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做環境的守護者50年,李如儀:好的設計會令人心動

口述|李如儀(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撰稿|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攝影|劉人傑(芬特斯影像藝術工作室)


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第四任理事長、現任名譽理事長、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如儀獲頒 2023 年國際景觀建築師聯盟亞太景觀建築傑出人物獎(IFLA ASIA-PAC LUMINARY AWARD 2023),接受道地新傳媒專訪時表示,景觀建築師是環境的守護者,他投入環境規劃與景觀設計工作到去(2023)年 8 月正好 50 年,一路走來幾乎無一間斷,獲得這個獎項感覺「是我的終身成就獎」,並直言一個好的設計,是會令他心動的。

儒雅知性的景觀建築師李如儀。(攝影/劉人傑)

在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畢業後,李如儀赴美國猶他州立大學景觀建築及環境規劃研讀碩士,1972 年起即為西雅圖市地景建築師事務所的主要案件負責人,1975 年通過全美景觀建築師全國通用考試(CLARB)並於美國華盛頓註冊景觀建築師執照,成立 Lee & Associates,陸續擔任美國陸軍工兵署海洋及河川遊憩觀光發展計畫以及華盛頓州立大學校園規劃及設計顧問,積極參與重要都市、美國西北區各大院校乃至社區整建與環境改造的規劃設計工作,獲得美國聯邦政府及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ASLA)多項優良設計獎項。

在美國執業十多年後,李如儀於 1987 年回到台灣成立衍生工程顧問公司,擔任規劃設計主持人,負責環境規劃、都市設計及景觀建築等專業工作。在台灣執業 36 年來完成多項重大規劃設計案,從北到南如台北縣(現新北市)八里左岸、新板特區萬坪都會公園、台北市河岸沿線周邊地區都市設計準則之擬定及研究、淡水河兩側整體發展與景觀改造規劃及都市設計準則擬定計畫、新北市新店區景觀綱要計畫、台中都會公園、嘉義縣縣級鄉村風貌綱要計畫、劃設台江國家公園可行性及先期規劃研究、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歷史公園特色發展研究規劃、台東縣設置國際級地標環境藝術創作計畫,以及到最近期的屏東縣民公園等,約二百多件作品在台灣遍地開花,均為引領台灣景觀環境設計的經典案例。

2007 年新板特區萬坪都會公園第一期規劃設計含監造。(圖片來源: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對於獲獎,李如儀最想感謝與他一起為每一作品共同努力的同事們,「到今年為止,在衍生工程顧問公司工作過的人員,估計將近 200 人,我很感謝這些同事。」台灣目前約有 13 家景觀設計公司主持人來自衍生工程顧問公司,「台灣的景觀設計跟工程都非常具有挑戰性,有這麼多人一起幫忙台灣土地或整個城市的重要建設,非常感動。」

 

台美景觀專業最大差異:政府制度

在美國執業近 14 年,回台執業 36 年,李如儀深切感覺到兩邊對景觀專業有三點明顯的差異。「最大的差異是政府的制度,台灣對景觀界專業人員是沒有任何的相關資格證照」,在台灣進行簡報、介紹自己做景觀設計,對方的理解通常就是「做花園的、做庭院的啦」,因為大家對景觀的想法好像就是種花花草草。

但在美國,景觀建築師執照是與建築師同一類別並且同一天考試,景觀建築師在美國事務所與建築師平等,反觀台灣對景觀建築師的印象,多半是來幫忙種樹、配置、向政府要資源等。李如儀說,台灣沒有景觀建築師制度,使景觀建築專業的人無法與建築師專業平等,因此景觀學會很早就開始推景觀法,可惜至今仍未通過,景觀建築專業沒有資格認證,也使台灣景觀建築專業人員在沒有執照及定位之下,很難與建築師、都計技師及土木技師等專業人員對等專業溝通及競爭。

其次是設計品質上的差異。李如儀說明,美國景觀設計案與台灣同樣是以招標方式進行,台灣業主觀念是花兩千萬一定要做滿兩千萬的「加法思維」,但在美國,景觀設計專業是「減法思維」。水體及水岸規畫設計經驗豐富的李如儀回憶,1987 年受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邀請,協助宜蘭縣整治武荖坑溪流域,就是使用減法設計,河流以分段分別封溪養息的作法,讓過度及不當使用而受傷的溪流,能藉封溪養息恢復河川的活力後再談建設。

在那之後,台灣在公共景觀逐漸有了減法設計的概念,但李如儀認為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是做太多,「標的做太多,結果反而失掉主題,」會感覺到這樣一個環境裡,空間擁擠與雜亂,導致生態棲地的破壞、環境衛生惡化及環境美質的缺失,導致地方建設最大之敗筆。

