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域作為媒介,創造新的空間思維,實踐社會責任
根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學術單位思考如何以教育的角度關心社會議題與實踐社會責任,其中高齡化社會問題備受關注,以園藝治療的角度發想,初始以帶領長者參與園藝活動、接觸植物與增加趣味為目的,發展到後期,逐漸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真正使長者可以達成長久性的效益,除了心理愉悅外,對長者是否有機會產生生理效益。因此園藝輔療與教育場域理念出發,將無障礙環境、長者使用人體尺度與場域安全性概念加入整體營造的首要條件,並與學生投入園藝療育方案設計與實證研究。
研究結果納入場域設計使長者有機會透過一連串輔療課程達到生心理復健效果,另配合校園課程開發,讓議題有機會被放大反思。推廣活動的辦理則增加社會大眾與相關議題的互動性,而場域在其中則成為一個重要的媒介,得以使各年齡層、各生物通過交流共融、互惠。
場域年久荒廢,營繕管理須做長期規劃
園區的建構需要先由永續經營規劃著手,建立好長久經營園區的基礎系統,減少維護的成本與投入的人力時間,方能逐步豐富園區景觀與植栽多樣性。
另外,團隊積極投入教學硬體設施提升教學附加價值,成為師生教學與研究的空間,具有培育專業人才與研究的功能,最後再藉由推廣與置入多元化的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園區,也藉由園區推廣多元園藝活動與知識,讓園區不僅是散步放鬆親近植物的休憩環境,也成為園藝知識交流與推廣的空間。
一、具備自然條件使人身心放鬆、生物自然共榮的場域。
為提高環境自然度,園區全區90%為透水舖面,水可以自然入滲灌溉植栽,並新增噴灌系統,相較人工澆灌可以減少過多的水從地表流失。根據植物特性配置系統可以達到合理的水資源分配,也大幅減少人力澆水的頻率與時間;落葉腐熟規劃利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作為生物有機質循環分解再利
用的示範區域;育苗區的植物園自植栽更新時修剪下的枝條,重新扦插後用
來補植或新增園區的植物,循環利用。
二、設定目標的執行任務健康輔療場域
園區環境可以使研究對象精神放鬆,並依照不同疾病與運動強度需求規劃出不同類型的園藝輔療場地,設計出訓練手腳協調的手做園藝活動空間,與可進行戶外中、高強度運動的造園施作場地,也提供各種園藝工具與操作桌進行可以研究各種疾病介入園藝活動的改善效益研究。
三、擁有多元機能使活動及課程能注入的交流場域
園區依照植物的特性規劃成能使用感官互動的區域,另外工法的展示,作為水資源與養分循環再利用的教學展演。園區導入市集活動、國際參訪交流、專業課程與講座,達到推廣教育的目的,線上課程與交流平台也達到資訊共享的效果,新聞媒體也是訊息互通的媒介之一。
四、人才培育為主的實習場域
規劃課程實習場域可以提供多種課程使用,增加學生對於專業領域學習的管道,施作完成的作品可展示在園區,作為園區定期美化與展示的用途。為擴大影響力及永續經營,招募對園藝治療有極大熱忱的社會人士,並有意願進入社區機構進行志工服務與園藝活動,服務高齡長者與特殊族群。
園區自111年6月啟用,辦理13場市集活動、與兩國進行國際交流、辦理1場泰國園藝治療工作坊、與市政府、醫療單位、失智據點、社區及社區發展協會皆有實質合作,另今年場域實施的研究計畫參與永續影響力獎獲得社會組銅獎,園區開發之實證研究課程更出版期刊、書籍,希望可以透過場域使社會影響力擴大,增進全民福祉。
國立中興大學
2023 第十一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永續績效類
作品名稱:園藝輔療_療育健康促進共融場域建置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
景觀設計: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造園組
參 與 者:吳振發、張佑銘、賴蓉樺、劉子瑤、園藝學系研究生、大學部團隊
施工單位:達觀景觀工程、金川玉果有限公司(道路鋪面施作)
地 點: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國立中興大學
空間性質:學校、園藝輔療空間
材 料:平板磚、紅磚、碎石、噴灌系統
面 積:3,000 m2
造 價:新台幣1,360,000元
設計時間:2021年01月-2021年01月
施工時間:2021年02月-2022年03月
評審評語:計畫有效運用校園空間與系所專業資源,以USR運作模式導入高齡社會長者健康老化活動需求,輔以學術研究呈現園藝療育與共融友善之軟硬體配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