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佳靈、耿美惠、王秀娟

境觀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師
境觀設計有限公司 負責人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 教授


兒童參與式工作坊獲得更細膩的使用者回饋

設計團隊為求收集有效使用者意見,工作坊設計採參與兒童(含照顧家長)連續參與的方式,以建立雙方夥伴關係,累積工作團隊與參與兒童的信任與熟悉度。將第一線接觸兒童的工作人員化身成「孩子王」,扮演適當引導兒童主動參與、表達意見與觸發好奇之角色。因此,設計團隊招募一批關心兒童遊戲權的公民團體、大學生以及設計師等擔任孩子王,透過與兒童遊戲互動,從一系列遊戲活動觀察紀錄兒童遊戲行為,探討其所展現的心理需求,進而回饋至兒童遊戲場設計發想。

工作坊活動。(照片攝影:陳懿欣)

前五場工作坊主要透過觀察紀錄收集豐富資訊。第一場「徵件工作坊」廣邀小朋友對於兒童遊戲空間想像之方案,並透過作品產出過程,讓兒童與家長進行第一輪的溝通對談。評選作品發現,現有遊戲場已經侷限兒童的遊戲認知,使得溜滑梯和盪鞦韆出現頻率甚高,但仍有作品運用自然環境空間及元素想像遊戲空間,表示自然有一定的吸引力。

後續為求拓展兒童遊戲體驗與遊戲創意,並進行觀察紀錄,設計團隊邀請獲選的 25 位兒童,接續參加第二及第三場「創作工作坊」-探索體驗華山大草原基地環境、將現地遊戲體驗轉化成模型創作,最終彙整大家最期待的遊戲方式與遊戲空間類型。團隊發現學齡後兒童因思考能力、語言能力、空間概念發展較好,在認知層面之遊戲行為表現上能夠結合基地環境特質並創作遊戲機制,在社會層面之遊戲行為表現上會團隊合作提供與他人互動的機會。而學齡前兒童因「我」的空間觀點較強烈,會陷入自己的情境想像中,其認知層面之遊戲行為偏向身體技巧的訓練及喜愛建構現地自然素材,甚至關注顏色配色及裝飾之美感,社會層面之遊戲行為則常見個體遊戲,或被旁邊事物吸引與觀望。

第四及第五場共融工作坊為邀請身心障礙兒童與前三場小朋友共同參與,地點選擇華山大草原及台北市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士林四號廣場,嘗試讓身心障礙兒童與一般兒童接觸共玩,並觀察兒童們在既有共融遊戲場的遊戲行為。團隊發現五感遊戲能夠增加趣味互動,且身心障礙兒童也渴望有挑戰刺激的遊戲需求,因此,應讓一般兒童與身心障礙兒童有機會自由選擇遊戲方式,同時給予他們嘗試錯誤的機會。

創造一個刺激身心發展且能相互尊重接納的遊戲環境在一系列觀察下,團隊發現每位兒童都有個別的遊戲需求,年齡與能力並非成正比,個性的差異亦影響遊戲需求與表現。因此,在過去強調遊戲應提供兒童身心發展的必要刺激外,更需進一步顧及差異性的存在,創造一個可以促成彼此尊重接納的遊戲空間,不僅照顧不同年齡層、不同行動能力,也需顧及部分單獨遊戲的兒童。同時,適當的留白空間提供兒童遊戲想像與社交需求,對於遊戲場設計是極為重要的。工作坊成果也打破「遊戲場必須要有遊具」的刻板印象,確認「遊戲地景」的概念, 亦即如何呼應個別基地環境特質,打造整體性的遊戲環境是設計單位應該努力的方向。


工作坊成果轉譯空間設計之過程

經工作坊收斂後提出遊戲場配置原則,主要由三大區域環環相扣,分別是多樣遊戲主題、留白空間及基礎設施。除必要考量遊戲區外圍及內部整體的安全性、可及性及生理性的基礎設施(夜間燈光、遮蔭處、無障礙通道、無障礙廁所、飲水處等)等基本要求外,各遊戲區需透過多樣路徑串聯各遊戲主題(肢體遊戲、社交遊戲、刺激挑戰遊戲、五感體驗、情境遊戲、地標/ 藝術性/ 知識性)及留白空間,並有高點可眺望。有如仙田滿提出的「安全且有豐富變化的循環性遊戲系統」,活動空間必須開放且有清楚動線,同時有其他路徑與旁道可穿梭。並能在遊玩中感受〝暈眩〞及提供幾處大小不同的聚集空間,讓兒童不自覺地在遊戲空間中玩耍,進而認識理解彼此的不同,擴及認知擁抱差異。

