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目的
18世紀中葉,布農族Istasipal氏族自拉庫拉庫溪上游及北岸遷徙至中游南岸建立佳心部落,以山田燒墾栽植小米,就地取材興建石板家屋及耕作與狩獵所需之臨時寮舍。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管理方便,1933至1934年將拉庫拉庫溪流域境內布農族人遷徙至淺山地帶,歷八十餘年,石板家屋傾頹、耕地荒蕪,聚落回歸森林自然狀態。戰後,流域劃為國有林班地、國家公園,嚴格限制了族人返回祖居地進行森林資源採集、狩獵等權利,族人與祖居地日益疏離,歷史記憶與傳統文化瀕臨逝亡。
為重新連結當代移居後的族人與祖居地,經取得佳心舊部落後裔同意,組織後裔及族人為工班,親手重建舊家屋,讓原本湮沒於森林植被的生活地景再現於當代族人及社會大眾眼前,成為族人形塑主體性言說的場域、向社會大眾引介百年前布農族山居生活智慧之場所,展現地域文化之自明性及區域地景多樣性。
計畫區位、地點、面積規模、期程起訖
計畫基地位置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山風段3地號、玉山國家公園東部園區境內,距離台18線道往南安之道路終點瓦拉米步道4.5公里處,佳心營地下邊坡海拔高度700公尺至800公尺之間。基地面積333平方公尺。
2017年11月花蓮縣政府於卓溪鄉辦理為期3週之傳統營建技術培訓課程,組織佳心舊部落後裔及族人為工班,自2018年6月迄10月重建Istasipal氏族家屋一幢。
2020年1月迄10月,賡續重建Istasipal氏族家屋旁之附屬家屋、整理耕地及曬穀場、設置竹工寮及民族植物解說步徑等,局部呈現百年前布農族人棲山而居之地景。
計畫的背景條件
計畫基地位於國有林班地,劃為玉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內,土地使用及石板屋修復工作涉及森林法、國家公園法、建築法及國有林產物處分規則等相關法律規定。為釐清不同法系之規定,花蓮縣政府於計畫執行之初即成立跨機關共同推動小組,搭建溝通與共識平台。各機關本於所職掌之法規命令,在促成計畫目的之共識上,尋求能實踐目標之行政程序。計畫開工前逐一完成簡易預先評估環境影響、國有林班地障礙木排除、林產物採取許可、申請臨時建築執照等程序後,得以於法令許可範圍內利用現地木、竹、藤等自然材料為建材,以傳統工法修復。
因卓溪鄉布農族人迫遷至平地生活歷八十餘年,現仍記憶舊社生活的耆老屈指可數,且未曾參與建屋工作,石板家屋傳統營建技術瀕臨斷層。佳心舊部落現址遺構僅存三面殘牆,屋架全部佚失,難以判定家屋室內格局及建築結構。
為求於原址重建之石板家屋能貼近原貌,規劃設計階段透過耆老訪談、文獻史料爬梳、考古地表調查並輔以當代建築學知識,逐步建構家屋修復模型。基地景觀設計,邀請熟悉生態文化資源之地方耆老進行現地資源盤點,地域元素指認,串聯出百年前族人在此生活樣貌以及內蘊的文化意義。
規劃設計訴求重點
- 梳理舊部落空間脈絡,結合現地多元遺跡,串聯民俗植物資源,建構解說資源,形塑一處布農山林文化體驗導覽解說及教育傳承基地。
- 營造一處由布農族人指認地域元素、參與設計,並為施作主體之文化體驗廊道,呈現在地族人主體性的文化視域,再現區域地景的多樣性。
- 建立傳統營建技術中材料取得、現地處理之知識,透過由族人親手修復的過程累積身體經驗,銜接技術斷層的缺口。
實質成果內容
(一)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
2018年花蓮縣政府邀請專業者協力,組織舊部落後裔及族人組成之工團進行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之重建。本次重建工作做重要的成果,在於釐清布農族統家屋之木框架結構系統及室內格局。相較於排灣族家屋以石牆承重,布農族家屋以木構屋柱支撐屋頂重量。屋內有4組屋架、計12根立柱,傳遞屋頂重量至地面,故即使牆體坍塌,屋頂也不會垮下。另外,木框架系統具有靈活性,可因應家族人口增加,左右增加屋架數量,室內面積也隨之開展。木構屋架的另一特點在於人字木與脊柱搭掛方式,將前後坡人字木於交疊處各自剖半相靠,底下開小凹槽後搭掛於開U形槽的脊柱上。由於跨搭處彼此都剖半開槽,可輕易暫定位置,有利於人力搭建,當遭遇地震水平移動時,可以適度隨之移動,而把地震帶來的水平力量消弭掉,從而減輕對木構架的傷害。