第三點差異,台灣的設計作業時間通常較短,因為政府部門經常講求要有效率,「例如 6 個月就要完成,甚至 4 個月就要完成,幾個月就要發包和工程完畢,這些時程都沒有預先妥當安排工程進度,變成設計很趕,施工團隊也很趕,那變成小問題要解決或更正,就沒辦法進行,因為時間已經到了,就會留下非常多的遺憾。」且台灣設計費費率約美國的三分之一,無法聘請許多需要其他專業團隊的協助及研究,並且在相對短的時間內要完成修正,事後還要配合更改設計,因此在台灣從事景觀設計專業是非常辛苦。


採訪: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剪輯製作:陳德如(道地新傳媒特約主編)、芬特斯影像藝術工作室。


最喜歡沒有設計的設計:心動地景

過去在多年前完成的私部門案件,對整個地方發展並無明顯貢獻,「好像就為他(案主)一個人服務。」而且美國公共工程皆有完善的公共參與體制,因此業主無論是都市或鄉鎮的需求,都能真正針對問題有效率地進行解決。

回到台灣執業以來,李如儀印象最深刻的,仍是陳定南時期組建的團隊,包括林盛豐擔任景觀總顧問、黃聲遠、郭中端、陳永興等成員,是縣長直屬的設計團隊,「白天設計、晚上開會,溝通效率非常好」,是最經典的案例。後來印象深刻的案件也都與當地首長有直接關係,例如屏東縣民公園,正是與當任縣長潘孟安直接討論而完成,「首長比較忙碌而無法親自參與的,變成承辦跟我在那邊討論,效率相對可能就比較低。」

李如儀分享自己最喜歡的設計做法,是心動設計。屏東縣民公園是一項最好的心動地景案例,例如無邊大水池,增加了人與水的互動,隨著步道爬升往中心走,彷彿人逐漸浮出水面,甚至變成大自然的鏡子,可以倒映遠方整片大武山山景,若在此進行攝影紀錄,可以看到一天內發生的許多動態,從早上太陽升起到候鳥飛過或飲水,美不勝收。還有在無限可能的斜坡平台,運用有別於傳統的階梯及座椅(Adventure Playground),讓孩童在不同環境裡運用自我想像之童玩情趣,屬於兒童自己的世界。

屏東縣民公園無邊水池,變成大自然的鏡子,映照當地人文與生態動態。(圖片來源: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心動設計的概念,源於李如儀在美國工作時學習及體會的一種設計理念-Design With Heart (用「心」作設計),不過度著重於硬體造型,而重於心理情感的發揮。他認為最好的案例,如加州大學爾灣(Irvine)分校內的學生活動中心旁,學生從宿舍前往教室上課的路上,可見一座破舊的鋼琴,無論是誰經過都會想彈一曲,也許是開玩笑亂彈,下面都會有人聆聽,彈奏完畢,大家相繼鼓掌及歡呼,「那個場所讓大家很愉悅及同樂,這是最棒的設計,所謂沒有設計的設計,且是一種非常棒的心理感受。」李如儀想做的就是這種設計。

八里左岸也是李如儀認為的心動設計。設計前的八里左岸相當髒亂,淡水河彷彿垃圾場,當時是沒有人想去的地方,李如儀使用「翻軸」的概念,把原先被當後院丟垃圾的淡水河,反過來變成前院,將環境清理乾淨,並再度拾回沒有違建前,淡水河渡船頭之沿岸空間記憶及場所精神,設計的手法盡量避免過度設計,達到讓人與河川對話的空間效應,及反應出人與河流間密切生活情感。

2001 年八里渡船頭暨河岸景觀計畫工程施工前後比較。(圖片來源: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景觀建築師是環境的守護者

在台灣,景觀建築設計常被誤以為是做園藝設計的,李如儀指出,建築師的工作是在建築人生活的容器,景觀建築師則是在為人的生活與自然的生態做更好的環境,是環境的守護者,「從環境下定義的話,就非常清楚我們的工作是什麼—所有生活與生態的活動都是景觀的範疇,包括 Landscape(景觀地景)、Earthscape(土地地景)、Seascape(海洋地景)、Streetscape(道路地景)、Urbanscape(都市地景)、Culturescape(文化地景)及 Industry Landscape(產業地景)等。」

既以人的生活與自然生態的環境為範疇,無論新創或生活品質改進,相關硬體或軟體規劃都是所屬工作內容,所以景觀建築師所學習的學問相當多元。而術業有專攻,景觀建築師在美國,會有專業領域的分類,例如李如儀本身在西雅圖剛開業階段,是專攻水體及水岸等水環境的規劃設計,一旦專攻領域有一定的成就,就會收到更多相關案件的委託。

 

景觀納災害管理,提高台灣氣候韌性 

談到景觀對台灣的重要性,李如儀從生活環境、生態棲息地維護與因應氣候變遷三個層面闡述。

首先是生活環境,「如果不健康,大家都不會快樂,生活品質不會好,」所以無論是都市或城鄉甚至大到一整個國家,整體生活品質一定要靠環境的品質支撐,李如儀強調,建築師可以把建築做得很美,景觀建築師也可以美化環境,但美化只是其中一點點的工作,「真正的工作是要深化環境的品質。」