遊戲場空間配置原則。(圖片提供:境觀設計有限公司、眼底城事繪製)

因應遊戲場配置大原則及基地環境潛力與限制,將遊戲區設置在華山大草原東南角,緊鄰街區民眾主要活動場域,同時考量大草坪周邊慢跑、散步、野餐、玩飛盤、奔跑等既有使用族群,保留高度使用的慢步道及受居民喜愛的開闊草坪。以遊戲地景概念出發,配合現地微傾斜之草坡,調整活動區域高程,營造遊戲場延伸至綠地的景觀效果。團隊以工作坊中兒童及照顧者喜愛程度較高的共融設施與元素優先納入設計考量-溜、攀爬、旋轉、眺望高點、大地遊戲、奔跑路徑、單獨遊戲與遮蔭休憩,將遊戲區域配置成刺激肢體遊戲的「大肢體探索區」、內含水沙鬆散玩法,及促進前庭覺發展與視覺變幻的「暈頭轉向體驗區」與搭配在地文史情境及自由無限想像的「情境體驗區」三大分區。

圖4,華山大草原遊戲場全區配置圖。

大肢體探索區

大肢體探索區由「極限溜索」、「大坡面溜滑梯」、「煙囪遊戲塔」所組成。第二場環境體驗工作坊中發現,不同組別的兒童巧妙的運用現場並排的大樹,創造溜滑的遊戲想像與行為,因此團隊配置單點式及座椅式溜索,提供不同需求的兒童一起玩;於第三、四、五場之兒童想法與作品皆有制高點,爬高俯視的想像,因此團隊打造煙囪遊戲塔之地標性構想,與既有華山煙囪相呼應,展現早期樺山貨運驛與酒廠的記憶。雙塔形式的煙囪遊戲塔結合兒童在工作坊喜愛的遊戲行為元素,綜合攀爬、溜滑、眺望的功能,並設置不同高度的溜滑,吸引孩童朝向目標挑戰。

圖5,極限溜索,擁有單點式和座椅式座椅,給予不同需求的孩童。圖6,兒童藉由蟲形鑽網、緩坡踏階,以及連接雙塔的遊戲通道,進入不同高度的煙囪遊戲塔去溜滑。圖7,兒童可以選擇自己能力可及的路徑,挑戰高度 3.5 米或高度 4.7 米的隧道式溜滑梯,又能同時以不同高度與角度瞭望整個遊戲場域。

圖8,順應土丘的大坡面溜滑梯,分寬窄坡道創造共玩的機會。圖9,置轉換平台和轉換扶手,讓有需求的一般孩童與身心障礙兒童便於遊戲。圖10-1、2,上下傳聲筒及高塔上潛望鏡提供社交性與引發好奇探索周遭環境。(圖10-2 圖片來源:境觀設計有限公司)

暈頭轉向體驗區

團隊於共融工作坊中發現低矮的遊具設施無法滿足身心障礙兒童的遊戲需求,他們內心存在想挑戰、想感受奔跑、想和其他兒童互動的期待,並且渴望能「自主」地在遊戲空間中玩。因此團隊在暈頭轉向體驗區內配置最能促成人際互動的水沙遊戲空間。設計相連的高低沙坑,及外圍高低起伏的環狀木棧道,讓輪椅孩童既可使用高沙坑,同時可透過環狀木棧道感受自由奔馳的樂趣。沙坑高低交接處設有出水閥,輪椅孩童或年齡較小的兒童可自行旋轉,藉由沙子遇水的可塑性進行鬆散素材的創作,激發孩童創造力與觸覺發展,同時促進彼此社交互動與合作。

因應不同使用需求的兒童,暈頭轉向體驗區設置不同高度挑戰與不同坐墊形式的鞦韆,包含可自行運用肢體擺盪的單片式、需要照顧者輔助的座椅式,以及滿足多樣使用需求的大圓底盤坐墊,不僅能自行擺盪,也能互相協助,給予兒童一處安心、能不經意共玩的遊戲空間。

圖11,高低交接處塑造出可共玩的軌道小圓丘,同時讓輪椅族和年紀較小的兒童有機會掌控側邊轉盤控制出。圖12,軌道小圓丘的上方為出水口,孩童可將各類小物放置流水的軌道中,展現多樣玩法。圖13,高低不同、坐墊形式不同的鞦韆,以滿足需求各異的孩童。

