹蛙」,俗稱「雨怪」這個主角,結合兒童的創造力編出一個反思如何與生態共生的本土在地共創戲劇:《雨怪溪(K)落去》。
《雨怪溪(K)落去》第一場正式演出就在三疊溪堤防旁樹林裡,從 5 歲到 80 多歲包括在地青壯年、新住民媽媽、可愛的小朋友、充滿回憶的長者演員陸續上場。整齣戲從古老的溪口說起,談溪口與「溪」的過去、現在,演出曾發生的歡樂與悲傷。劇中以為了對抗高漲的溪流溪怪,防衛小隊將溪流殺死;如此一來乾涸的河床上虛弱的樹蛙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地,幸賴樹蛙國王帶領著小樹蛙們用祈雨的方式才又喚回過往的溪流,未來要繼續讓溪流與「雨怪」陪著溪口前進。
這齣共創的戲劇隱喻著在發展的路上曾對於環境生態不重視,總以為人類的身家財產是最重要的一環、人定能夠勝天,到頭來當我們驚醒失去了河流、失去了生活,那些一意孤行、忽略與大自然共生造成的窘境,最終仍得要重新找出既傳統又現代的處方才能走向未來。
這一系列的「溪計畫」是針對溪口鄉推動的地景創生行動,它不是純粹可見的「景觀營造」,卻把對溪流、對人與溪水關係的生活進行了文化、歷史的回溯與梳理,透過公共性的討論與再創作,讓(與)生態(共生的)設計不僅是展望未來、改變現狀,而且是連結過去,鏈接了人、生態、文化、歷史、生活與實質環境。這些關於「溪野台」的行動會是永續地推動與營運「生活博物館」的重要力量,並能給予那些橫空出世、強加在任何一個地方上之專業獨斷城鎮風貌改造設計案有力的啟發。
臥房城市水泥叢林中的「生態雙和」夢想與實踐
目前車水馬龍、偶爾被戲稱容易迷路的新北市中永和地區,在 1955 年是以霍華德「花園城市」概念為底,畫出了有七個大公園、彎曲人本道路系統的都市計畫,也可說是當年蘊含著生態城市的藍圖;然隨著時間前進、都市持續擴張發展,此一理念不僅未能具體實現,經各種檢討變更後中永和地區反倒成了臺灣人口最稠密的住宅區之一,居民所擁有的人均綠地面積僅略大於一張報紙之大小。
在其中位於今中永和行政區交界的四號公園是當年以花園城市為規劃理念,至今留下最為完整大型的開放空間。2009 年周邊居民發現政府單位有意移植公園兩端入口處大樹闢建為寬敞廣場,為了保護公園大樹自發性串聯成立「護樹聯盟」,積極關心四號公園環境景觀等相關課題;2010 年,透過紮實、完整的參與式規劃設計過程,向縣政府提出一個針對四號公園分年分期符合在地居民需求的永續規劃設計成果,內容包括生態池的蓄水、水循環、雨水逕流、與社區廢水處理等等,並於成果發表會時公開成立「四號公園關懷組織」。
到了 2010 年「四號公園關懷小組」轉型為「生態雙和願景聯盟」。不僅持續關懷四號公園公共空間,也希望能夠針對公園以外中永和地區各種環境議題、以「創造第二自然」的方式持續深入討論,關注更多生活中的公共環境品質。於是在願景聯盟的推動下,2012 至 2015 年以通學巷為實質空間標的,透過增加校園圍牆的穿透性、改善圍牆周邊的生態綠意,將秀山國小、秀朗國小、永和國小、福和國中及永和國中等學校周邊通學巷串接起來,藉由校園綠意、圍牆「打開」來建立社區無邊界趨向生態共生的環境。
除此之外聯盟一開始就針對流經中永和地區的「瓦磘溝」也提出一連串改造的構想,包括水源地人文景觀再造、親水公園、河畔散步道......等等。聯盟成員社區大學規劃了一系列的走讀課程,促成瓦磘溝的故事融入 12 年國教課程、國外應用中文系的教材;當年的願景後來經過水利局等單位以「瓦磘溝整治工程」的方式實施改造,去除了惡臭、改變了水質,搭配尊重生物生長的治理模式,除了有水域性鳥類出沒,也有台灣特有種鳥類如台灣藍鵲、五色鳥出現,提供越來越多的生物使用這條新北新創之都會綠廊。
另一方面,聯盟與社大運用多元交織的方法,例如組織志工、社團課程認養河岸高灘地,把社大課程拉到里辦公處等多樣化”教室”中去引動、培訓社區綠手指,帶著社區居民共同設計公共座椅、建立社區型花園、改造鄰里小陽台、設置家戶型雨水回收裝置等等,用散佈在中永和的「點」串連成「線」,從而建立起整個中永和面狀之生態共生網絡關係的形成。
時至今日,中永和地區還建立起「樂活共生實驗基地」,新北市城鄉局自 2016 年起拆除國軍帳務中心圍牆,保留現地多株 30 年以上的老樹美化為鄰里綠地,再讓民間團體進駐原有老舊辦公廳舍建築,轉型為「樂活共生實驗基地」。此一運用公有閒置的建築物和周邊開放空間進行之新形態空間實驗,以「分享」為核心、「免費空間」使用為媒介,鼓勵民眾以「揪伴計畫」及「當我們駐在一起計畫」不只進入到這個基地,並透過各種共享活動張開更多人與人之間認識、交往、萌發新創意的無盡可能。
中永和地區的城鄉生態設計從「護樹聯盟」、「四號公園關懷小組」、「生態雙和聯盟」一路建立起中永和地區社會網絡、社會生態的力量,讓人體會到中永和這麼都會區都可以,還有什麼邁向與生態共融設計是不可行的呢?
結語:與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共伴的設計
2015 年聯合國氣候高峰會(COP)通過了《永續發展目標 2015–2030》,即目前廣為人知朗朗上口的 SDGs。SDGs 之 17 項目標中,第6項是「淨水與衛生」,其細項包括「6.6 保護、恢復與水有關的生態系統」、「6.8 支持地方參與水和衛生管理」……等等;第 11 項是「永續城鄉和社會」;第 15 項是「陸域生態」,其細項指標又包括「15.1 保護和恢復陸地和淡水生態系統」、「15.4 確保山區生態系統的保護」、「15.5 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15.9 將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納入政府規劃」……等等;第 13 項是「氣候行動」,包括「13.3 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知識和能力」……等等。這些都與創造一個與生態共處的城鄉地景風貌營造息息相關,也確實是我們可以努力追求的目標。
本文呈現了各種與生態共融設計的面向,有都會、有鄉村;有以生態濕地串連鄉鎮核心者亦有在水泥叢林裡的綠點串連;有以人類休閒活動與生態共生也有反思發展主義生態破壞的新生活空間建構;另有與時俱進的族群生態文化內涵和集體記憶共識凝聚的社會力量創建。這些都將會是未來身為地景設計師重要的參照點,一路往與社會生態、自然生態共伴的設計前進與實踐。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4-I】
關鍵字:城鄉風貌、生態設計、自然生態、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