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健康國土生態美學之基盤|品建築講堂.景觀空間品質

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因應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變遷,如何營造健康國土生態美學之基盤成為景觀與建築界關注焦點。社團法人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品建築講堂」在去(2023)年 11 月 25 日針對台灣建築美學十大指標之第六指標:景觀空間品質,以「營造健康國土生態美學之基盤」為主題,由世界景觀建築聯盟亞太地區主席郭瓊瑩擔任總策劃,邀請環藝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潘一如、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劉柏宏以及闊斯國際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總監郭雅萍,分別從城市的大、中、小尺度,探討如何打造綠色基盤,將環境系統與人居機能緊密整合,創造充滿生機與和諧氛圍的城市空間。

氣候變遷帶來巨大挑戰,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流失、糧食與水資源的缺乏乃至於戰爭,都會改變地景。(圖片來源:Canva, 示意圖。)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極端氣候、生物多樣性減少及糧食危機等挑戰,人類現在還面臨戰爭衝突的災難,戰爭能讓許多世界遺產消失,也讓很多移民成為難民,進而改變地景;人口成長加速都市化,造成許多過度開發,海岸線大幅退縮,濕地也有光電開發入侵,郭瓊瑩說:「開發已經無所不在……受傷的國土就不美,必須要進行修復才行。」

根據聯合國預估,至 2050 年全球將超過 70% 以上人口居住於僅占世界陸地面積 2%的城市,而全球都市人口集中化將帶來城市發展隱憂,例如能源耗竭、環境污染、交通壅塞等問題,氣候變遷更加劇這些問題產生的挑戰。城市的綠色基盤可減少溫室氣體、雨水逕流,提升氣候韌性與環境品質,問題是如何打造綠色基盤,使城市破碎的綠地空間發揮較完整的生態機能呢?

三位主講人由左至右依序為潘一如、劉柏宏與郭雅萍。(圖片提供: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製圖:葉小慧)

潘一如:資源盤點,點線面串連,由小做大

新竹市「步行城市計畫」執行人潘一如以「環境資源整合—新竹市優雅變身的翻轉戰略」,說明在 8 年時間裡如何將新竹市從一座老舊城市一步步亮麗起來,「看得到的好,走得舒適,生活工程的改善把生活變好,美學的滋養就會自然而來。」

設計發想從面積開始,新竹市面積約 1 萬公頃(台北市約 2.7 萬公頃),舊城東西寬約 1,000 公尺,南北長約 1,200 公尺,「1 公里步行大概 15 分鐘能走到,這麼短、這麼小,因此定義為步行城市。」其次是水系發展,「人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沒有農業,就沒有城市發展。」新竹有頭前溪、鳳山溪兩條圳路滋養農業,現在要賦予新的生命滋養城市。

其次,制定新竹市 2050 願景計畫時,首先進行資源盤點,潘一如強調:「要攤到地圖上看,不要用想的、用講的,而是真的去看有哪些資源。」包含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盤點項目從歷史文化建築、渠道、公園綠地、各級學校、鐵道系統甚至於菜市場等,將這些點逐一串連成綠線,再逐步擴張成網路,從點、線、面構成前進的組織。

她進一步指出,新竹市的規劃不是建築工程的改變,而是生活工程的重塑。將盤點的所有資源串流,「最重要的,不是一直加,有時候要減掉。」就在加加減減當中,將同質性高的點串連出有生物多樣性可能的「生態生活」、以城市歷史進行觀光系統的「歷史文化」以及「遊憩通學」等三大網路來重塑新竹市。

新竹市步行城市三環架構。(圖片來源:潘一如簡報,葉小慧翻拍)

以「遊憩通學」為例,新竹市學府路經過東園國小、交通大學、新竹高中、培英國中、建華國小及竹蓮國小,有眾多學校在這個區塊,人行道卻是斷裂的,因此規劃設計「汀甫圳通學巷」,得到內政部營建署的支持,將汀甫圳綠道上的樹全數保留,用生態綠道串連圳道,並向水利署爭取綠地空間,使「兩邊都是綠地」,更修剪大樹枝葉,讓陽光能灑落提供樹下草木生長。

汀甫圳原況部分路段為居民占用,造成路徑不連續,且有民房自行在圳上加蓋違建、圳旁私設菜園,家庭排水全進汀甫圳導致臭不可聞,因此著力與民眾溝通拆除違建,「最後都是居民自己拆,拆得很乾淨漂亮。」同時拆除交大鄰圳圍牆,串連開放空間,全面性改變「後門大水溝」的不良印象,更改造出一條可供連續安全通行的綠道。