情境體驗區

第二場探索環境工作坊帶領兒童與照顧者一同認識華山人文環境,進而提高兒童環境觀察的敏銳度。因此情境體驗區以「樺山貨運驛」為創作理念,在地形與路徑設計上,將山洞隱於草坡中,營造火車過山洞奇幻有趣的鐵道意象,使山坡綠地一路延伸至西邊大草坪,形成一塊自由想像兼具社交功能的留白空間。同時,在工作坊發現觸摸遊戲的重要性,故於火車隧道內側牆面選擇陶板、馬賽克、抿石子、小圓鏡等具有粗糙、光滑與霧面質感的材料創作「華山歷史牆」及「孩童夢想泡泡牆」。泡泡牆面由曾經參與工作坊的兒童一起創作,擷取華山大草原動植物元素,製成獨一無二的馬賽克拼貼作品,並配合日後工程,鑲嵌於遊戲牆面,展現參與過程之精神,與華山大草原遊戲場產生斷不開的情感。

圖14,參與工作坊的兒童親自鑲嵌作品在泡泡牆內,以此延續小小設計師們「我的遊戲場自己做」的精神。圖15,火車隧道內提供輪椅可停靠的空間,讓乘坐輪椅的孩童能貼近遊戲牆近距離觸摸感受,以刺激兒童觸覺與視覺等發展。

遊戲場的使用觀察

華山大草原遊戲場不僅是曾經參與工作坊之兒童、照顧者與景觀設計師合力完成,更是第一個長達 1 年的設計參與討論、且為少數面積超過 3,000m² 的都市型共融遊戲場,因此,完工後的使用情形是否達到設計預期效益值得探討。

遊戲場的施作工程於民國 107 年 8 月開工至 108 年 6 月完工,總體規劃範圍約 7,400m²,兒童遊戲場占約 3,800 m²,其餘為留白的草地空間。從 6 月 26 日開放後,超過 10 次以上造訪,由於遊戲場範圍較大,無法定點同時觀察整體使用行為,故筆者以行為地圖觀察紀錄方式,將遊戲場依配置特色與相鄰條件分成 5 大區,以不干擾使用者之非參與觀察法,每區觀察紀錄 15 分鐘,共計 75 分鐘完成一次觀察紀錄,調查時間選擇人潮眾多的下午 4 點起開始觀察,至晚上 9 點前共三個時段,氣候條件為攝氏溫度 28 至 30 度間、濕度 55 至60%間、風速 23 至 30 km/h。筆者彙整 2 次平日及 2 次假日,共 12 次的使用觀察紀錄,提出初步看法:

一、各分區使用符合設計原意,但也有驚喜

觀察發現中央的水沙體驗區聚集最多孩童,爬上爬下取水或聚精會神創作,既可合作也可獨處;溜索及鞦韆則因身體的大幅擺動而讓孩童驚聲尖叫,即使須排隊等待仍然一次次重複體驗;煙囪遊戲塔與滑梯則可以有各種遊戲想像與躲藏空間。孩童真的是天生的遊戲專家,即使在各主題遊戲類型區分明確的情況下,看似不起眼的角落或是功能明確的設施,也能被他們創造出新的遊戲玩法,互動間也有不少趣事發生。

圖17 具高低差鏤空的火車入口造型牆成為孩子的攀岩場

圖18-1、2,個人座椅形式的溜索區,在設施承載力的許可下,發展出雙載的形式。圖19-1、2,煙囪遊戲雙塔底部成為兒童小型極限運動場,同時是照顧者遮陽、互相照看孩子的休憩區。圖20,遊具間與場區外圍成為鬼抓人遊戲的躲藏空間與逃跑路線。

圖22-1、2,兒童為了找尋水源頭,攀爬至制高點取水,且利用砂不斷掩埋再挖開。圖23,溜索區、飛天鞦韆區與雙塔溜滑梯出口所鋪設的鬆散素材,讓孩童一邊等待一邊遊戲。

二、兒童遊戲顯現共融特色

「共融」的體現不僅是遊戲場的無障礙環境與友善設施等有形設計,可以創造彼此互相看見、共同遊戲的機會,在觀察中,持續發現不同年齡層的孩童之間、一般兒童與身心障礙兒童之間、照護者之間,甚至是跨越世代間彼此分享與協力的眾多行為,真正體現和樂融融的歡樂景象。

