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棲綠林 時空飛翔- 鳳林溪

鳳林溪為花蓮溪流域次要支流,位居花蓮重要交通地段,兼具客家人文特色與自然資源豐富的溪流。本規劃案屬鳳林溪中、下游河段,為型塑水漾環境、營造高品質水岸休憩空間,兼顧既有生態棲地的保存與生物廊道的建構。


計畫目的

完成河段兩岸防汛道路的巡災搶險路線、營造友善環境的休憩廊道、保存成林綠地實現「 碳匯」的工程價值 、塑造有利多樣性生物發展的棲地,使自然環境與人的空間使用能達到平衡與共榮。


河川願景-從三種尺度 細細擘劃

從地景尺度展現花蓮多元的山川海河景象;從流域尺度發揮鳳林溪位置特殊性,作為藍綠帶連接山海生態,並友善環境生態造林;從生活尺度堤頂道路可提供生態網路連結同時也可促進觀光產業、農業發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減量、減碳、低開發

縮減堤頂道路達成淨寬4.5公尺足夠防汛車輛通過,並設置避車彎避免拓寬堤頂道路進而移植喬木傷害原有喬木根系;同時減少材料搬運需要的土方就近以河口疏濬處理,同時盡量低度設施整備。


保留棲地、保留生活記憶

保留居民熟悉的休憩空間,同時與生態檢核團隊實地探查並逐一將現場喬木造冊,標示鳳林溪周圍生態關注區域圖,保留關注物種生態棲地,同時畫設低中高敏感區域,避免在中高度敏感區域開發、施工。


既有材料活化再利用

將舊有的花崗岩矮牆改為堤頂道路的收邊石,既可穩固AC同時能減少寬度;而損壞的南方松欄杆則絞碎作為木屑步道,以達成重生再利用減少廢棄物。


兩岸防汛兼休憩道路

鳳林溪中上游的堤後綠帶順坡1/4,邊溝每50公尺設置生物通道緩坡,在臨溪側設置緩衝綠帶且新植喬木需臨路1.5米;而堤頂道路下游段讓堤後綠帶坡度小於1:3,坡腳設置草溝截水下滲,堤前以抗沖蝕網疊砌兩層加高隔出緩衝綠帶;在水岸縫合曲徑段堤前減少除草頻率擴大生物棲息地,堤後混植食餌喬木增加生態多樣性。


周邊環境串聯 河濱節點塑造

由林田客家水岸-田野賞景水岸作為鳳林溪整體意象概念,設置七個節點展現鳳林溪特色,包括舊飛行場遺址、印度紫檀與大葉楠植群、客家聚落的生活意象、水圳及移民村的歷史、賞鳥賞景平台等,型塑河濱節點強化鳳林溪特色,提供居民與遊客休憩節點同時能發現鳳林溪的特色。


生物廊道

鳳林溪位於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作為連接兩個生態系的綠色廊道,未了串聯山脈之間的生態,在鳳林溪設計了不同方向的生物廊道。

縱向--創造綿延綠帶,連接山(中央山脈)川(花蓮溪)山(海岸山脈)大地景。與林務局跨域整合協力建構:國土生態綠網中的~友善環境生態造林。

橫向--規劃草坪緩坡通道與塊石緩坡通道兩種形式,連接兩側不同環境空間,創造生物移動的安全動線,破除棲地動線的障礙,共有46處生態廊道。




台灣高野景觀規劃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高野景觀規劃股份有限公司


2022 第十屆 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

環境規劃設計類


作品名稱 : 鳳棲綠林 時空飛翔- 鳳林溪
主辦單位 : 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
設計單位 : 台灣高野景觀規劃股份有限公司
地 點:花蓮縣 鳳林鎮
用 途:帶狀休憩廊道,提供居民晨昏散步及自行車騎乘的線形空間;自然錯落的林蔭喬木,提供不同鳥類的棲息與食源,也帶來悅耳的鳥鳴聲;周詳的生物廊道規劃與棲地保存,讓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得以自然發展演替
材 料 : AC 鋪面、條狀花崗石鋪面( 舊材料再利用)、剛性鋪面、多孔隙砌石牆、架空棧道、引水渠道、塊石生態通道、草坡生態通道、指示牌
規劃設計時間 : 2021 年6 月 至 2022 年12 月
工程規模:新建1.8 公里綠林護岸,既有護岸5.0 公里環境營造,總面積:33.47 公頃
主辦人員:莊立昕
設計參與:陳震光、李永鼎、林國榮、李育葇、龔佩玨、蔡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