其次是生態棲息地的維護。李如儀剛回台灣時,在公路旁的山壁或水溝上,見到許多死亡的青蛙,「不是生病,而是人造的水溝太深,青蛙跳不出來。」因此後來設計了階梯提供青蛙有活動的路徑;魚梯也是同樣的概念,「所以景觀人要學的東西很多,還需要經常到野地去體會及調查,一定要多元豐富。」

李如儀說,人民對自己生活環境品質關不關心是很重要的關鍵,以過去北海岸規劃設計案為例,「我走了一圈,回來寫了一首歌叫北海悲歌,為什麼悲歌?因為到處都是垃圾。」台灣本來是福爾摩沙,應該是美麗的島嶼,結果海邊髒亂無比,李如儀再度使用減法設計,「把北海岸翻過來,把髒的東西弄掉,差不多就完成了環境改造的 80%了。」所以他認為除了政府要重視,民間對環境的關心也很重要。

第三個是因應氣候變遷的議題,景觀設計要重視災害管理。李如儀談到自己對極端氣候的親身經驗,在 2012 年出差美國紐約時遭遇珊迪颶風(Sandy),原本少有颶風的紐約市瞬間水淹地鐵,汽車到處在水上漂流,「當時的《紐約時報》頭版指出,以後環境規劃最重要的是災害管理。」從那之後美國聯邦及地方政府就規定,所有環境設計都要優先考量災害管理方案,例如防災公園等,於空間機能規劃上,一定要有留白空間,作為防災空間等彈性使用。

2012年10月25日,正處三級颶風標準的珊迪。珊迪對紐約市造成重大災情,也成為環境規劃納入災害管理的轉捩點。(圖片來源:NASA, MODIS/ LANCE, HDF File Data processed by Supportstorm、Canva:珊迪颶風)

李如儀說明,留白有兩個意義,一是未來突然事件的急用,比如大地震,就可以到公園裡搭設臨時設施避難;二是預留未來所需建設的彈性空間,其許多臨時活動也可在此進行,因此他的設計都會有留白的地區,「空白留在那邊,10 年都沒有用怎麼辦?哪一天需要時,就會有用,而且平時也可以作靜態性活動(Passive Activities),不是說不能作活動。」

台灣目前為止還沒有要求災害管理的部分,「台灣會要求做維護管理。維護管理比較簡單,那個燈要怎麼維護、設施怎麼維護,這些都是硬體面的災害管理。」李如儀指出,更重要的是軟體面的災害管理,設計案應包含地震、颱風等災害發生時的災害管理程序,通常會與社區中的民間團體或意見領袖,在公共參與的階段進行溝通,同時請教許多災害相關的顧問,將之納入景觀設計當中。

 「剛剛回國時,在宜蘭我有提過(災害管理),大家都說有太多事要做了,先不要講這個。我覺得現在應該要提了,因為現在氣候變遷真的會有非常多的災害。」針對災害管理,李如儀進一步提出流動地景(流動設計)的概念,意指地景元素及空間配置的對等流通,例如空氣要流通,空氣品質就會好,要有風廊,這些在種樹配置時就要注意。一共有 8 種流通,空氣、地形、地層結構、地被植栽、人行動線、生態棲地動線、視覺及情感,進行流通配置時需要注意開與關(Open & Close)的節奏。

屏東縣民公園的留白設計,提供突發事件應急或活未來活動的彈性空間。(圖片來源:衍生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給景觀界後輩的建議:自我充實,也要跨出去

李如儀說,景觀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所以對景觀界後輩第一個建議是,自我充實。有時候要放下工作,到處去觀摩、訪問,跟別人交談,學習別人的經驗,「我在(美國)研究所畢業後,花了兩年的時間到處去旅行、到處去看,每次在機場等飛機的時候,就是坐在那邊,記錄所有的人的活動的行為。」

第二點,跨出去,多參加國外競圖。李如儀的屏東縣民公園在潘孟安的支持下,從原本獲得 6 個國際獎項擴增為 13 個國際獎項,「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我就跟這些得獎公司及主辦單位都有交流了。」競圖能得知自己的設計有哪些優點或不足。最重要的是可以將台灣的設計傳播出去,會有很多同業之間的交流,「不要怕你的案子有沒有得獎,還是要去,到國際上才知道說人家要求是這樣。」李如儀說,屏東縣民公園獲獎的獎項中,他最喜歡日本給的評語:「Good Design」,「好的設計能創造一個人與自然共同和諧的生活與生態環境,就是景觀人最大的使命。」


採訪: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剪輯製作:陳德如(道地新傳媒特約主編)、芬特斯影像藝術工作室。


延伸閱讀

亞太傑出文化和都市景觀 桃園市「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獲肯定


關鍵字:李如儀、傑出人物、心動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