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雅溪流域橫跨新竹市區核心區域,並與周邊聚落社區緊連,進階引導人們親近水域景觀,共享自然環境。近年來生態與自然環境尤其重視,需進行生態調查與檢核,期望客雅溪頂南圳與客雅山段水域打開綜合治理,生活水域新竹市成為居民和生物皆宜居且具環境素養的都市,水環境及周邊區域為城市內的藍綠網絡,使之同時作為生物的棲地與廊道,亦作民眾環境教育與休憩之場域。
本計畫延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項下「水與環境」內容,期許透過跨單位協調整合、生態環境調查資料為基礎,並加入在地訪談、需求瞭解等,對計畫區域內水體、自然、人文、社會與資源統一整合,以生態保育與棲地營造為出發,推動至區域內水質改善及周邊人文地景之全域水環境改善,以達治水、淨水、親水一體, 營創自然親水的永續水環境之願景。
執行方式以優先整合公、私部門全面的專業觀點與經驗,延續相關上位計畫定位及打造生態與地方共好成長之都市樣貌,續嘗試以水質改善與生態工作為基礎,水道紋理調整為方法,並整合學界推動的台灣都市河川指引標準,已達優化、邏輯化本計畫河川治理方式與後續管理體系,最後透過更多理性、跨公私部門、跨專業領域的對話,深入了解計畫河川課題、需求與資源整合,綜合關注單位、團體與個人,共同找尋對於頂南圳與客雅溪山段的希望與願景,並協助推動或孵育在地社區軟實力,結合在地團體與學校打造永續維管、全齡環境教育場育。
計畫緣起與目標
本計屬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計畫,計畫河川客雅溪頂南圳與客雅山段水域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關,規劃階段範圍含括新竹淺山到市區核心區,也是生物重要的遷徙藍帶,總長共 5.7 公里。
然而,隨著城市的發展變遷,污染源的增加讓河川漸漸難以被人們親近,混凝土三面光的渠道結構,也讓河川漸漸失去生物水綠廊帶的機能。
本計畫期許透過沿線綠地優化與斷裂綠帶的縫補作為,藉由跨單位協調整合,以系統性方式集中資源,辦理本計畫水環境優化、生態棲地營造工作,尋求生態環境、科技發展、人的活動平衡的治水、淨水、親水解方,並整合國內外成功案例吸取經驗,創造自然親水的永續水環境願景。
計畫執行
本計畫致力協助推動孵育在地社區軟實力,於各階段積極與沿線民眾開始溝通,從彼此分享對於計劃河段的故事與願景到整合在地關注團體、學校,並舉辦「民眾參與生態工坊」,邀請了光合人文工作室、我要喝乾淨水聯盟及本團隊生態專家與民眾分享河川的人文故事、水環境議題以及珍貴的生態資源。
在生態調查與檢核工作亦不遺於力,透過沿線生態情資蒐情,架設紅外線像機持續觀察,繪製生態敏感地圖、指認關注物種,並嘗試復育以及發展生態環境教育,期結合在地關注團體與學校協作,打造永續維管、全齡環境教育場育。
規劃設計訴求重點
「以生態系服務為導向之都市河川指引」之必要策略及附加策略,解析 6 大決策面+ 17 項評估因子,以計畫整合潛力、生態棲地可行性、地方關注度等因子,評估擇康樂台至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約 400 m 之區段為設計示範段,作為本計畫河川未來延續以及相似議題河川之優化原則。
對應現況的工法
使河川恢復自然生態棲地基質、縫補破碎綠帶及優化水質為本案首要目標,利用自然材料營造深潭、淺瀨、孔隙等多元地形,達到水文及砂石動態平衡創造不同流速曝氧機會,同時透過綠化加值適地適種、恢復河川自然荒野的理念,透過植物吸收作用與土壤入滲過程,自然淨化環境,使河川恢復自身韌性並具備良好的「水文循環、生物棲地、營養循環」機制。
設計理念
依照現況環境議題因子,如河川地下化段、汙水注入口、學校關注及關注生物分布區等,共劃分4 區,並依區段擬定優化手法及原則,說明如下:
- 區段 1 水泥封底→自由漫淹的河灘樣態
本段河床為大面積混凝土底的生物不利棲地,又緊鄰清華大學成林綠帶,擬橫向縫補水岸兩側綠帶、營造緩坡,創造平坦河灘樣態。
- 區段 2 汙水排放及垂直光子溝→河川曝氧瀨區樣態
重新橋下為汙水口,透過大小礫石堆疊及植被加值,道法自然過濾水質。
- 區段 3 河道狹窄溢淹→柳絲藻保育的環境教育區
珍稀關注物種分布,依其生物特性,保護上游種源試驗性復育新棲地。
- 區段 4 河水漫淹民宅緊鄰→生態教育及活動聚點






2024 第十二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環境規劃類
作品名稱:客雅溪頂南圳與客雅山段棲地改善計畫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
景觀設計:華廷國際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者:陳岫女、林富家、劉金花、袁慶山、莊詠承、謝傳鎧、戴家琪、劉效賢
地點:新竹市客雅溪頂南圳與客雅山段
空間性質:河川環境、步道、住宅/鄰里空間、綠園道、水環境
材料:固化土、碎石、蜂巢格框、抗沖蝕網、自然塊石、石籠、濱溪綠化植栽
面積:5,300 m2
造價:新台幣 55,000,000 元
設計時間:2023 年 03 月-2024 年 09 月
評審評語:
本計畫以自然樣態的河川印象為方向,以土地、水文、生態等各層面基礎資料為本,深入瞭解基地環境特質與條件,並透過跨單位協調整合與地方團體的協助,運用「以生態系服務為導向的河溪富裕指引,努力嘗試營造「自然樣態都市河川」的態度與操作方法,值得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