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孝儀

Arcadia Landscape and Design Director
英國皇家註冊景觀建築師
英國皇家景觀建築師協會正會員CMLI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景觀建築系教師


前一篇文章「因應未來氣候環境的自然式植栽設計」簡單地介紹自然式設計的起源、與傳統園藝不同之處和在應對氣候變遷上的功能等等,同時也簡略分享筆者過去幾年實踐自然式植栽的經驗。在了解自然式的「基本資料」之後,本文再進一步談到它常見的幾種設計方法,也再以實驗田的實際操作為案例,希望能幫助讀者更貼近地了解這複雜的設計方法。


當代三種主要自然式植栽設計方式

我們談到的自然式植栽設計指的,不是一種設計方法,而是一個概括多樣設計風格、手段、流程…等之總稱。很多人解釋過它,但以 Nigel Dunnet 教授歸納定義的三大宗設計形式最能簡潔明瞭地梳理其繁複之意義。依照 Dunnet 教授的分類,當代三種主要自然式植栽設計方式為:印象派(Impressionistic)、科學技術派(Technocratic)與現代風格派(Modernistic)。這三類設計方法雖各成一派,但在執行設計的時候也常交錯重疊同時使用,亦不會產生牴觸。

.印象設計派 Impressionistic

可以被視為第一種形成的設計派別,也是著名英國 Picturesque Landscape(如畫風景)的延伸產物。在一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中,以色彩為選擇考量,將挑選出的植物組成「植物群體」(Plant Association),作為植栽設計的基底,所以不用單一植物作為設計元素,而是將「植物群體」視為一設計元素。

此種方式大多以圖塊或帶狀來排列植栽群體,植物組成除了顏色外,質感、與植物姿態亦為其他考量。當基本幾種植物組合建立後,比起其他兩種方式,更能準確地掌控視覺效果。

主色調為紫色、粉紅色,與黃色公共藝術品(Sir Michael Craig-Martin’s Pitchfork)產生鮮明對比。照片中 Echinacea pallida、Stipa calamagrostis 與 Achillea ‘Coronation Gold’ 這三種組合,是常使用的植物群體。除了將夏季顏色對比作為設計準則,Echinacea pallida 秋季枯萎但仍然挺立的植株骨幹,亦被視為一設計元素。(圖片來源:Tom Stuart Smith)

.科學技術派 Technocratic

以建構植物群落來達成「植物混合體」(Plant Mixes),利用植物生長產生複雜的交互作用和植物複層(Layers)來安排植栽。首先,將大量的科學資料依植栽型態、生態棲地、生長競爭與植物群落建立出資料庫,在從中選出要使用的植物,組合成「植物混合體」。其中每種植物都有自已在混合體內的腳色(或工作),例如有些為地被(Groundcover)負責覆蓋地面,有的為填充植物(Filler Plants)填滿其他植物間的空隙,有的稱為結構植物(Structural)則是負責勾勒出混合體的視覺結構…等等,而這些也都跟植物本身的葉面高度有很大的關連。

可以利用每種植物在混合體內的不同比例,創造出不同的視覺意象,但達到長期的生長動態平衡是為最要緊的目標,因此,不同於前者,植物的質感、顏色通常不是作為選擇植物的第一考量。換句話說,它不能非常精準地控制最後構成的「圖像」,但能因著植物彼此消長競爭產生一種動態的景觀。想操作此設計方法,最重要的核心是知道哪些植物彼此在 「生長與生態的需求上」彼此相容、共榮。

科學技術派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它能利用「播種混合種子」來完成建立植栽群體的工作,另外兩派則必須使用植株。此特點在基地面積非常大的情況下,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英國皇家園藝協會之衛斯里花園(RHS Garden Wisley), 為 James Hitchmough 教授於 2008 年,以撒播種子與穴植苗(Plug plant)建立的花園。有兩種植物混合體:歐亞乾草原(Steppe)和北美大草原(Prairie)。(攝影:劉孝儀)

.現代風格派 Modernistic

在解釋完前面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方法,所謂現代風格派,算是同時運用兩種方式來完成使用植物的選擇。唯其在意的是成就「不繁複的野性」視覺風格,雖為野性但追求簡潔,除去自然狀態下呈現的雜亂感。不管是用了多少植物組成「植物群體」或是「植物混合體」,都是以所謂的型態(Form)來做為選擇的第一條件,再加上其他因子如植物結構和功能來完成這複雜的篩選工作,而其多以帶狀或交互參雜(Interlocking)的形式來排列植栽。

Piet Oudolf 設計的千禧花園(Millennium Garden)。其設計雖大量使用不同植栽,視覺上雖充滿野性但不紊亂,甚至能呈現抽象又簡潔的美感。(攝影:劉孝儀)


如果你有一塊地,該如何開始呢?

