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華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國際事務及學研論述組


世界上數一數二、舉足輕重的四位兒童遊戲權利專家(研究顧問、政策制定者、倡議團體創辦人和兒童戶外遊戲學者[1]),在 2019 年 10 月,一同發表了一份行動呼籲:「全世界的城市,都辜負了孩子。當大人在 30 年前簽署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承諾將孩子的需求和意見當作國家政策主軸,城市還是持續地遺忘它最年輕的居民,甚至不只是遺忘,有些還充滿敵意,有些則還可能帶著生命威脅。」30 年後的 2019 年,有多少孩子已經長成了「等不到城市景觀為了孩子作改變」的大人?當這幾年「兒童」作為空間使用者主體的呼籲出現,有多少長久居於優勢位置的大人,仍然遺忘這個弱勢族群或對此翻轉充滿敵意?

[1] 分別是英國的兒童遊戲研究暨作家 Tim Gill、英國的遊戲政策撰寫主導者 Adrian Voce、美國的遊戲非營利組織 KaBOOM! 創辦人和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兒童發展教授。

差勁的城市規劃,帶來一些驚人數據。全世界因「以車為本」的交通動線,車禍致死第二順位族群就是 5 到 14 歲的兒童青少年;近 13 萬個孩子,因為空氣污染在 5 歲前就死亡。而都市化更因為經濟成長,無視於地球極端氣候災難地無止盡擴張。我們要讓現在身為孩子的族群如何健康快樂成長?我們要留給下個世代的孩子怎樣的未來?


曾經,台灣的遊戲空間景觀,是充斥著低齡、低品質、低遊戲功能和低挑戰度的「罐頭遊具」;荷蘭 Bernard van Leer Foundation(BvLF)研究型基金會的 Playing It Safe? 全球白皮書提到,台灣位於高收入國家之列,「政府官員傾向於選擇規避風險的路線。有好幾個別具特色的遊戲空間和遊具都基於安全考量被拆除了。台灣遊戲倡導者認為,這些安全顧慮都被誇大了。在他們看來,新的遊戲空間幾乎都是毫無想像力的罐頭遊具,不僅缺乏自然元素,而且材質較差,僅適用於低齡兒童而已。」

台灣拆除不符合 CNS 的設施、遊戲場因此充斥罐頭遊具的現象。(資料來源:Playing It Safe 全球白皮書)

公共空間景觀中,看不到把孩子作為使用者的設計思維,限縮孩子獨立移動能力和自由遊戲空間,造成年齡層日益降低的病態性肥胖問題,甚至延伸到青少時期的心理健康困境。遊戲帶來的全人發展都被枉顧。這些都歸咎於大人把城市空間,規劃得讓兒童毫無練習獨立自主的機會,甚至間接阻礙兒童在人生起跑點上去養成生命所需的「韌性(Resilience)」。雖然兒童不是失敗城市景觀規劃的唯一受害者,但他們接收副作用影響比起其他人都嚴重。


兒童友善城市(Child-Friendly City)的實質執行,依據全球許多研究和政策案例,重視最年輕使用族群,就能減低不平等,用兒童視角做空間規劃、針對兒童利益來重新建構都市、以兒童觀點做城市治理,就能使其越來越注重家庭友善(Family-Friendly)、高齡友善、步行友善、單車友善、動物友善、節能友善、永續友善,集友善性的空間規劃之大成。在今年剛卸任的哥倫比亞波哥大市前市長潘納羅薩(Enrique Peñalosa)口中,說得很清楚:兒童處境,是城市的「基礎指標」,當最沒有話語權和決定權的最脆弱生命物種,都能在城市空間中活躍享樂,就代表這一個城市是一個健康可居的生活環境。而友善兒童規劃,絕對少不了「遊戲」,因為遊戲權利,等於兒童發展權利。根據英國、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國家遊戲政策,社區應以人行場域、住宅區塊和遊戲街道為主,新建公共空間和各類住宅要把好玩元素設計為優先、公共遊戲場去模組化(意即圍欄、安全鋪面和設備)並鼓勵跨世代的地景、蓋更多有遊戲孩子王陪伴的冒險探索空間、遊戲空間選址要在兒童遊戲權長期被剝奪的區域、公園服務全齡尤其要融入青少族群,或設計遊戲巷弄及遊戲角落,歡迎兒童出門自由遊去跟社區鄰里的每一個族群相遇。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兒童友善城市行動計畫的最佳範例」中,更將「遊戲」列為五大指標之一,希望城市景觀顧問或專責單位訂出因地制宜的量化目標,並每年度做滿意度普查。

兒童友善城市行動計畫的最佳範例中,遊戲為五大指標之一。(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城市生態中,若越傾向成人為主的單一狀態,則越不需要將從兒童到青少到老年各種不同年齡做連結凝聚,但每一個個體差異不同無法改變卻可互動和交集,是推崇多元的現代社會極力支持的。支持所有身心能力的孩子都有休憩遊戲和參與表意的權利,支持各類社經背景的孩子都有就近取用的遊戲空間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從懷孕母親[2]到跨入成年時期前青少的每一個年齡階段,都能在友善城市空間中找到適齡適能的遊戲機會,甚至沒有女孩會被剝奪較富動能的攀高眺遠的遊戲活動,或不同家庭背景和宗教的孩子不會在公共遊戲空間或活動中被霸凌。在「融合」發生前,讓獨特性和多元度被理解,理解每一個使用者的困境及需要,讓參與式設計的廣度和深度增加,運用更多元的參與方法,試圖將各自差異的需求滿足,再進而做出「促進理解、交往和共樂」的融合設計。

