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圖主題:「Sustaining Life for All 永續共生」
近年來,全球面臨著各種挑戰,從氣候變遷到生物多樣性消減,從社會不正義到疾病傳播。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尋找方法來保護和支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存和繁榮。這就是「Sustaining Life for All」的意義所在。「Sustaining Life」不僅僅是關心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它還包括了植物、動物和其他生物的自然環境。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尋找和實踐永續的解決方案,以維護地球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讓永續一詞不再只是名詞,而是能夠實踐的動詞。同時,我們必須意識到,永續共生是一個包容性的概念。這些永續的行動應該考慮到所有人、所有社區和所有生物的利益和需求。這就是「For All」的意義所在。
因此,今年的競圖主題「Sustaining Life for All 永續共生」旨在鼓勵參賽者思考如何通過景觀設計來實現永續共生的目標。我們期待參賽者提出創新的設計方案,既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能保護自然環境,實現生態和人文的共生共存。
特優
作品名稱:展望千甲 農地最後防守線-城市邊陲的永續農業地景再生
單位: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參賽成員:黃暐瑄、林芸瑄
指導老師:王秀娟老師
——————————————————————
特優
作品名稱:ECO - ECMO 高雄小港-大林蒲匯碳新脈動
單位: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參賽成員:吳志妤、張映程
指導老師:王鈺芬老師
——————————————————————
優選
作品名稱:城市之源.城南門戶 小觀音山再現計畫
單位: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
參賽成員:陳毓軒、劉芷妤
指導老師:王秀娟老師
——————————————————————
優選
作品名稱:森川螯影
單位: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
參賽成員:徐立耕、劉庭安
指導老師:蔡福昌老師
——————————————————————
優選
作品名稱:Reborn For Water 翻轉貢寮雞母嶺階梯水庫
單位:國立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參賽成員:林子菱、劉芯語
指導老師:陳建州老師
——————————————————————
佳作
作品名稱:REVIVAL:Medical Hub and hosing estate
單位: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參賽成員:Piyachat Wongnurak、Thitipat Pholhan
——————————————————————
佳作
作品名稱:Resilient-Coastline
單位:中原大學地景建築學系
參賽成員:古瑞慈、蕭子童
指導老師:陳伯鈞老師
——————————————————————
佳作
作品名稱:迴港
單位: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參賽成員:張傳峖、紀懷雅
指導老師:陳建名老師
——————————————————————
佳作
作品名稱:解鎖機場邊界的 N 種可能
單位: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參賽成員:陳一太、侯巧婕
指導老師:王秀娟老師
——————————————————————
佳作
作品名稱:暗影綠洲
單位:香港大學園境學
參賽成員:鍾佩珊
2024 第十九屆 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於 2024 年邁入第十九屆,在現今千變萬化下的環境,本會的學生景觀競圖每年都結合當時的環境與時事議題,構思符合當代需求的主題,讓全國景觀設計相關學科有機會建構師生一同激盪與交流創意之平台,藉以促進景觀界對當代議題之省思,並激發創新思考的能量。今年的競圖主題為「Sustaining Life for All 永續共生」,旨在鼓勵參賽者探索如何通過景觀設計來促進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和共生共存的理念。旨在呼籲對永續發展的重視與實踐。
過去幾年,我們見證了世界各地的環境危機和社會挑戰,從氣候變遷到生物多樣性喪失,從新冠病毒到戰爭紛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迫切需要尋找可以永續、共生的解決方案,以保護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聯合國於 2015 年時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提出了包含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 17 項 SDGs 目標,指引全球共同努力、邁向永續。此外,國際上也開始倡議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透過自然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等大自然的力量來解決各種社會挑戰,包括氣候變遷、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人類健康、自然災害風險降低、經濟與社會發展等。通過恢復生態系統功能,這些運用自然的解決方案方案不僅能夠提供環境保護,還能夠為人類社會提供各種好處,如改善空氣和水質、增加城市綠地、提高自然災害的抵抗力等,達到共生的意義。因此,本次競圖旨在鼓勵參賽者思考如何在景觀設計中實踐永續共生的理念。從城市到鄉村,從公共空間到私人領域,參賽者將有機會提出創新的設計方案,既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能保護自然環境,實現共生共存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