潘一如強調,新竹市就是透過先盤點資源,把可以做的事情挑出來,從核心開始擴張,並選擇重點,以點線面作法串連,由小做大,去營造成真正的生態城市,「台灣本來就是生態之島,應該朝這來努力。」

郭瓊瑩說明,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認為一座好的城市,城市居民應享有每人平均綠地面積 9 平方公尺,15 分鐘內可以碰到一個綠地。美國紐約更進一步,每 5 分鐘就可以碰到一個綠地,更將時代廣場變成步行區,是值得參考的範例。


劉柏宏:建立環境分區與策略,公私協力提高更新效率

劉柏宏以「城市生機:從城市綠地系統到綠色基盤之生態及美學實踐」為題,介紹如何藉由綠色基盤措施減少小區域的都市熱島效應,營造地面層舒適環境,並適度降低夏季用電需求,更提高環境韌性。

大台北地區夏季熱島效應明顯,除了盆地地形關係,用電大戶都在辦公大樓區。在這樣的都市區應該要有好的環境基盤來因應,而劉柏宏認為現在正是打造環境基盤的好時機,「因為台北市人口正在緩緩下降,可以思考爭取什麼樣的環境。」

經典團隊提出了台北市公園綠地系統計畫案,台北市每 400 公尺就有公園綠地,但光是小公園系統不夠,還要利用都市更新串連,實踐三個面向,一為因應氣候變遷的生態美學,二為全市尺度建立環境分區引導連續街廓的總體規劃,三是注重在地紋理,以此開展生態系統服務。

在因應氣候變遷的生態美學上,台北市盆地周邊都是山,光是推動綠建築等共構方案不足以因應,應該透過風廊來解決熱島效應,為此須盤點北台灣環境基質,引導詮釋尺度建立環境分區,以利引導風的流動,特別是東北季風。劉柏宏說,從基隆到台北再到桃園,從海港到山城到河谷區,建築環境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設計原則,才能更有效率地提升城市綠色基盤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

盤點環境基質,引導詮釋尺度建立環境分區,依照環境會有不同的設計原則,才能更有效率地提升城市綠色基盤因應氣候變遷的能力。(圖片來源:劉柏宏簡報,葉小慧翻拍)

以台北市為例,從環繞的山系如大屯、七星、五指山、南港,再到水系由淡水河到新店溪,可以劃分為九個分區,前三個是山系,地表溫度冷涼,且風經由此穿進城市,第四個是水系,水岸都市設計相應有不同規範,第五到第九分區為行政區,分區五為木柵景美,六為信義南港,七為大直內湖,八為北投士林,九為市中心。界定好策略地區後,交由更新處公告,未來啟動更新就有注意事項與策略可依循。

比如木柵和景美區有〈萬盛溪遺線沿線都市更新空間再生作業準則〉,山系有蟾蜍山和仙跡岩,水系有萬盛溪、景美溪,在地紋理則有景美運動公園、瑠公圳和木柵老街等,讓這些獨立個點慢慢連續串在一起,形成一個空間配置願景圖,除了公部門支持這樣的更新,更提早對外呈現這個願景,早一步與私部門開發商達到願景共識,透過整體準則協助街廓研擬更新方向,有助提高更新效率。

劉柏宏說,有了整體規劃去進行街廓的討論,是回應氣候變遷非常好的機制。比如信義和南港的永春陂與豹溪流域,沿著南港山系有非常多的陂塘與水圳系統,原本永春陂是規劃為社會住宅基地,後來社會住宅改到廣慈園區,使綠色需求延伸到永春陂,與信義區的連續性綠帶與人行空間有串連起來的機會。

永春陂濕地公園,將大面積的混凝土鋪面,改造為生態濕地,讓四獸山的生態資源延伸到永春陂。(圖片提供: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永春陂就此從住宅區變身為公園,基地原來是軍營,水泥覆蓋率 85%,改為濕地公園後,變成綠覆率 90%。劉柏宏說明,永春陂有劉銘傳曾在陂塘上划船的故事脈絡,濕地系統跟山系串聯是生態廊道的串通,為了與在地居民溝通,舉辦相當多的工作坊,成功引進荒野保護協會,常常與市民討論以及行動。