圖24,身心障礙兒童能夠玩的設施,創造看見的機會並學會等待,了解彼此不同的需求。

圖25,滑索讓年長者童心重現。

圖26,玩伴之間的互信互助。圖27,互不認識的兒童一起挖渠道引水。圖28,非照顧者身份的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第一次的互動陪伴。圖29,遊戲過程中親子間的默契互動。圖30,能力不同的孩童在煙囪遊戲塔中彼此幫忙共同攀登。圖31,手拉手走上台階。

三、設想照護者的基本需求提升遊戲品質

一位兒童會伴隨 1至 2 位以上的照護者,讓照護者感到安全且便利的遊戲場,才能提高兒童的使用頻率與停留時間。華山大草原遊戲場各遊戲區周邊皆設置休憩桌椅與可坐矮牆,並考量身心障礙孩童與照護者的不同需求。市府配合遊戲場設計同時改善鄰近廁所條件,讓孩童與照護者均可安心就近使用。觀察發現多數孩童在此遊戲超過 2 小時,滿足照護使用需求也是遊戲場設計的重要考量。

圖32,不規則形的弧形座椅,內凹側讓娃娃車或是輪椅族能夠在不影響遊戲動線的前提下,安心在休憩區觀看。圖33,照顧者所攜帶的配備不少,座椅旁的圓桌不僅能夠擺放物品,同時輪椅也能靠近使用。

圖34,洗滌牆上設置不同高度的水龍頭,以利不同兒童使用需求。圖35,遊戲場人數過多時,收邊矮牆也具座椅功能。

圖36,外圍廣場與散步道依然出現原有運動散步民眾。

四、公園原有使用行為依舊活絡

華山大草原遊戲場所在基地前身為中央藝文公園,平日的草坪外圍廣場與散步道在清晨夜間多有民眾快步健走或慢跑,大草坪則為民眾假日聚會野餐場所,因此遊戲場設計同時保障原有使用族群活動需求,並以微整地良好銜接以保留草原空間意象。觀察發現遊戲場完工後吸引大量使用者,但散步道或草原邊仍然可見民眾悠閒活動,且偶有交集,新的活動功能促成更多元的使用行為。

圖37,原有草坪野餐的行為更加活絡。圖38,西邊大草坪仍為親子與團體活動重要空間。圖39,原有使用者運動的同時可以觀覽整個遊戲地景。

結語

從 2017 年實驗性公園兒童遊戲場規劃設計案執行開始,一路參與 6 場兒童參與式工作坊,歷經 1 年的設計到 2019 年完工啟用,宛如一場夢,是在眾方努力下實現出來的遊戲小島夢。在遊戲場當中看到現地居民、曾參與工作坊的兒童與家長,還有聞名而來的家庭、遊客們的臉上佈滿歡笑與驚奇,他們無不盡情地享受整個遊戲環境。藉由遊戲過程與周邊的人互動交流,以及重新認識這塊土地的過往,使得中央藝文公園轉變成更具價值與意義的遊戲環境,讓設計團隊感到無比欣慰與造福社會感到歡心。

回憶起規劃設計那段時光,設計師們親自擔任孩子王,站在第一線與兒童互動對話,從孩童與照顧者身上學到很多,深刻體認站在「同理」角度的重要性,打破以往的認知,看見更多兒童不同個性面貌與遊戲需求。讓孩子玩得更開心且安心的遊戲場,是需要不斷與相關專業顧問、技術廠商與使用者等多方交流,並於施工階段現場調整細節,完工後則應觀察使用情形確認設計效益,或因此激發更多創意思考,設想若原設計加以調整,是否有更加有趣好玩的可能性。

現今兒童參與式工作坊普遍在臺灣各地推動,將可累積豐富多樣的遊戲需求紀錄,待分析彙整成遊戲場設計基本需求與參考指標,但設計師仍應注重個別基地環境特色的發揮,考量當地人文歷史與生態條件,以打造呼應基地特質且符合使用需求的設計方案。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19-II】


延伸閱讀

向孩子們學習怎麼玩-兒童遊戲參與式工作坊之經驗分享

把兒童放在規劃核心,城市融合孩子、景觀涵納全齡遊戲空間路徑的脈絡


關鍵字:兒童遊戲、參與式工作坊、共融遊戲場、遊戲地景、中央藝文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