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共融 人旅合歡-台14甲線(合歡山段)景觀改善工程

台灣唯一穿越高山生態系的公路

台14甲線地理環境特殊,坐擁合歡山群峰下,擁有得天獨厚、豐富多變的自然景觀資源。本工程涵蓋路段全長 8 公里,為臺灣唯一穿越高山生態系的公路,周邊景觀隨著海拔高度的改變,植物種類和生態系亦隨著變化,合歡山無疑是生態演化最佳的展示場所。

 

公路的開通帶來人車的便利,近年觀光遊憩的盛行,對自然環境的干擾亦伴隨而來,在人與自然共好的永續環境願景下,期許以「山路共融.人旅合歡」為願景,達成山、路、人平衡共融的美好環境。

 

綠色公路.道法自然

本路段以路廊內地形及用路視野所見的地景與開放程度,劃分視覺景觀同質帶,據以擬定不同維護策略,在兼顧用路安全、生態保育及滿足旅人遊憩品質的基礎下,盤點重點營造路段,並藉由跨單位合作,建構「人與自然」和諧共好的永續環境。

 

專業合作.共築自然

109/11/27 四方簽署「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合作協議」,共享公路使用情勢及生態調查資源資料、推動生態廊道網絡串連、促進跨機關計畫合作與生態保育教育宣導。

 

公家機關: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臺灣電力公司、南投縣政府、仁愛鄉公所、南投客運、監理站

專家學者:國立台灣大學山地實驗農場(臺大梅峰農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東海大學景觀系

民間團體:國際暗空協會(IDA)、民宿業者

 

訂定「山路共融.人旅合歡」營造 5 策略

01 輕量設計/礙景移除,達到借景,減輕環境負荷,實踐環境美學

02 隙地活化/選用綠建材再造環境,融合景觀、友善生態,體驗自然公路

03 生態養護/諮詢專家,氣候調適,制訂養護策略,環境永續經營

04 人本交通/設施優化管理,行車動線檢視與花季管制措施

05 公路行旅/管理宣導齊行,提升遊憩品質,強化環境教育及解說

 

01 輕量設計/

礙景移除 還地自然

以「設施輕化減量,實踐環境美學」為目標,將礙景設施採取減量、輕量、整併處理,還地於自然。

隙地改善 降低光害

以「暗空不暗地」之概念,減少夜間發光設施、設置自然土堤有效減緩車燈眩光,提供遊客優質天文賞析環境。

設施整併 視域優化

水泥護欄與管線減量,調整視域透空性及高低差,以低彩度塗漆降低視覺干擾。路塹段外側

管線以降埋、路段護欄以附掛外側駁坎處理。

 

02 隙地活化/

資材匯集 返璞歸真

利用現地自材再造自然環境,達到永續循環、友善生態、融合景觀的高山公路。

鐵杉森林 細心照護

與台大梅峰農場專家現地會勘挑選在地物種復育,打造原融的生態景觀公路。現地培育有成:虎杖、臺灣百合、高山倒提壺等⋯

群山環岳 觀星熱點

步道與頁岩鋪面以漸層柔化銜接,路緣埋設塊石區隔車輛及旅人,打造安全觀景台,車道劃設槽化線改善行車分流安全。

解說牌量體縮小,並作為觀星中心位置面向東方,可飽覽夏季大三角天文景觀。

 

03 生態養護/

高山公路養護及撫育新思維

因應極端氣候、生態警訊,諮詢專家建議制訂養護策略。利用生長週期較明確之草層植物-虎杖,制定視域整理最適期,尊重原生,減少干擾。

 

04 人本交通/

安全用路 定期管控

沿線路段因冬季低溫地面產生凍融,定期進行修補、設施優化管理,調整路面高低差、路面沉陷,並針對夜間行車動線、花季管制措施滾動進化。

 每逢冬日霸王級寒流來襲,就能看見公路管制人員與員警們全員出動,不辭日夜、不畏酷寒,推車、剷雪、障礙排除,工作從凌晨摸黑開始,零下冰凍的環境直到天亮結束…只為守護用路人一路平安。


05 公路行旅/

解說資訊 E化管理

管理宣導齊行,提升遊憩品質,縮小解說牌量體,以電子化建置主題公路秘境故事QR-Code,透過資訊整合,強化環境教育及解說。

  

發揮影響 扎根教育

結合梅峰農場契作高山物種、邀集春陽國小參與復育種植。定期舉辦聯合淨山活動,並與南投縣道安會及縣警局交通隊、南投監理站等單位推動高山交通安全宣導,提高民眾對山林保育與行車安全觀念。




鼎昕景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第十屆 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風景遊憩類


作品名稱:山路共融 人旅合歡省道台14甲線(合歡山段)景觀改善工程
業主: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
設計單位:鼎昕景觀股份有限公司
地點:南投縣仁愛鄉大同村
用途:休閒遊憩、生態復育
監造單位: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埔里工務段
施工單位:聖大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鑫成營造有限公司
主持人:劉世桐
參與者:傅立祥、洪璠儀、黃陳全、李靜婷、蔡雨津、謝健德、陳舜賢、秦滄漪、陳昭延、許進樹、黃琇孄、楊雅甯、黃韋晴、邱信祝、孫瑞璘、黃俊宇、卓正賢、曾學富
材料:塊石、頁岩、埔里石、現地植栽、現地坍方土
造價:新台幣551萬元
設計時間:109 年 4 月 至 7 月
施工時間:109 年 9 月 至 110 年 3 月

大獎評審評語:
在公路的環境色彩計畫、設施減量/簡化、隙地整頓、在地原生植物復育、光害控制、避免路殺等課題上有務實可行之設計對策,且成效可見或可期。在公路維護管理上,與地景復育結合的突破性觀念與做法,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