濕地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使環境耐受力提高,也減緩熱島效應,劉柏宏進一步指出,「濕地除了生態,還有防洪作用。」永春陂濕地公園完工並於 2020 年 3 月 12 日正式開放,1 年後的 2021 年 6 月 4 日台北市午後豪大雨(0604 北部淹水事件),大量雨水在 2 小時後完全入滲,對減災產生非常大的效益。 

郭瓊瑩說明,從碧潭到新店溪、景美溪到基隆河最後跨到淡水河,台北市有完整的水系,劉柏宏正在進行的北美館擴建案,如果可以跨越基隆河,營造一整塊綠地,將是很好的生態跳島。


郭雅萍:環境色彩科學調研,建立在地美學共識

馬祖「北緯 26 度島嶼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城市色彩示範計畫-正濱漁港地區」總召集人郭雅萍,以「色彩的黃金比例:流動於環境中的美感秘訣」,分享如何利用色彩科學的測量方法來分析和提供資訊、運用有效的策略來制定環境色彩方案,以及通過精確運用色彩來減少城市的視覺污染,並在民眾參與環境教育中溝通在地環境色彩的 DNA,營造在地景觀風貌。

「環境色彩都是從第一眼印象思考。」郭雅萍指出,人和人之間自然和諧共存、各種族文化相互包容、與自然萬物共存共生是最美的,因此地方色彩的形成是有意識的自覺行為,當每個地方找到自己的色彩感覺,自然而然樹立地方文化自信。要界定環境色彩,包括當地人造的建材、自然環境的呼應,乃至文化環境的顯著,需要有科學數據與根據,從環境觀察、空拍到自覺美的顏色,來回應到環境本體。

在執行連江縣色彩計畫時,率先進行環境色彩調查與分析,以瑞典自然色彩系統(NCS)作為色彩選取的依據,從 NCS 色彩調研到建立環境色彩的基礎資料,這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累積,從海到海岸到島嶼,從岩石到植物與動物,各方面的搜羅,連江縣色彩計畫就收集一千多色紀錄,最後由色彩講故事,看見在地人事物的組成。

調查並收集在地自然、生活乃至戰地色彩,可得系列色譜,最後整理出馬祖代表色。(圖片來源:郭雅萍簡報,葉小慧翻拍)

其次是建立環境美學的共識。有政府經費的支持,更需要居民自發性配合和維護,因此透過凝聚居民共識過程,凸顯在地環境調和感,最後制定城鄉的色彩計畫。比如被稱為馬祖最美門牌的東引海綠門牌色調,就是根據《北緯26度島嶼顏色》,回應馬祖色彩的設計。

最後是思考運用色彩的核心。以東引為例,如何賦予偏鄉聚落新的可能性,或是如北竿一樣維持傳統建築?郭雅萍說,由於在地年輕人多,希望東引藝術創生新舊融合的感覺,因此有了大東引色彩系統的回,「從對色到選色,由內而外從居民觀念慢慢改變,才能永續做美學更好的發揮。」

郭瓊瑩說明,對於色彩的選擇,百分之九十的設計師多選擇黑色。基隆長庚醫院心理醫師曾指出基隆市最台自殺率最高,是因為多雨又灰濛濛,如今正濱漁港的晴雨天不再是灰色的,讓基隆人情緒有正面帶動的效果,可以說是花最少錢而效益最大。

三位與談人由左至右依序為宋鎮邁、吳忠勳與徐燕興。(圖片提供:台灣建築美學文化經濟協會,製圖:葉小慧)

宋鎮邁:倡議公園取消禁騎自行車,綠廊延伸交通動線

後續邀請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達觀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主持人吳宗勳以及一口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宋鎮邁進行座談。

宋鎮邁率先呼應三位講者的主題,以自己的作品「心中山線形公園」為例指出,心中山線形公園是捷運線上的綠廊,不只是公共空間,在不同時節有不同活動的樣貌,環境色彩也考慮了與週邊涵構的對話,「希望創造畫布,透過部分私人自發性或商圈集結的力量,進行街廓的延伸或縫合。」

心中山線形公園從捷運中山站一路延伸到台北車站,是都市高密度生活區塊,事實上從花博園區到中正紀念堂直線距離不過 3 公里,是大家沒發覺到的連續性廊道,而且平行於新生南路水圳,「什麼時候可以把綠色帶入?」是宋鎮邁相當關注的發展。

從花博公園到中正紀念台直線距離不過 3 公里,透過綠帶與公共空間的連結與延伸,南北連貫的設計或可產生不同的城市通勤選擇。(圖片來源:宋鎮邁簡報,葉小慧攝影)

