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水山線環狀步道新設工程

水山步道位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是昔日阿里山通往東埔之林鐵支線的一小段,為提高步道使用的便利性形成環狀步道系統並營造園區秘境亮點,特別以森林療癒為主題整建此路線,自祝山林道旁既有連接水山步道小徑,以保護沿線特色植被、樹木根系及生物棲地,搭配自然材質手作步道方式打造森林療癒步道,巧妙的將森林、回收山葵園及早期工作路徑重新規劃整合,串聯祝山林道、水山巨木與森林鐵道,形成一富含自然地景、歷史足跡、人文懷舊的環狀步道系統。

水山療癒步道沿途景緻優美也相當寧靜,由入口至水山巨木全長約 860 公尺,其中設置了「水山教室」、「木木之座」、「意想地」、「森天觀影」等療癒空間,打造園區提供環境教育、森林療癒、生態旅遊體驗活動的一處秘境場所,行走其中可充分感受森林的氛圍,讓心靈沉浸在與森林之間的對話。

森林療癒可幫助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同時增強身心健康和免疫力,透過這條療癒步道幫助自己與自然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遊客在祝山看完日出後,自行沿著祝山林道下來可串接水山療癒步道體驗森林療癒,再走水山步道聯接沼平遊憩區,打造新環狀遊憩軸線。


計畫緣起

水山步道位於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為昔日阿里山通往東埔之林鐵支線。現無火車行駛,以步道型式,單向往返水山巨木。本次環狀步道路線選定祝山林道 2.5K 旁山葵田區域,踏勘早期工作路徑及林下環境,串聯水山巨木至水山步道,將閒置區域再利用,形成一條富含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的環狀遊憩路線。


計畫目的

為提高林道使用率、形成環狀步道系統並建立遊樂區內新亮點,自祝山林道串聯既有連接水山巨木平台之步道路徑共 860 公尺,沿線保留豐富植被,提供環境教育、森林益康、生態旅遊體驗,感受行走於林間的氛圍,並利用腹地空間,形塑休憩場域,打造僻靜的秘境空間,享受森林之間的對話。


設計理念

保留豐富植披及自然生態環境,以步道定線與休憩選點為原則,運用手作步道、降低生態干擾方式打造森林療癒步道及場域。

1.採用現地土壤、清碎石混和後灑水,以小機具加壓夯實而成的硬土步道。

2.打設國產材柳杉製成的圓木樁,頂面塗佈柏油漆增加防腐耐久性,並回填土石夯壓形成排樁邊坡,改善原路徑腹地寬度不足之問題。

3.以之字形緩坡建置木樁階梯,解決陡坡段高低落差,並於階梯兩側採用柳杉打樁護坡。另設置柳杉導流橫木引導坡面排水,避免地表沖刷。

4.步道邊溝經橫向導水格柵,分流減輕排水能量,並於出口端採現地塊石交錯排列,作為自然排水消能設施,亦能營造動物棲息環境。

5.棧道架高設計避開對樹根的破壞,可減少開挖量,提升行走舒適度。 

6.棧道護欄圓形木作扶手,觸摸面較溫潤不冰冷,也避免表面積水。

7.棧道護欄鋼索減少量體,增加視覺通透性。

成果效益

(一)、與自然相處新步道

打造一條與自然互動、與自己相處的森林益康、療癒步道,並透過新設的森林療域場域與設施,讓遊客找到森林遊憩新體驗。

(二)、採用國採材柳杉木

配合林業保育署推動國產材政策,將硬土步道排樁、排樁邊坡及導流橫木等均採用柳杉木設計,達成節能減碳、減緩全球氣候變遷。

(三)、落實 FSC 森林永續經營目標

無論是做生態保護、森林育樂或林下經濟等用途,皆遵循 FSC 規範。將社會、經濟、環境三要素納入育樂工程流程,並依據監測項目、內容、方法、頻率執行及填報對應表單,每半年將森林經營管理監測摘要公開於所屬網站。

(四)、營造森林療癒新秘境

森林療癒可幫助減輕壓力、焦慮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同時增強身心健康和免疫力,民眾可以帶著親朋好友一起來探訪,透過這條療癒步道幫助自己與自然建立更親密的關係,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五)、提升地方經濟

阿里山生態旅遊協會認養該步道,提供環境教育、生態導覽解說、遊程體驗等活動,公私協力提升地方經濟 。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2024 第十二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風景遊憩類


作品名稱: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水山線環狀步道新設工程
主辦單位: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景觀設計:築境景觀設計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恒熠營造有限公司
地 點: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
空間性質:步道、公園
材 料:鋼材、柳杉、清碎石、南洋櫸木、混凝土
全 長:860 公尺
造 價:新台幣 11,979,616 元
設計時間:2019 年 12 月-2021 年 03 月
施工時間:2021 年 02 月-2021 年 12 月
其他獲獎:111 年優良農業建設工程獎設施類佳作


評審評語:
水山線主要為林保署近年來力倡以「自然為本」「近自然工法」,以及兼蓄森林保育自然五感體驗之「森林療癒」生態系服功能。本案材料樸質簡潔,考量自然入滲排水,而細心提供的療癒體驗節點木平台與水山教室…亦充分增益了山林美學的空間修景意境,值得做為未來相關自然型山林步徑之設計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