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台祥

景觀設計師
美國麻省大學景觀建築碩士


每當談論起景觀設計裡的「自然」,我偶爾會想起蘇孟宗老師那句鏗鏘有力的文章開頭:「一旦人開始思考『自然』與否,他就失去了自然這件事情。」這麼說當然不是在否定思考,而是在提醒人們留意「思考自然」這件事,它有一定程度的矛盾。因為某種意義上,「自然」其實是位於人類思考範圍之外的「一大片虛無」(奧爾嘉.朵卡萩語)。滑溜、陰暗、不可捉摸,衍生出無止盡的背反與詭辯,試圖定義自然,很難不陷入緣木求魚的窘境。

然而現實生活當中,最難以定義的字眼,往往卻最常出現。尤其對環境規劃與設計專業者來說,梳理人與自然的關係,不過是反覆持續的日常行為罷了。與其說無暇談論,不如說它已經深入意識的底層了。不提還好,一旦提了,它就成為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口中「世界上最複雜的詞彙之一」,有如洪水潰堤一般,排山倒海而來,用意義把人淹沒。然而,我自己的感覺是,儘管談論自然表面上看起來空虛徒勞,但卻依然有必要無止盡的談論它、思考它。思考可能有危險,但不思考恐怕更危險。

伊恩.麥克哈格自傳《生之追尋》(圖片來源:鄭台祥)

抱著這樣的心態來看待幾乎已成為伊恩.麥克哈格(Ian L. McHarg)代名詞的《道法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書。首先映入眼簾的,當然是那歷久彌新、無庸置疑的書名。它看似尋常,實則提醒了當代景觀人回到此書誕生的時空脈絡──也就是 1969 年的美國──那個我這一代人從未經歷,卻又略有耳聞的歷史抒情時刻,所謂的「自然」,究竟以何種方式被世人所感知、理解?

早在《道法自然》一書出版前兩年,麥克哈格在〈一種生態學的方法〉(An Ecological Method)文章開頭,就以一種類似宣言的語氣說道:「我相信『生態學』為景觀建築與區域計畫專業提供了唯一必要的科學基礎,令自然能為世人感知,也是為人類所服務的寶貴生存系統……生態學,使得景觀建築師成為自然科學、藝術與設計規畫專業之間的唯一橋樑,一旦高舉這名為生態學的令箭,那些可憐兮兮的園藝裝飾、任意妄為的聰明設計,都將被一一擊退……」

也就是說,「生態學」彷若某種真理一般,有助於景觀建築師理解自然現象背後運作的法則,倘若運用得當,當然也能更準確的預測地景未來的發展樣貌。比如說,海風、洋流、濕度等氣候條件如何改變一座沙灘的形狀;潮汐漲退、侵蝕沉積如何形塑海岸線的輪廓……而這些無生命的地質基底又如何與有機的動植物聚落,乃至人類施為產生聯繫……更重要的是,這些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實都可以透過科學方法,也就是他暱稱為「千層糕」(Layer cake)的疊圖手法(Mapping)來呈現。

「生態學」彷若某種真理一般,有助於景觀建築師理解自然現象背後運作的法則,倘若運用得當,當然也能更準確的預測地景未來的發展樣貌。(圖片來源:鄭台祥)

因此,麥克哈格「道法自然」的核心,其實是指「生態學」這件事,這不令人意外:「自然」這個始終不斷流動、模糊的大概念,在「生態」、「科學」手法等基礎框架的錨定之下,變得不再那麼虛無飄渺。透過分級、疊合、組織、評估……等視覺化技術的呈現,人與土地的關係會變得清楚,能夠進一步被實證、檢驗,成為設計規劃過程重要的決策工具。最終的指向,當然是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至此,「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成了麥克哈格那一代人,及其徒子徒孫(McHargian)的共同信仰。

這裡不妨快速回顧一下麥克哈格的早年經歷。1920 年,麥克哈格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西北方的一座小城鎮,在自然荒野中度過年悠閒的年少時期。目睹 1930 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城市破敗衰頹的景象在他心中留下了強烈的對比。16 歲他從高中輟學,成為號稱「蘇格蘭景觀建築師第一人」Donald Wintersgill 的門徒,也短暫學習過農業、藝術等相關課程。1938 年,隨著戰爭陰影逐漸逼近,他志願從軍。在英國皇家兵工部隊服役 7 年,期間經歷了傘兵、拆除地雷、入侵義大利、希臘等生死關頭的軍事行動。換句話說,他是真正經歷過戰亂與民間疾苦的一代。戰後他為了重拾書本來到美國,1946-1950 年間就讀於哈佛設計學院,獲得景觀建築與城市規劃碩士學位。在這個豐衣足食、歌舞昇平的國度裡,度過了一段多采多姿的學生生涯,也結識了未來伴侶,來自荷蘭的寶林(Pauline Iongh)。學成歸國後他短暫任職於公部門,擔任城鎮規劃師(這段期間曾染上嚴重的肺結核,於瑞士休養)。1954 年,在哈佛恩師、時任賓州大學美術學院系主任的 Holmes Perkins 邀約之下,他再度踏上美國,在系上擔任助理教授,並負責籌備創立景觀建築系。

1950年的麥克哈格(站立者)發表畢業專題,正前方是時任設計學院院長的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圖片來源:翻拍自伊恩.麥克哈格自傳)

此時正逢二戰後美國高速發展的時期。民生消費需求暴增、人口急遽成長、公路網快速擴張、郊區住宅蔓延……嬰兒潮世代的老派意象,依舊是今日美國予人極其鮮明的一部分。然而與此同時,過度開發也導致自然環境遭受巨大破壞。1960 年代中期後,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步覺醒,生態保育的概念開始以一種嶄新的思維方式進入了公眾視野,並為人們所接受。