不管哪種設計,基地調查都是開始的第一步。以筆者的實驗田為例,位於英格蘭中部的 Sheffield 市郊,典型的英國都市邊緣綠地,沒有任何設施,只有牧草與雜草。需要收集的基本訊息如:降雨、溫度、土壤特性、日照、坡度、風向、現有植物、周遭環境等等。經過分析,因為向北,日照不算非常充足,由於前身是豢養馬的地方,某幾處可能因為過去長期堆馬糞的關係,土壤相對肥沃;其他幾處也因地形影響排水造成稍微積水的情況。整體而言,實驗田從上列各點來說,沒有什麼極端的物理條件。所以在植物選擇上沒有太嚴苛的條件。 

以實驗田為例,在做完基本分析後,大致上了解自己的基地裡有哪些因著天然條件可能有(或是可以塑造成)幾種不同棲地(Habitat)。觀察一定要徹底,些微的條件就可以產生完全不同的棲地特性。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因為三棵長得很近的樹就可以創造一個樹林邊緣的棲地條件,或是只有十幾二十公分的高差加上排水效率差而創造出濕草甸、季節性池塘等棲地。按照這個方式得知實驗田屬於草地棲地(Grassland),再依照基地條件,可以快速建立的其他棲地為:樹林邊緣(Woodland Edge)、濕草甸(Damp Meadow)、野花草甸(Wildflower Meadow),下一段以樹林邊緣棲地的樹林花園為例,進行設計步驟討論。

樹林花園攝於2023年夏末。(攝影:劉孝儀)


樹林花園的設計過程 

樹林花園區的設計方式,以前面提到的科學技術派為基礎,再以印象設計派為輔。當決定要建立起樹林邊緣棲地後,首先要知道需要哪幾種植物群落才能設計出「植物混合體」。

樹林邊緣可被視為生態過渡帶(Ecotone),有著最豐富的生態多樣性,也是最有可能出現不同群落的地方,有交錯生長的喬木、灌木、草本、地被與球莖植物。而棲地的特性可依喬木的種類、數量與排列組合來設定。因為實驗田裡沒有一棵樹,第一件事就是種樹。

樹種的選擇主要考量,一是要能容易存活且生長穩定,二要能有是季節的視覺效果。基於這兩點,英國原生種的銀樺樹(Betula pendula)為最先進入的樹種,也是數量最多的,在自然狀況下,他們也被視為先驅樹種(Pioneer)。使用了兩種樹型,分別為單一主幹與多重主幹(Multi-stem),希望能避免重複類似的樹型以達到自然氛圍。此外,它沒有展開的樹冠雖能提供陰影,但也不至於製造厚實的影子,這個條件讓它下方的植物有多一點的機會接觸到陽光,如藍鈴花(Hyacinthoides non-scripta)、叢林銀蓮花(Anemone nemorosa)、鈴蘭(Convallaria majalis)等等,而這些植物就是自然裡可以看到的植物群落。

次要的樹種,是北美楓香(Liquidambar styraciflua),樹冠呈圓錐型,成長速度比樺樹慢許多,但秋季有著鮮豔的葉子,春季葉片出來的時間也較慢,此特性也加長了林下其他植物在春季爭取陽光生長的機會。還有一棵水杉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它的原生地在中國,特色是秋季葉子會呈金黃至古銅色,生長在潮濕之處,且常與楓香出現在混合林裡。雖然基地特性差不多,但某處因地勢常有積水問題,剛好適合水杉,且與北美楓香組合成群落(但在實際上,它們的原生地是不會有這兩種植物的組合出現)。再加上一棵花楸(Sorbus)與栗子樹(Castanea sativa)。

樹林花園攝於 2023 年秋末,林下草本植栽多已枯萎,左方四照花的葉子變黃,右方前後共三棵北美楓香葉變紅。銀樺樹的葉子幾乎都掉光了。(攝影:劉孝儀)

喬木決定了最上層的結構,然後再移到下一層高度,灌木。有些時候喬木與灌木也可同時考慮,特別是溫帶地區落葉的特性.以及有些灌木也達到小喬木的生長特徵。坦白說,在建立樹林花園時,由於花園邊界也同時種植以原生種為主的灌木為樹籬(冬青、黑刺李、山楂等),當時並沒有特別考量灌木,直到第二年才加入了四照花(Cornus kousa)、歐洲山茱萸(Cornus Mas)和金縷梅(Hamamelis × intermedia),以增加不同季節的趣味,也強化了缺少在喬木與草本中間高度的結構。

