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浩瀚宇宙對話|2024南迴藝術季「光之迴境」

撰稿|陳德如(道地新傳媒 特約主編)


仰望南迴夜空——「光之迴境」

臺東向來以美麗的海天景色深映人心,但對於離鄉在外的臺東遊子來說,除了與日光相映閃耀的「臺東藍」,更令他們魂牽夢縈的,可能是華麗深邃、無人工光害的臺東夜空。基於此,2024 南迴藝術季以「光之迴境」為主題,以 5 件探問生命根源的藝術家創作,邀請大家來到臺東、或「回」到臺東,感受南迴的夜晚,與浩瀚宇宙對話。

夜空下的本屆作品,林純用,《新天使》(2024)(圖片來源:南迴藝術季,攝影:徐明正)

邁入第五屆的南迴藝術季今年徵選與邀請並行,為達仁至太麻里段公路沿線,增加了 5 件地景藝術作品(受風災影響,今存 4 件),其中 4 件作品來自徵選,1 件源於邀請,計有 44 個藝術家╱團隊參加徵件,含 5 件來自國外的提案。


山陀兒帶走的《大地之母》

今年作品中位置最北的《大地之母》創作者陳抒漫來自馬來西亞,藝術家以不鏽鋼媒材勾勒出臉龐輪廓、漂流木堆疊為髮絲,髮稍躍出的小魚帶來動感與生命力,與穿透作品的地海天景成映,有如出水仰望天空的少女側影,為近年來成為攝影愛好者熱點的華源海灣更添生命氣息。山陀兒颱風帶來的漲潮曾經為這件作品帶來有趣的意象,少女頭髮被海水泡沫圍繞,彷彿正在洗浴,可惜強勁的風浪最後帶走了整件作品,《大地之母》回歸海洋。

雖然展期被迫提早結束,藝術家為作品命名時所賦予的意義卻令它寓言自證——「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大地之母」其實是敏感、不堪摧折的,人類也許以為已付出足夠的努力——今年 5 件新作皆做了對抗地震與颱風的準備,仍難以期望精心打造的一切能維持永恆不變。

陳抒漫,《大地之母》(2024),受山陀兒颱風影響,已不復存(圖片來源:南迴藝術季)

《是那裏嗎?》(太麻里)

同樣位於太麻里的作品《是那裏嗎?》靜立千禧曙光紀念園區的沙灘一隅,是排灣族藝術家尼誕.達給伐歷(達給)為作品尋覓設置處時,特別屬意的地點。作品涵義亦富內省與哲思,源於創作者對生命源頭的疑問。

達給出身山中的達瓦蘭部落,從小受祖父母輩(Vuvu,排灣族語)的教導,生命的源頭與光,都來自大母母山。曾經以為「這個世界除了我們,就再也沒有別人了」的達給在下山求學的成長歷程裡,見到山以外的世界,明白到不但還有「別人」,而且尚有它方。翻越大母母山之後始見太平洋,藝術家達給發現海也是「光的源頭」。

達給為望向海洋另一端的自己與孩子造像,以魚形為頭顱語彙,反映化身為魚的渴望、對廣濶世界與生命源頭的好奇與嚮往,並且不忘將作品拋出的疑問之可能答案置於作品中——鏤空人形當中的球形不鏽鋼垂擺映射四周光線與景象,借喻朝向無邊世界尋找光之源頭的人類所尋找的正是映射內在的光。

尼誕.達給伐歷,《是那裏嗎?》(2024)(圖片來源:南迴藝術季,攝影:徐明正)

《第一道曙光》(大武)

北接太麻里的大武鄉今年設置了兩件新作,其一是由賴純純藝術工作室以不鏽鋼媒材手工敲製的《第一道曙光》,面向海洋的鏡面環,為日月東昇之處框景,同時映照四周環境。

這件作品歡迎大家近身互動,不管是觸摸拍打、倚身登坐,藝術家鼓勵觀眾以作品為打擊樂器,並從返照的萬千鏡像與觸覺手感中得到樂趣。圓環寓意無窮,象徵轉化與永恆,是藝術家賴純純對世界的祝福,鼓舞人們追求與創造奇蹟,共同承諾守護地球生態。

賴純純藝術工作室,《第一道曙光》(2024)(圖片來源:南迴藝術季)

《新天使》(大武)

同樣位於大武的《新天使》亦反映環境議題,藝術家林純用以克利畫作「新天使」之名,藉哲學家班雅明為「新天使」賦予的意義,提出對人類進步與文明史觀的質疑。

班雅明解讀克利的「新天使」為歷史的天使,眼看過去種種堆疊為一場屍骸遍野的災難,卻身不由己地被「進步」為名的風暴襲捲往背向的未來。林純用的《新天使》則化身為戴著翅膀的抹香鯨,象徵因人類追求進步而受難的海洋。克利的「新天使」張著口,希望喚醒死者,將毀壞的世間萬物恢復原狀,林純用則期待所有人都成為這樣的天使,以捍衛之心,守護環境。

保羅.克利,「新天使」(1920)(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依 CC BY-SA 3.0 授權)

林純用,《新天使》(2024),翅膀構件動員了藝術家母親協力製作(攝影:陳德如)

《What remains》(達仁)

接受今年策展團隊邀請而創作的《What remains》位於達仁鄉,藝術家馬可.錢凡內利(Marco Cianfanelli)來自南非,刻意以鏽蝕的低碳鋼,轉譯傳統百步蛇的圖騰為頭飾形象,編織成人頭輪廓的拱門,彷佛在提問,我們如何帶著過去的鏽澤,轉化為思考與創造?

圖騰與頭飾語彙連結過去,頭飾卻戴在空無之上,藝術家希望藉此表明,文化必須仰賴人而傳承,需要活的載體。而面向遠方的拱門,引領觀眾思考我們想要怎麼樣的未來。

馬可.錢凡內利(Marco Cianfanelli),《What remains》(2024)(攝影:陳德如)

以藝術反映環境議題的趨勢

氣候變遷與環境議題近年來經常成為藝術展演活動的焦點與主題,這個現象亦反映在本屆南迴藝術季之作品。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王光宇稍早接受道地專訪時曾表示,地景藝術應由土地中長出來,讓土地召喚作品,而非隨意安置作品於土地。當藝術家親近土地、以土地為命題,對地球生態與古老知識傳承的危機焦慮與期望便自然地化為作品形式。試想當作品的尺度放大至整體環境,何嘗不正是景觀專業所專擅,亦為所有人須面對與認領的共同命運?正如藝術家馬可給作品的命名——What remains,留存下來的事物,我們希望哪些事物陪伴我們穿越過去與現在,一同走向未來?


逗留南迴,體驗暗空,探索「臺東大美術館」

本屆策展團隊邀請到攝影師徐明正歷時 1 個月,拍下本屆作品於夜晚與清晨的精彩照片,與大家分享藝術創作與地景共譜的「魔幻時刻」,希望吸引更多人前往「光之迴境」,緩下節奏,逗留南迴,體驗暗空的美好。除了本屆猶存的 4 件作品,臺東大美術館網站提供含歷屆南迴藝術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漂鳥197—縱谷大地藝術季、臺東市區作品的分布地圖、資訊、路線建議等,可按圖索驥,沿途順道感受各種形式地方創生展現的特色與風情,走訪部落與古道、共饗距離產地不超過 1 公里的部落草地餐桌、特色市集與咖啡店等。


延伸閱讀

從地景藝術家的視角,捕捉花東迷人的人文風景|縱谷大地藝術季-漂鳥197


關鍵字:2024南迴藝術季、臺東大美術館、地景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