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係嘉義市對推動中的新市區建設計畫,希冀藉由設計力整合地方風土,以風、水、綠營造一處讓產業更具競爭力、生活環境更健康、且更具氣候調適力的土地開發策略方案。
計畫中 2 處重點規劃地區,各擁有一條具良好綠意的城市排水與便捷的交通,成為新市區建設難得的條件。規劃策略上優先順應常年風向,結合地區路網與公園綠地配置打造南北向與東西向風廊帶,搭配都市設計引導開發基地開放空間留設區位,將風引入開發區。綠廊帶內以水資源管理思維規劃開放式水道、生態滯洪池等,透過水與綠的疊加,達到降溫引風,營造涼適、降溫的減碳環境。
為了讓水岸公共性最大化,於濱水側優先配置休閒商業、社宅、健康幸福城等機能,同時臨水岸側開發基地透過土管及都市設計引導,指定留設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相鄰的低樓層/地面層則應設置商業/公共性設施,讓水岸環境成為全民能夠盡情享受、多元共榮的濱水新生活核心,搭配地區完整且有良好遮蔭的人行與自行車路網規劃,營造低碳永續的健康生活環境。
而在過程中透過跨局處平台討論,讓規劃設計決策跳脫量與開發成本的評量,納入環境品質的思考創造更好的環境價值,並且也確保計畫後續得以落實。
計畫目的
本案係嘉義市面對極端氣候、熱島效應等當代城市治理課題,對於推動中的新市區建設計畫,希冀藉由設計力整合地方風土,以風、水、綠營造一個讓產業發展更具競爭力,生活環境更健康、更具極端氣候調適力、環境保護思維的土地開發方案,樹立新市區建設的新典範。
嘉義市是一座城鄉兼具、充滿水綠的小城,雲嘉嘉地區生活消費中心與交通樞紐,大型百貨商場都選擇嘉義市落腳,加上良好的教育與醫療資源,讓嘉義成為最好的居住地。計畫中 2 處重點規劃地區,各擁有一條具良好綠意的城市排水,並有鄰近高速公路、台 1 省道與軌道運輸的交通優勢,特別是北排水於市管範圍內目前仍為自然岸線且將加以保留,成為新市區建設難得的條件。
規劃內容
1. 整合風土、滯洪需求,營造大尺度的凉適環境
引風 讓路給風走-
順應常年風向結合路網與公園綠地配置規劃南北向的風廊帶,以及都市設計引導開發基地指定留設帶狀式開放空間來增加/擴大風的路徑,另搭配下午西風運用公園綠地與路網營造足夠尺度的東西向風廊,讓住民能舒適地走出門親近綠。
用水滋養綠 留水送清涼-
區內公園、綠廊及大基地內以水資源管理思維,設置開放式水道、生態滯洪池、雨撲滿等,透過水+綠達到降溫引風、豐富地區生態與居民生活,同時也提升整體環境韌性。
增綠 種樹遮烈日-
地區街道於人行道或結合私人地種植行道樹,營造連續有綠色頂蓋遮蔭,同時透過都市設計館引導開發用地地面層及低樓層有綠色頂蓋遮蔭。
2. 以水、綠、沿街商業、魅力設施,編織低碳有活力的城市生活
透過都市機能與實質空間的規劃和設計導引,在濱水側配置休閒商業、社會住宅、健康幸福城等都市機能,奠定水岸公共服務最大化基礎,同時臨水岸側開發基地透過土管及都市設計引導,指定於基地內留設公眾使用的開放空間,相鄰的低樓層/地面層則應設置有高公共性的商業/公共性設施,最大化水岸公共服務空間,結合水岸空間的景觀規劃與動線連結,讓水岸環境成為全民能夠使用、盡情享受、多元共榮的濱水新生活核心。
3. 整合建設計畫編織慢行與車行並重的流通系統
交通系統規劃上,則因應民眾出行的特質,編織慢行與車行並重的流通系統:地區主要道路以減少交織維持車行速度,確保良好的流通機能,一般的社區道路則以營造舒適的人行、自行車環境,運用慢速舒適的步行網絡,編織低碳有活力的城市生活。
4. 積極架構平台,突破程序弱勢及過往執行文化
本計畫推動過程中透過跨局處平台討論,突破現行土地開發制度與行政程序的限制,讓規劃設計決策跳脫量與開發成本的評量,納入環境品質的思考創造更好的環境價值,並且也確保計畫後續得以落實。






嘉義市政府
2024 第十二屆 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環境規劃類
作品名稱:嘉義市西區大發展整體策略規劃案
主辦機關 : 嘉義市政府
規劃設計:貳本規劃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張樞建築師事務所、艾亦康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參 與 者:徐佳鴻、康本裕、黃威傑、林巧倩、祝之易、彭思嘉、陳亮圻、林千毓 、魏琬錚
地 點:嘉義市
空間性質:新市區建設、都市空間、水綠風廊、水綠基盤
面 積:以嘉義市鐵路以西至縣市交界所圍區域為計畫範圍約 1,227 公頃,其中 2 處區徵地區則為本案重點規劃範圍,面積合計約 322 公頃。
造 價:新台幣 9,000,000 元
設計時間:2023 年 07 月-2025 年 4 月
評審評語:
嘉義市西區大發展整體規劃是一個尊重環境資源、負責任的都市景觀基礎設施典範,其以水路廊道空間作為氣候正義和自然保全的基礎,考慮到自然系統的整合和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提升滯洪空間為多功能生態滯洪綠地;同時運用都市計劃的土地使用管制工具,引導空氣流通路徑與範圍,為實踐生態城市的永續發展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