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緣起與目標
本計畫位於員山市街地區之中, 主要的地景保育營造重點包括視野景觀、水岸環境、風貌觀瞻、生活文化、植栽綠化、田野地景等多個面向,以「秘境、分散」強調體驗過程與生態學習,並以體察萬物超越一般主題式消費,自然養分和城市經濟(土壤)互相運送和支持,就好像植物的維管束。 「維管束漫生計畫」不只是「硬體設施」,同時也提出一種城市永續經營的策略。周邊將銜接經濟部-水環境計畫與宜蘭縣文化局-童玩公園等計畫,跨中央部會與地方資源,挹注員山整體開發,串聯員山市街與水公園。計畫區位於員山東西兩側,西側的員山水舞門、員山溫泉森林公園與東側的員山機堡。
規劃訴求重點
員山水公園計畫,規劃豐富使用機能場所,留給員山居民多功能使用空間,並同時與未來營運團隊緊密合作,準確設計軟硬體兼容園區。童玩公園將結合歷史建築區與童玩展演館,保留過去軍事氛圍與增加展示空間,與在地文化藝術結合。基地含有水資源,是共同支持生態系統重要環節,同時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及在地化,不僅是社區保育重點,也再現員山水故鄉。以自然為本水公園能串連起員山周邊交通與達到生態迴圈,讓基地上的動植物有更良好的棲息環境,並遵守生態保育 4 大策略原則 ( 迴避、縮小、減輕、補償 ),預期成為台灣獨一無二的秘境公園。森林公園減法回復員山與森公園延續之生態軸線,以日治戰爭遺構增強觀光機能需求,使參觀民眾有更舒適參訪之環境。
計畫核心範圍構想
水舞門(基地A): 利用區內自然環境條件,包含周圍員山登山路徑、五十溪大湖溪宜蘭河匯集水系等周圍空間延伸,既有軍事營區空間局部保留,再增設戲水空間,未來縣府挹注經費完成整體水公園之計畫。
找回舊河道(基地B): 透過水質淨化示範區(淨化池),將 ” 縮小 ” 施作範圍,避免大面積開挖擾動,與環工團隊設計三個淨化池,透過生態顧問建議生態過渡帶(補償)及水生植栽(補償),並利用流量計紀錄水量,每季監測水質改善成效。(由水環境計畫執行)
員山溫泉森林公園(基地C): 延續員山維管束蔓生計畫,以減法降低多於設施,增加綠地透水空間,改善無障礙動線,尊重員山忠烈祠的歷史軸線,還有讓我們可以遊戲的大自然空間。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2024 第十二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環境規劃類
作品名稱 : 員山水公園-維管束漫生計畫
主辦單位 : 宜蘭縣政府
景觀設計 :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參 與 者 : 黃聲遠、楊志仲、劉黃謝堯、林瑞祺、王翰偉、田雄隆樹、劉育嘉、白宗弘
施工單位 : 鴻義營造有限公司+佳恩營造實業有限公司
地 點 : 宜蘭縣員山鄉
空間性質 : 公園綠地
材 料 : 透水磚、卵石、預鑄六角磚、瀝青混凝土
面 積 : 125484 m2
造 價 : 新台幣 86,711,028 元
設計時間 : 2019 年 10 月 - 2021 年 02 月
施工時間 : 2021 年 03 月 - 2023 年 08 月
評審評語:
計畫核心地區位處自然生態與人為活動,以及都市化發展與在地傳統生活地景記憶的交織點,可以說是一個生態與生活文化的 ”ecotone” 。本規劃掌握這項特質,屏除制式的「此或彼」的二元式思維,從「共棲」的概念,朝向人與生物共享,以及在都市化發展與快速變化的當下,保留一處喚起地區生活地景記憶的場域。在規劃內容的呈現若能更聚焦於所提的願景目標,則更能彰顯本計畫的前導性與環境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