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之谷

設計構想

本案為校園開放空間結合防災機制的地景介入,融合滯洪水的變化啟發設計重新定義地面高程,揭示校園空間與視覺新美學。設計中試驗了多樣的材質性來實現不同的滲透模式,藉由打開原有的水泥植穴與連鎖磚,以露骨材、石材、清碎石與耐候鋼界定水與空間的層次。廣場中央的弧型凹陷連同玄武岩石板形成空間中的錨定,薄水流經鋼材表面再滴落到收水渠道,雨水回收灌溉土地上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及樹木。

團隊也嘗試表達生命與物質的混成狀態。竹管水平放射狀與垂直埋設,讓根系能夠寬廣深遠。椰纖土確保地面的滲透性,地下滲透池保留土地水分,耐候鋼提供土壤鐵質,水蝕風化的痕跡也記錄了時間的流逝。整體設計與現代主義校園空間進行敏銳的對話


排水和雨水儲存

團隊在排水的思考上,讓水截流、分流、儲存再引流。重新調整柏油路的高程,整理地面排水的方向性,埋設地下涵管與滲水管,截流柏油路上與人行步道的水,並於最低的草地下方增設180 噸的雨水積磚槽與9.6 噸的雨水回收再利用槽,一方面作為基地保水,另一方面,結合抽水馬達,大雨時可作為滯洪池使用。透過地形關係的安排,分層處理水的問題。


樹木生長

團隊設計可調整的樹支撐,配合打開原本框限樹木生長的花台,逐步調整每一顆約7 公噸的榕樹力學,避免工程施工造成生病與傾倒,同步清洗根系,仔細清理根系間礦化的硬質廢棄物,覆蓋輕質椰纖土,讓攸關土壤養分創造的土壤動物有生存的孔隙,在周遭設置生態滲水井,重新整理根系的方向性,透過水的引導,往下扎根。此外,針對鳳凰木區,因為彼此根系連接在一起,透過架高地坪的工法,讓根系維持橫向的連結性,不因人的行走需求而破壞根系的生長,達至共生。


交界空間梳理

團隊企圖整理出一條人行動線連接懷恩樓與活動中心,並將此一人行動線廣場化,不僅可以穿越,更能夠停留,讓學校的活動主體回到人,也為了未來無車校園做準備,這一人行步道的下方,也是榕樹樹根生長的透水空間。在人行道端點增設兩處候車亭,一方面可作為學生停等公車的指引,另一方面,也如同校園中的公共藝術,型態反應周遭環境,也是學生休憩、活動的場所。





王文心設計工作室, 共感地景創作, ++ 工作室


2021 第九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公園綠地 公共開放空間類


作品名稱:泉源之谷
主辦單位:中原大學
景觀設計:王文心設計工作室、共感地景創作、++ 工作室
施工單位:宏燁營造
地點:中原大學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旁
用途:校園景觀
植物與環境顧問:綠藝復興生態綠化
材料:石材、耐候鋼、混凝土、紅磚、竹子
設計時間:2019年06月~ 2020年02月
施工時間:2020年02月~ 2020年10月
完工時間:2020年10月
工程金額:新台幣40,000,000元
其他獲獎:2021 Landezine 國際景觀獎、2021 金點設計獎、2022 IF Design Award

評審評語:
藉由細緻整地、滲透導水與樹木根系整理改善低窪陰暗的校園空間,運用耐候鋼材設計創造嶄新的地點意象與空間氛圍,是少見的大學校園地景藝術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