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正、洪喆譯

台北市資訊局機要專員
TUIC台北大數據中心數據架構師
IVC、ecoceo社群經營
社大社團GIS講師

德國法蘭克福城市規劃碩士


從地勢的空間單元作出發來理解水的走勢

景觀生態規劃注重自然紋理的掌握,當中一個基礎的關鍵,就是因「地形」使然所具以形成的各種特徵。藉由萃取地形所帶動的特徵向度,其中包含坡度、坡向以及高度的這三種主要的地形特徵值,據此我們可以大略地拆解每一處土地在面對自然運作、重力作用以及日照光量時最小的空間差異單元;當中,「海拔高度」關係到自然作用的溫濕度基型,「坡度大小」影響了物質與水分的去留,而 「坡向方位」則帶動了光照接觸或風向迎背等因子的差異。而前述所提及的種種因子變項,恰巧也就是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關鍵考量。

在順應城市人為環境與周邊自然環境的架構下,同時也呼應了土管在都市土地以及非都市土地之間的兩套土管系統,「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概念,在落實上也可區分成為淺山區的地表逕流(圖 1)以及建成區的排水單元 (圖 2)兩個部分來理解與構成。這套從上水到下水的漫漫流程裡,我們試圖讓自然水體與綠色基質去交互作用,讓不同的水綠介質排列組合出各種情境條件,進而能夠形成生態環境中多樣性的組構,創造棲地、物種乃至於基因多樣性的基礎。


圖1,淺山區的地形起伏會帶動地表逕流的匯集與流向(藍線黑箭頭),同時套疊都市綠地與淹水潛勢。(照片提供/林書正、洪喆譯)


圖2,建成區的排水紋理(灰線黑箭頭)則會透過抽水站系統形成空間單元。(照片提供/林書正、洪喆譯)


一、淺山區地表逕流

利用集水單元與分水嶺的概念,我們將淺山區逕流水的走勢區別成一個個的小空間單元來加以觀察,每一個小集水空間單元當中都會有自己的地表逕流線,也就是水性就下時所形成的匯流路徑,它是基於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水的走線,而在這個走線的周邊地區(遠)若是遇到了人為土地利用的型態,就必須要積極的考量如何透過規劃設計,來與地表的水產生正面環境效益的利用形態與比例?舉凡增加地表水涵容、維持高透水、減少不透水...... 等等。

若是在地表逕流線或其附近者(近),則應直接避免開發或過度的人為介入;另外當中靠近建成區者,則以緩和水流為主,均勻分攤淺山集水區的瞬間水量,避免超出建成區的排水規格(78~102mm/hr);同時再輔以水質淨化的處置,經由自然作用的過濾、沉澱、跌水、曝氣等設置,以確保一定的水質與水量後,引導至建成區的開放水體或水綠交界處,創造水域綠地交錯邊緣的面積比例。


二、建成區排水單元

而在建成環境的範圍裡,逕流水體的走勢受到排水系統水利設施的約束與引導,因此也需要以建成區排水單元的視野來進行空間範圍內的定位思考與配置內容,原則上以上、中、下段來區分。

「上段」係指建成區內但較靠近淺山區的排水系統水利設施,定位上應以降低濁度為主,反應至配置內容則以沉砂池、緩衝沉澱池多,其目的在於降低因濁度所造成水利設施的負擔,避免淤沙濁度過高而形成排水系統的阻塞。

「中段」則指與民眾生活高度重疊的排水系統區段,定位上則以提升涵容為優先,針對建成區生活圈的公園、學校、停車場等土地,或基地面積(新建或改建)之建築面積在一定面積以上者,得設置屋外型、地下型、屋頂型等流出抑制設施,以增加公共設施用地與水共生涵容的機會,同時帶動私有基地對於出流管制、逕流分攤的協防,配合適當的景觀生態設計手法,讓水與綠的兩種介質得以在建成區的人居環境中交織共存,增加生活範圍中自然生態的屬性與比例。

「下段」範圍靠近內水到外水之際,定位上須以快速排水、緩阻倒灌為考量,避免蓄積過多上、中段的內水水量而未能及時排出到外水之境,而行有之餘則強化提防外水倒灌的功能機制,確保內水的宣洩得以及時排出,因應極端氣候下局部強降雨所導致的排洪壓力。(圖3)(圖4)

當掌握水流路線後,便應透過蒐集環境感測數據,協助標示與定位周邊的綠地資源來與自然水體,創造介質交融的契機(綠色即為自然植披所在)。(照片提供 林書正、洪喆譯)

依環境特質劃分為淺山與建成兩區,除了呈現對待處理原則上的差異外,亦同時反映土管系統上的差異。(照片提供:林書正、洪喆譯)


掌握相地數據找出水綠交織的潛力腹地

「相地」是古人觀察大地風水走勢的系統智慧,而當代的環境治理,也必得從近期的環境數據出發開始「相地」,想方設法讓普世的防範有因應緩衝的概念與作用,其主要因素無它,只因極端氣候的影響是無紀無據的,人工作為無法比擬自然作用,惟有掌握自然的環境紋路,順著理路的毛摸,才不會招致因盲目蓄積後接踵而至的更大反撲。藉由適當的資訊工具與持續的數據收集,將有助於我們來面對人居環境在當今氣候變遷所形成極端氣候的挑戰,透過一點一滴空間數據的收集,才能有效掌握我們所生活的城市鄉村在環境上變遷動態,當我們能夠駕馭數據來解釋現象時,方能有據地進一步提出解方。

因此,透過政府工程資訊的適當揭露,讓民間的智庫顧問與工程公司得以掌握整體的系統布局,抓出適宜的位置給予應然的定位,讓順應自然紋理的手法能夠有效地鑲坎在系統作為之上,逐步拉引、調適致合宜、分配集體所共攤的環境責任與義務。


OPEN DATA 優化各業務的資訊掌握與治理視野

專業分工是當今政府治理的一大特徵,過去局處間分別掌管不同的公共業務,這種各司其職、互不相關的時代已宣告終結,如今人類集體社會正面臨嚴峻的轉變與挑戰:氣候變遷帶動的是環境外部的調節,少子高齡化牽引的是社會內在的盤整,成長的極限已然呼之欲出,伴隨而生的是複雜的動態系統的變項數據需要梳理。沿襲過去路徑依循的慣習將已無效用,傳統局處的業務分工亦無法再據一己之資即欲全盤掌握集體社會環境的真實變動,因此整合政府各局處間施政的開放資料便顯得至關重要,唯有透過不同業務數據資料之間的釋放、整併、勾稽與疊合,方能逐步靠近真實社會環境的脈絡與全貌(例如將防災、蓄水、綠覆、日照、節能等項目納入都市更新之標準、標的與排序,而非僅看建物年限),也才能夠引動不同的眼界與創新的視野,激盪出城鄉環境有據治理的新興火花。

台北市資料大平台可提供多元數據給民間團體、學研機構與跨局處機關營造豐富的資訊視野。(資料來源:台北市資料大平台)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20-II】


延伸閱讀

大港墘公園的保水滯洪

都市公園綠地保水設計理念與實踐


關鍵字:水環境、景觀教育、通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