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景藝術家的視角,捕捉花東迷人的人文風景|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撰稿|黃子瑄(道地新傳媒 企劃編輯)



因著「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的展開,沿縣道 197 探尋地景藝術作品的蹤跡,探訪這塊土地,本以為來過很多次花東,已經看盡了這邊的光景,然而意外的發現許多曾經在旅途中匆匆經過卻未佇足留意的風貌。

邁入第 6 屆的「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 197」,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東分署、花蓮分署今年首度合作策畫地景藝術展,已於今(2024)年 7 月 1 日開展,邀請來自韓國、日本、波蘭、南非、法國及臺灣等 6 個國家、12 組藝術家到花東縱谷借景駐地創作,12 件作品分別設置於富里、池上、關山及鹿野等秘境,以不同的姿態詮釋土地的人文地貌。

從台東池上大觀亭眺望的絕美風光(攝影:黃子瑄)

12 件作品呈現花東三大面向

隱於作品之下的人文.歷史.地景脈動

紀念開墾.感謝豐收:《種子》

花蓮的原住民藝術家使用 268 根鋤頭,首先用鐵件製作結構原型,並在現場固定後,再一根根將木柄插上。這件作品的造型如同一顆種子,置放在廣闊的稻田上,不僅象徵鋤頭耕作後帶來的豐收,也像是對先民開墾歷史的紀念。

作品《種子》 268 根鋤頭構成,象徵鋤頭耕作後帶來的豐收,也是紀念先民開墾的歷史(攝影:黃子瑄)

由土地孕育的《Yanshi》

坐落於阿美族的發源地—大波池,有趣的是,這裡的歷年作品都與人相關,或許是因為每位來到此處的藝術家,都能深刻感受到人與自然之間的緊密連結。

作品《Yanshi》以關山和池上山水為靈感。關山最顯著的地貌為梯田,以及運用河床岩石堆砌而起的牆與稻米,因此藝術家以黑扁石堆砌出作品的身體,其觸感如同米粒一般,頭髮則以當地的稻草為素材,而她的雙眼則映照出這裡的風景,從側面看,宛如默默守護大地的母親,散發著慈愛、關懷、悲憫的氛圍。

大波池是恆春阿美族人最早移居的地方(攝影:黃子瑄)

波蘭裔美籍藝術家 Olga Ziemska 的作品《Yanshi》(攝影:黃子瑄)

通往自然的路徑:《門–回歸自然》

將八八風災時,從新武呂溪沖刷下來的漂流木,再次立於土地之上,象徵漂流木重回到原來的家,也寓意了一條回歸自然的路徑。

《門–回歸自然》位於達谷梵,在鳥居的後面是最原始的達谷梵的狀態,藝術家也希望透過從人工走向自然的過程,象徵回歸原初、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

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的作品《門–回歸自然》(攝影:黃子瑄)

圍成的圓形框景盡頭是經過時間累積沖刷而成的平原,用最自然的元素與富里的精神和諧共處,韓國藝術家李在孝作品《021-1110=124014》(圖片來源: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 197,攝影:陳昱霖)

《飛穗》象徵秋收之前,風吹拂過飽滿熟成的稻穗所成的稻浪,也與背後的惡地地形成對比與張力(攝影:黃子瑄)


為台東藍增添色彩的雲

童年幻想像的具象化:《飄飄雲朵》

以 2,900 顆白色浴球組合而成的雲朵,是藝術家將自己童年的想像具象化的創作,此件作品位於富里的舊東里車站,若運氣好,還能看到遠方行駛的火車,彷彿置身於時空交錯的場景。

藝術家賴冠仲的作品《飄飄雲朵》,由 2,900 顆白色浴球組成,呈現出童趣的雲朵造型(攝影:黃子瑄)

漂浮在山上的雲:《cloudscape》

特別選址於小山丘的頂端,象徵漂浮在山上的雲,隨著步伐的遠近,雲的形象不斷變幻,展現出動態的美感。作品以 4 支垂直鐵桿為一組結構,彼此支撐,巧妙的是,這種工法會隨強風而輕微搖晃,真實呈現了大自然的力量與變化。

南非藝術家 Marco Cianfanelli 的作品《cloudscape》,隨觀者距離改變,圖像將不斷變化(攝影:黃子瑄)


無所不在、共築美景的風

風的舞動:《相聚》

風穿梭於山谷之間,藉由無形的風吹動鐵片,像是一叢叢的稻穗被風拂過,也讓風的元素從無形變有形,呈現隨意又具動態的特色。

隨著山谷中的風穿梭,鐵片如稻穗般隨風擺動,讓無形的風在此化為有形,展現自然的動感與詩意(攝影:黃子瑄)

自由的翅膀:《白色飛翔》

在山坡上的白色翅膀,隨著自由的風飛舞,飛翔在廣袤的大地之中,迎風吹來時,像是成群的鳥向著縱谷平原飛去,置身於此彷彿可以聽見孩子嬉鬧的笑聲。

藝術家雷恩的作品《白色飛翔》,白色翅膀隨風飛舞,彷彿成群的鳥兒在廣袤的大地上翱翔(左圖攝影:黃子瑄、右圖圖片提供: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攝影:陳昱霖)

更多藝術季相關資訊請上「萬物糧倉大地慶典」官網粉絲專頁查詢。


延伸閱讀

花東首度聯手!2024「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擴大登場


關鍵字:地景藝術、藝術季、台東、花蓮、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農村水保署、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