麥克哈格開始有系統的思考、梳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或許要回溯至 1959 年在賓州大學開設的「人與環境」(Man and Environment)這一門課程(如今當然不能用 Man,得用 Human 或 People)。套句他的話說,在一個沒人關心環境、更沒人自稱環保分子的時代,這門課顯得標新立異、野心勃勃。在課堂上,他延攬了生態學、地質學、森林學等各領域的專家來演講,以跨學科的方式傳達人與物質之間的科學觀。除了探討生命與人類的演化論,內容也涵蓋了各宗教門派的自然史觀,包括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神道、道教、禪宗……等等。課程的最後,仍是用生態學的概念將上述種種說法整合起來。1966-67 年,他趁著休假,以多年累積的教學實務經驗,以及兩萬美元的酬勞寫成了《道法自然》一書,於 1969 年出版。伴隨著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胡士托音樂節、美國從越南撤軍、石牆酒吧、人民公園暴動等騷動不安的歷史時刻,本書隨即大賣,登上暢銷書排行榜。

1969年《道法自然》一書初版的封面,採用了NASA登月時拍攝的第一張地球照片(圖片來源:Open Library, Design_with_nature)

麥克哈格的生態學方法,大致而言,是以「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主導的方法論,著重於探討人與生存環境的互動關係。換句話說,那是限定於人類世界才有的、偏向人類中心的、其中不無道德教化意味的生態觀。數年後,挪威哲學家 Arne Naess 才提出以生態為中心主體的「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論述,此一觀念又花了 20 多年的時間逐漸普及,期間並經歷了從上述「人類中心」過渡到「生態中心」的立場轉換。彷彿呼應著 1995 年迪士尼《風中奇緣》主題曲「風之彩」(Colors of the Wind)歌詞所傳唱的,地球是活的,而人類只是其中一分子。樹木石頭、蟲魚鳥獸,都有生命、有故事、也有名字,我們都在氮循環(Nitrogen Cycle)的自然法則之中作為一整體,相互連繫著。

因此,麥克哈格的自然觀,算是走在時代前端的。閱讀他的傳記,偶爾會猜想,是什麼樣的知識基礎與生命經歷造就了這樣的自然觀?也許是年少時期蘇格蘭湖濱詩人的啟蒙,加上對北美原住民泛靈論的認同,駁斥基督猶太教的一神論信仰,或許再揉進一點清教徒如梭羅、艾默生等人一脈相承的超驗神學觀(這幾乎是深埋在那一代新英格蘭人骨子裡的 DNA)……以及繼承自李奧帕德(Aldo Leopold)的土地倫理、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的環境書寫,當然,還有恩師孟福德(Lewis Mumford)等人的自然史觀,最終混雜凝結而成。

新英格蘭超驗主義者如梭羅、艾默生等人一脈相承的自然觀,幾乎是深埋在那一代美國人骨子裡的DNA。圖為梭羅筆下「湖濱散記」的瓦爾登湖(Walden Pond)(圖片來源:鄭台祥)

這價值觀凝結的過程,不用說當然是千頭萬緒、一言難盡的。然而,在實踐與應用的層面上,卻相對簡單得多。以他知名的谷地計畫(Plan for the Valleys)為例,1962 年麥克哈格接到哈佛學長、巴爾的摩(Baltimore)都發局官員華勒斯(David Wallace)的委託,為一條連通市中心與北方谷地的快速道路新建案做環境評估,以尋求一個更生態環保的解決方案。這個項目是兩人往後合作的開始,也是麥克哈格口中第一個生態應用的實踐案例。

對當地居民而言,這條道路的開通固然縮短了前往市中心的距離,然而另一方面,卻也意味著源源不絕的開發湧入:住宅、購物中心、停車場……當然也包括了他們最關心的污水管線、化糞池等基礎設施設置,像是早年拓荒時期宅地法(Homestead Act)的翻版,這些發展勢必對田園牧歌式的山谷美景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居民眾聲喧嘩、人多嘴雜,為這項開發案增添了種種不可預期的難度。

然而在麥克哈格看來,本案背後的生態原理其實相當簡單。首先在環境因子的分級上,他將此區的地形分為三大類:谷地、山坡與高地。在土地使用上,谷地低窪處的石灰質土壤,適宜從事放牧;山坡過於陡峭,不適宜從事開發,因此保留既有茂密林地;平坦的高地則適宜耕作,種植果園、樹籬等作物。另一方面,地形同時也反映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及社會地位:多數富裕的居民集中在河谷一帶,山坡則主要是中產階級居住,而高地一帶則由一群收入較低、他口中「忠厚老實」的農民占據著。

因此從結論來說,解法也相對簡單。谷地的石灰岩層充滿孔隙、大量含水,而且地下水層一路延伸至供給市中心用水的湖泊 Lake Roland,因此先天條件上就不適宜埋設管線。如果要避免污染水源的話,只須把污水管道、化糞池等設置在高處即可。高處土地更適宜發展建設,地勢平坦、缺少樹林等障礙物、沒有洪患、當然也沒有地下水污染的問題,此外更有美麗的視野、充足陽光和清新空氣。然而問題來了,面對長期居住此地的那一群貧苦農民,該怎麼辦呢?麥克哈格在自傳裡,以一種輕描淡寫、卻又理所當然的口氣一語帶過:「他們歡迎建設與發展,也不反對買賣自家土地來獲取利益。」


(繼續閱讀:科學只是手段(伊恩.麥克哈格和他的時代之二))


刊出時間:2024 年 9 月 25 日


關鍵字:IanMcHarg、人類生態學、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