再往下一層就是草本,但光談草本也可以再細分成三層。這裡所指的層,是依照植株的大部分葉片分布高度來判定,不是指植株本身的高度,通常草本植物分層高度可從 5 公分至 2 公尺的跨度。用此方式可以決定要建構一層、二層或三層群落,當層次越多,同一空間裡能容納不同植物越多,更有機會延長花期.創造複雜的空間增加其他野生動物棲息的機會。

另一方面,花期因不同的植物綻放點而延長,以至於同一時間同一植物開花能帶來的視覺衝擊相對減少。第一層是指與地面貼近的,第二層亦稱突出層(Emergent Layer)在中間,第三層是最高層。可以用葉片離地高度來幫助分層,低層約為 50~200mm,中層約 300~600mm,高層為 900~1,500+mm。原則上用兩層就可以建立完整的群落,最高層多用少量的超高植物來妝點即可。基本型可分為粗分兩種群落特性:「耐陰性較弱的底層與突出層」和「耐陰的底層與突出層」。

前景為灌木四照花,後方細長紫色植栽為毛地黃。雖然其高度明顯高於其他植栽,但主要葉面部在 300mm~600mm 中,仍屬第二層突出層不是最高層。因其花期過後仍能長期保持植株姿態,可作為結構植物。(攝影:劉孝儀)

在決定樹種之後,選擇草本組成的群落看似非常複雜,但只要按照步驟思考,就可以慢慢捋出頭緒,整理出植物表單。首先,常與將銀樺樹林一同生長的幾種草本、球根列出,這確保了基本的植物群落能成立,再加上其他不在同一地理位置但為類似棲地需求的植物(非原生種的意思),可以擴大植物選擇的範圍。從這植物表單裡,開始依照各植物腳色如地被、填充與結構植物來增減種類和比例,且對應各三層植物的群落特性。

最後,在設計上有個訣竅,是將幾種植物重複在不同的群落裡。例如,一個區域有較為複雜的生長條件,某種植物雖被歸為喜歡乾燥且耐陰的植物群落,但只要是在有陰影情況下,也能有一定的耐濕能力,這個植物就可以被重複到耐濕耐陰的群落裡。這個法則,在樹林花園裡可選用「移動能力」較高的植物,其在群體建立之後,能很有效地找到適合生長的地點。

右方木本為春季尚未長葉子的四照花(上圖同一植株)。前方紫色為肺草(Pulmonaria),後方藍紫色為匍筋骨草(Ajuga reptans),此兩種都是屬於底層耐陰群落,而匍筋骨草因其匍伏莖特性,有逐漸擴散往更合適的位置移動之能力。(攝影:劉孝儀)

走筆至此必須暫停,太多且複雜的資訊很難一次有效地解釋清楚。假設您有植栽設計經驗,想必已體會到這經由多層橫向、縱向知識交疊且幾乎 360 度周延設計思考的方式,與傳統植栽設計的大不同。若想要踏出第一步,看了本文可能又更困擾了,到底要從哪個派別開始?哪個方法才好?

本文談的是自然式植栽設計的大框架與目前常見的設計方式。其實,第一步只要做到確實掌握基地條件,然後從有信心能組合出群落的植物開始,再慢慢加疊其他的需求,但避免亂槍打鳥的奇幻組合。曾經看過在全日照的都市空間下,尤加利樹苗、龜背芋、芭蕉科植物、迷迭香…等等再加上一年生、多年生草本這些完全不同棲地的植栽,高密度地種在一起。完工後短期內可能還能維持一陣子草木扶疏,但長久下來將會因為「不平衡」產生許多問題。

設計風格隨個人喜好難以評論,但其生態價值與維護管理支出是可以被評價的。記得幾年前第一次在媒體上介紹自然式植栽,有很多回響說台灣的氣候條件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成果。但不知道我們有多少植栽設計是經過這樣縝密安排的呢?自然式在台灣能不能成立?這個問題得靠用對設計與維護管理、真正長期實踐之後,才能得到答案!

 攝於 2023 年 1 月底。冬季除了少部分常綠植物,如圖中山菅屬(Dianella),其他植物枯萎的地上部都已於 1 月中執行一年一度大修剪時除去,以利進入春季生長期。(攝影:劉孝儀)


刊出日期:2024 年 3 月 7 日


延伸閱讀

因應未來氣候環境的自然式植栽設計


關鍵字:自然式植栽設計、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