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關鍵,是開創性|台灣景觀大獎十年

口述|王光宇(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古禮淳(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長

採訪與編輯|陳德如(道地新傳媒特約主編)

攝影|劉人傑(芬特斯影像藝術工作室)


【編按】「台灣景觀大獎」從2013年第一屆至今(2023)年頒出第十屆,邁入第十一年。近幾屆的參賽作品件數呈積極成長,大獎已成為環境相關專業界年度矚目焦點與盛事。道地團隊邀請到擔任「台灣景觀大獎」第八至第十屆評審團召集人的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副教授王光宇,以及擔任過多屆評審委員的資深景觀人古禮淳,兩位分別擔任過景觀學會第七屆及第十屆的理事長,也對於「台灣景觀大獎」近幾屆的發展最為熟悉,兩位委員為我們剖析了這座大獎對景觀專業的影響與意義。



不是只有參賽作品被考驗 擔任評審也被考驗

王光宇(以下簡稱王):身為評審團的召集人,我經常會去思考,面對這麼多辛苦做出來的作品,做為評審委員的我們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我們必須要做出合適的判斷。我們對這件事相當謹慎,總是會一次又一次地討論,直到共識出現。


古禮淳(以下簡稱古):我想所有的委員都是一樣的,都在思考我們如何從各自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價值觀出發,去發揮我們的集體智慧。這樣的工作其實也非常考驗每一個評審委員。所以我不覺得只有參賽作品被考驗,擔任評審委員也被考驗。


每一件作品都有某種價值 每種價值都有它的自身性

王:價值這件事情,有它的自身性。也就是說,每一件作品,它都一定會因為回應某種需要求而具有價值。然而評審這件事,就是用某種外部的標準來看所有的作品,所以我們大獎累積了歷屆評審的經驗,建立出六項重要的價值檢視[1],這是經由共識產生的。畢竟價值這件事,不是單方面說了便算,它通常是在某個可相互溝通的共識基礎上形成的。

[1]六項價值檢視:

一、規劃、設計與實際完成的成果品質;

二、理念、價值、方法與做法具前瞻性、開創性與創意性;

三、環境涵構契合性與地著性;

四、環境美質;

五、功能性與環境績效表現;

六、經營、管理、利用、維護的永續性與活力。


每個人都看見一部分的事實 討論過程都是在相互補充

古:我們在做評審討論時,其實超過百分之七十或八十的情形是很有共識的,另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作品會有歧異,或非常肯定、或持相反意見,有可能同時出現在同一件作品的討論裡。


王:儘管同一件作品可能有的委員打高、有的委員打低,其實他們都看見一部分的事實。被看到的好,它是事實,而另一邊看到的缺點,其實也是事實。所以討論中大家互相地拋出來,都是在補充。藉由這樣互相拋出來論點的機會,我們比較能夠獲得相對合適的平衡點,來看一件作品。


古:參與的委員其實都很願意接受別人的看法,藉由討論我們可以再回到自己,看看原初的想法有沒有不夠周全的地方。


作品如何自我詮釋/選擇想要發揮的類別

王:除了六個價值檢視,還有空間類型的分類,同一件作品,放在不同分類時,因為各類有各自不同的著眼點,得到的評審結果可能就不同。所以作品是否能夠設法準確地去詮釋到那個分類精神、能夠放在該作品想要發揮的那個類別去被評審檢視,有時候也會挑戰到評審的概念或認知。

像今年有件我覺得有趣的案例,台中市的昆士蘭療癒花之道,它沒有採用一般公共綠地典型植栽設計的做法,而是以園藝式的角度在處理一塊公共綠地,這是我覺得它有趣的地方,另外一點更具有討論性的是,它報名時勾選的類別是公共藝術,究竟植栽設計可不可以也是地景藝術?這引起了委員們的討論。通常植栽設計被認為是整個環境營造中的一個工程環節,這件作品是否應轉投到開放空間類呢?那麼也許我們應該討論:到底地景藝術的本質是什麼?它確實是一件不錯的作品,而評審團最後也用開放的態度接受了這件作品的選擇,保留了地景藝術這個概念的可能性,讓它留在原本投報的類別中。

昆士蘭療癒花之道參賽報名的類別為公共藝術類。(圖片來源:翊榕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除了這件作品的分類所引發的建設性話題之外,台中市的另一件作品-福爾摩沙之大肚山天然復育植樹計畫也拋出了一個有趣的提問:整個大台中地區經過這麼多年的都市化,原生環境大概已經不像從前,比如說它的微氣候可能改變了、水文改變了,地被的狀態改變了…在這個前堤下我們所種回的原生植物,是不是還喜歡、習慣現在的狀態呢?由於這個計畫才啟動,還不能回答這些問題,但它勇於用實證的精神去答覆、去印證這件事,我覺得引起了很有意思、也有意義的討論。