[2] 懷孕母親等於兒少階段的零歲時期,同時因為經常有懷孕母親是陪伴其它年齡層手足在公共空間中移動、行動和活動,懷孕母親的照護和本體需求更不可被忽視。

運用這樣的融合全齡、回應兒童的設計思維去規劃城市中的各種空間,是有助於兒童建立生理、認知、溝通、社交、情緒和感統發展的;讓城市成為兒童的「人生學校」,讓兒童在遊戲空間以最貼近其生命發展的方式如遊戲、社交和運動,帶來照護者等成人,以及更多非營利或營利的社區服務,讓所有族群的互動更生活化地產生,促成眾人活躍健康的積極正面影響。兒童參與和場域創造的過程中,更實踐了鼓勵跨世代的使用者看見其它年齡層的需求,開啟公共領域的對話,重新創造空間共享、合作營造的共識和連結。


設計出倫敦黛安娜紀念遊戲場 (Diana Memorial Playground) 的德國遊戲設計建築師 Günter Beltzig,是一個不是在玩,就是在看孩子玩,或是在做出給孩子試玩的設計師。他協助各地設計過數千座遊戲場,從來沒有一座的做法是放置制式的溜滑梯和鞦韆。他的設計結合各類運動設施、攀爬景觀、玩水元素和大量與自然結合,目標是讓孩子像在野外玩-如果真的只能在沒有野地或林地的都市公園遊玩,至少設計上要提供可相比擬的景觀環境。他提出成功遊樂空間的 6 個要點:

  1. 遊戲空間需要有一種邀請人們長時間逗留玩耍的氣氛。遊樂場不應該是訓練場,或是一處大人口味的景觀裝飾。
  2. 遊戲空間需要給出探索可能,就像劇場舞台,能夠變換場景,能夠讓人想探知布幕後有什麼。可以是一個草地坡後面藏著一個溜滑梯,或第一眼看不出來的功能性設施。大人可能喜歡賞心悅目的東西,小孩可能喜歡別的。重點是越多詮釋空間越好。
  3. 理想的遊戲空間並不危險,而是有顯然可承擔的好風險。因為,玩樂就是試驗和超越自己的極限,要讓孩子玩到「覺得有獎勵性的突破」又不丟臉的可能性。原本攀爬架唯一的出口是溜滑梯,那如果有害怕的孩子呢?所以再做個繩索梯就是給孩子另一類出口。
  4. 成功的遊戲空間,除了考慮風擋、視線阻隔(為了過於焦慮的媽爸)和避開城市喧囂,還必須斟酌不同團體和心情。永遠有企圖心比較強的孩子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提供給他們延展體能的各種設計很重要,對保護較弱小孩子也是。例如,避免唯一/一體成型的主結構遊具,不然孩子永遠都會爭吵。
  5. 理想的遊戲空間,應該讓不必要的規定消失。大部份遊戲場都訂立以下這些相似的規定:「僅給 8~12 歲孩童使用」、「不得有球類活動」或「禁止不當使用設備」,但如果場地空間足夠,應該要有幼童、大童等不同年齡的遊樂場域,同時還要有「照顧者交流區」(因為很多媽爸是來遊戲場跟其他媽爸聊聊的)。還有,設計青少可以耍酷和分享秘密的地方。破壞塗鴉等行為的發生,是因為「沒有提供足夠遊戲選擇」。
  6. 設計師、承辦或參與設計工作者等,要在遊戲空間裡蹲點做田野調查。聆聽孩子!看孩子怎麼玩(最好是不被孩子發現啦)!跟孩子聊聊他們要什麼!讓孩子試玩!荷蘭 Bernard van Leer 基金會,在眾聲討論全齡融合的論述及對話裡,除了率先倡導「兒童優先城市角落(Children's Priority Zone)」的概念,更在其「Urban95(95公分視角看城市)」倡議計畫,提供以兒童為規劃核心、促成公園遊戲場域之外的城市豐玩(Urban Play-full-ness)建議方案,例如:

城市豐玩建議方針,點圖可放大。

城市豐玩(Urban Play-full-ness)建議方案,大家看來應該覺得眼熟,因為我們已經在多方努力之下,開始著手創新遊戲方案的發展。而接下來,台灣的大家似乎應該將兒童遊戲空間或多元遊戲空間方案「非表面形式化」的兒童參與,更具廣度且深紮地執行,如此才能越來越往「城市融合孩子、景觀涵納全齡」的理想前進。

95公分視角看城市、以兒童為規劃核心的行動建議。(資料來源:BvLF的Urban95入門行動建議)


【原刊於《Landscape景觀》2019-II】



關鍵字:遊戲空間路徑、兒童友善城市、適齡適能、健康的都市化童年





延伸閱讀

向孩子們學習怎麼玩-兒童遊戲參與式工作坊之經驗分享

華山大草原遊戲場參與式設計與使用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