其次,當軌道運輸事業漸漸結合最後一哩路,如捷運+Ubike,自行車不再是載具而是延伸時,宋鎮邁倡議公園不再禁騎自行車。心中山線形公園原來就是想設計出如同紐約高線公園(High Line Park)的高架自行車道,連結台北車站,穿越市民大道,一直通往圓山,甚至更多的延伸,連接台北市的南北。

宋鎮邁說,希望這樣的設計,或許有機會令大家重新想像通行距離和運具選用,將之變成通勤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在基隆河到新店溪之間稠密地景中,可以一路步行或單車通行,賦予北車交通樞紐不同的想像。


吳忠勳:景觀是連續性也是永續性的,需要在地自信與支持

三貂嶺生態隧道設計者吳忠勳則與三位講者互動。對於郭雅萍透過顏色或質感小尺度的營造,讓累積的歷史被看到,協助偏鄉居民保有對自己地區的自信心,吳忠勳說,自己努力保留三貂嶺 300 年乘載的歷史紋理,但跟地方互動時,地方都傾向把過往抹滅掉再來妝點的做法,令他感覺到地方的不自信,想請教郭雅萍與地方的互動經驗。郭雅萍表示,想提高地方的自信,需要激發在地居民的榮譽感,引導教育他們認識地方的美。

三貂嶺生態隧道保留舊火車隧道的歷史紋理與生態如台灣鼻翼蝠,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與在地的溝通相當有挑戰性。(圖片提供:葉小慧)

吳忠勳說,自己與歐洲團隊互動時,了解到日本或歐洲居民都認為海邊和山區是優質的,台灣卻都是沒落的感覺。他認為台灣應重新界定對空間的思考,優質的都市生活,是有自然的地方才有優質,但想請教潘一如:「綠色植入景觀在台灣為何這樣辛苦?生活空間是否應更被強調?」

他也請教劉柏宏,景觀人學的連續性和永續性的政策,都不是短時間,但政策下游的設計師推得卻很困難,面對每四年換一個地方首長,即使是前瞻計畫,換人之後政策也跟著換,純然政績考量,台灣「有沒有機會跳脫政治的考量?不然台灣不會好。」

潘一如說明,一個幸福城市,要由小而大,將綠線連結到公共建設後被看到;新竹市把在地所有的植物相進行調查與盤點,提交未來城市綠化手冊,讓新竹市府有生態基礎串連成生物生態鏈,這是持續推動的事情,可惜新竹市府現在也停下來了。劉柏宏回應指出,換人是自然的,都是地方首長進行更換,但執行系統基本沒換掉,應多鼓勵事務官堅持做對的事。


徐燕興:從排碳到循環,不能用昨日思維解決今日問題

談到政府單位應如何營造健康國土生活美學之基盤,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副署長徐燕興說,基盤最早是工程單位在談,現在都市計畫與景觀開始談,到此基盤已經變成社會人文。政府要持續推動有三個關鍵,第一是領導者,第二是基層與中層公務人員,必須要能想像和認知這件事,第三是城鄉風貌的制度和法律非常重要。

環境基盤有關的法律,目前只有營造業法,沒有環境景觀專法。我立國時的發展體制是排碳的,而 2016 年《國土計畫法》之後,現行的國土體制勢必要走向循環體制,環境景觀專法要放哪裡仍有待思考,此外還缺乏海洋保育法。其次,台灣知識分工之前是政府需求的各自路徑,且並未整合,意味著缺乏面對自己問題的空間體制。在 2016 年全國國土納入計畫後,都市計畫外的土地也要空間計畫,進行國土復育的創新,配套國土永續基金等,「環境要永續不是專業(人)要知道而已,而是要有永續的社會認知。」

徐燕興強調,從地理台灣的角度來看基盤,有兩個問題。一是這樣緯度的台灣要留下什麼?環境生態的系統是什麼?二是台灣的特色是高山綿延入海,「我們不能用昨日的思維解決今日的問題。」

郭瓊瑩總結表示,面對生活環境議題,我們必須跳脫框架,以蜘蛛網式的思考取代線性思考,必須跨界思考,並以科學作為背景,自陸探海,了解並維護健康國土,「只有健康,才會美麗。」唯有創造 green living(綠色生活、永續生活),修復地球,同時也是在修復人類。



延伸閱讀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邀請參與「臺灣環境景觀/政策宣言」連署活動


關鍵字:國土規劃、氣候變遷、綠色基盤、環境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