近年趨勢

參賽作品灰、綠基盤之消長

王:我觀察到這幾年開始出現水環境營造類的作品踴躍參賽的現象,水環境營造等這類過去被稱為灰色基盤的單位,也開始體現多元價值的觀念,另外包括各種舊建築、設施設備、廠區等空間的修復、經營、再利用,這類的參賽作品也蠻多,且有不錯的表現。反觀開放空間、綠地等這些在過去景觀大賽比較核心的空間類型,雖然仍有不錯的作品,但並沒有看到新的論述、具有開創性的部分。一件作品的理念和做法若只是延續原來的認知而做,做得好一些,仍不必然能夠獲得傑出獎,若論傑出獎,非常重要的考量,要看是否具開創性與前導性。


線性景觀之出線

古:當我們的整個社會、環境、國家的樣態進步到已開發國家的時候,其實很多參賽作品的類型便會慢慢地從新的素地、綠地系統,演變成舊有的空間-如房舍、鐵道、既成設施等,如何作升級與更新。

今年幾件不錯的作品,在我自己的觀察與歸類,多半是線性景觀。像河川,過去水環境的營造多以設施的演化與堆疊為主,現在也開始把生態服務、還地於自然的價值觀,融合在水利工程計畫中。讓受到衝擊、擾動、破壞的環境,得到修復。在我們投入「水環境建設」項下「水與環境」8年共 271 億元的工程中,其實我們花了一部分的力氣,去營造一個跟自然比較相容的環境樣態。

另外,像鐵道也是線性景觀,今年的舊三貂嶺隧道這件作品,在設計上其實做的東西並不少,呈現出來卻很乾淨,運用竹節鋼筋的鏽色,去堆疊出時間感,像編織一樣,讓那個隧道像圍巾一般展開,雖然這個材質選擇及處理法面臨潮濕氣候的考驗,我們也拭目以待,將來有機會可以再回頭看。

古禮淳提到三貂嶺友善生態隧道的做法「就像編織一樣」,讓隧道「像圍巾一般展開」。(圖片來源:達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另一件值得一提的線性景觀作品,是台14新中橫路段,這個案子讓經營管理這件事情,不是只有每天一樣地表現出美、或看到設施越來越多而已,而是讓設施更融入於環境,讓一條自然地區的公路隨著維護管理,不論是植被的復育或是崩塌的落石,都一起得到提昇改善,這樣的價值觀值得肯定。幾件優秀的作品都跟線性景觀有很大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今年有趣的現象。

線性景觀作品-台14甲線(合歡山段)。(圖片來源:鼎昕景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景觀大獎的特色

王:國際上有些相關獎項是以空間類型作分類,像 IFLA landscape awards(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景觀大賞);有些獎項則是以績效表現在分類,像 AAPME (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非洲、亞太、中東區域景觀獎)。

就空間類型方面,主要在談論你做了什麼,比方說一座公園,或是環境基礎設施等。而績效表現,主要在談你成就了什麼,這兩者在 landscape architecture 都應該被關注、被平衡呈現,而台灣景觀大獎兩者都涵蓋。我們第 1 到第 6 類是以空間類型作區分,第 7 類是 unbuilt(尚未實施/環境規劃設計類),第 8 類可歸為績效表現。

另外從作品來看,台灣的景觀作品有一項特色,就是特別關注社區參與,設計師與使用者間有很多的溝通。一般來說,地景建築作品在被報導的時候,經常是以形式之美在決勝負,雖然我們也重美感的詮釋,但台灣有許多作品是從社區層面出發,重視脈絡關係,我想這可以說是我們的特色。


如何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王: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案例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這件事僅僅是當作制式的表格在打勾,這樣流於形式的作法僅停留在表面,極為可惜,且幫助不大。景觀大獎希望看到的是,能夠一開始就把這些目標著根在計畫內容之中,直接納入規劃,從 SDGs 這些目標中去浮現設計方案的作品,我們期待這樣的做法能夠落實,並由大獎發掘,成為前導性、能真正回應永續發展目標的案例。



延伸閱讀

昆士蘭療癒花之道

福爾摩沙之大肚山天然林復育植樹計畫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 時空暗線

山路共融 人旅合歡- 台14甲線(合歡山段)景觀改善工程


關鍵字:景觀大獎、線性景觀、SD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