(二)附屬石板家屋
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東南側緊鄰一處三面殘牆遺跡,經訪談在地耆老,應為附屬家屋,作為親戚來訪時之居所。有鑑於家屋重建使用材料為外運的遺憾,附屬家屋使用之木構架與藤料採現地伐採及處理。2019年,透過耆老訪談瞭解闊葉林帶選取作為屋架之樹種,進行計畫基地周遭林木資源調查,標定30株櫸木,現地伐採後,以人力拉抬至重建場址。經陰乾數個月,於現地去皮、製材及柱礎碳化。由於自然櫸木曲直不一,加上橫樑因長度過長需進行續接,選取櫸木時需同時滿足續接之兩段木材曲直方向相適應,也需尋求不同構件下較為齊平的圓弧面作為木構架搭掛時的基準面,故屋架組立過程中反覆嘗試,找到合理可接受的曲度。屋架各構件以黃藤編綁固定,藤料為現地採取,邀請卓溪藤編藝師帶領工班取藤、削藤以及編綁。
(三)竹工寮
考量重建完成後之佳心舊部落為導覽解說、教育文化傳承之場址,有遊客休憩及進行體驗活動之需求,故於基地範圍內依現地段差地形施作兩階式遮雨透空式竹工寮,採取現地取竹方式,陰乾去青、洗竹後作為工寮架構之用。工寮竹架構以黃藤剝製之藤皮編綁。
(四)導覽解說步道
計畫基地位於瓦拉米步道4.5公里處下邊坡50公尺處,新設解說步道自瓦拉米步道沿坡面下切至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處。此步道由熟悉此地資源之族人定線,串聯民族植物利用資源、遺留動物痕跡之植物、自然巨石休憩地、竹工寮、耕地遺跡、附屬石板家屋、Istasipal氏族石板家屋等場域元素。步道以手作、順應地形地勢施作,如遇下凹地形以填土夯實方式順平步道面,於較陡之坡面以現地風倒木作成木階梯,或者以現地撿拾之石塊,以鋪疊石階方式施作。施作導流木及排水土溝,使坡面流下來的雨水不至於流至步道面,避免路面濕滑,影響步行安全。
計畫效益
(一)透過地景再現,喚起族人歷史記憶
邀請專業者協力,偕同卓溪鄉在地布農族人重建局部佳心舊部落,透過再現地景,喚起族人瀕臨逝亡的歷史記憶,凝聚族群認同。
(二)傳承傳統營建技術與山林智慧
本案自文獻爬梳、耆老訪談、規劃設計至施工階段,當地布農族人皆為合作夥伴。透過參與完整的重建工序,百年前石板家屋的建築技術以及山林資源利用知識得以在當代族人記憶與身體經驗中累積、傳承。
(三)建構具自明性的文化基地,創造原民部落微經濟
位於瓦拉米步道的佳心舊部落已成為山友造訪的熱門景點,參與重建的族人積累了豐富的在地知識,化身為解說員,帶領遊客造訪祖先的家園,造就在地部落的微經濟。
澤潤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2021 第九屆 台灣景觀大獎-年度大獎、2021 第九屆 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實踐IFLA APR Landscape Charter類
作品名稱:布農族佳心舊部落地景再現計畫
業主:花蓮縣文化局
設計單位:澤潤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布農族佳心舊部落Istasipal家族與族人工團
地點:花蓮縣卓溪鄉山風段3地號
用途:邀請專業者協力,偕同後裔族人組成之工團,透過耆老訪談、現地資源盤點,重建石板家屋及附屬家屋,設置布農民族植物解說步徑及文化體驗竹工寮,建構一處再現布農山林文化的解說及教育傳承基地。
材料:磚石構造、木構造
造價:新台幣12,320,000元
施工時間:2018年6月~ 2020年10月
工程金額:新台幣12,320,000元
其他獲獎:2021國家卓越建設獎、2022全球卓越建設獎
評審評語:
本案就基地本身即具萬分戲劇張力-偏鄉發展遲緩、超高齡化家庭成員分離,過程中在非常侷促之各向度財務壓力下,自籌劃者乃至社區百姓均樂於同甘共苦一同傳承傳統營建技術與山林智慧,其成果遠超過評選之設定想像空間。而對「人與地」、「水與綠」之絕對尊重,著實值得回饋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