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都市排水環境營造規劃工作

台北:從水城變陸城

台北舊有水路系統,在戰後因都市發展,水利事業急速萎縮,轉而進行水利外的事業,大量埤塘萎縮、消失或整併成為細長的河川排水,以便讓渡更多土地予人為使用。

透過與現今都市紋理比對,大多舊水路演化為今日之道路系統、排水系統(雨水下水道)、公園及線性綠地,或其他公共設施用地(學校、防洪滯洪用地等),僅存部分位於市郊地區之水路,尚保持些許農業型態,如關渡、洲美等,整體而言,經過近三百年的內水環境變遷,在整個盆地的尺度上,舊水路系統中細小的灌溉支線,幾乎遭到掩埋的情況。

 

內水角色的轉型與民眾需求

河川藍帶資源為建構城市生態生活之主體之一,過去為考量居住與防汛安全,台北市境內多數河川主要是以束水築堤的方式作為因應排洪需求。

惟近年來民眾對於「水」周邊環境之生態、遊憩、賞景需求逐漸提升,加上極端氣候對都會區的挑戰,政策重新省思人與水的距離,期盼重塑人、水、 生活的新關係,並創建人與自然能和諧共生的宜居城市。


系統性的指認優先營造區位

在歷經都市發展與地景變遷後,過往的水圳、陂塘,部份已轉化為都市道路與街道下方的排水系統,有的則已被填平、加蓋而作為其他用途,或者,原水路已被截留,僅剩殘餘可見的下凹的地形,成為公園或建物之間開放空間的一部分。因此,內水的營造,需要透過一系統性的方法來進行可能性的評估。


內水環境營造之空間指認


點狀:依山區-陂塘復育

在依山地區,雨水從陡峭坡地流至平緩的建成區,其流速由快速轉降慢速,易出現排水不及而積水的狀況。過去也因而出現大量埤塘地景,晚近隨都市化腳步逐漸陸化或加蓋,建議逐步復育埤塘地景,分擔逕流並提升生態功能。


線:建成區-水路遺線環境營造

河川藍帶資源為建構城市生態生活之主體之一,過去為考量居住與防汛安全,台北市境內多數河川主要是以束水築堤的方式作為因應排洪需求。

惟近年來民眾對於「水」周邊環境之生態、遊憩、賞景需求逐漸提升,加上極端氣候對都會區的挑戰,政策重新省思人與水的距離,期盼重塑人、水、 生活的新關係,並創建人與自然能和諧共生的宜居城市。



面:集水區-藍綠基盤整合(以信義區為例)

從市區排水整體的角度,建議應整合各集水區中的藍綠基盤,來提升都市的承洪韌性,減緩暴雨的影響。由此,除了點狀埤塘和線狀水路遺線的環境營造外,也應積極尋找公有地來承擔滯洪任務,如公園綠地協助逕流分擔與道路滯洪改造,並藉此提升區域整體之雨洪韌性。


營造點位篩選流程

◆step1. 內水環境分區

台北內水分區主要依據其環境自然條件,被天然的山系所包圍的盆地地形,基隆河將其分隔成南北兩個區塊的,又可再因南北兩區的山系,個別又分區兩區,此外所剩下者歸為「盆地建成區」,匯聚了盆地週邊的河川排水。上述五個環境分區,正好與台北市排水系統大分區一致。

◆step2. 水路遺線梳理

透過將排水系統、水路遺線與公園綠地、道路系統等圖資進行疊合,並取其交集,篩選出數百餘點後,再依據其土地特性,如權屬(公有地優先)、使用分區(公共設施用地,含尚未徵收用地)、串聯附近公有腹地(如學校)來初步指認出點、線與面三類範型有潛力之營造區位共52 處。

◆step3. 民眾參與-專家座談會工作坊

綜合圖資與專家座談會中專家、社大、社群的意見,以各潛力候選點之可行性條件,包括活動推動、社群動能、可及性、改善顯著度,並加入水源穩定度、水質汙染程度、土地徵收費用、跨局處協力需求等,分析其可行性以做為機關擇點之參考,並透過一連串的工作坊做後續的推動。

◆step4. 三大願景示範點

根據圖資與專家/社大/社群的訪談與專家座談會所提意見,分析前述 52 處潛力點之社群動能與潛力營造點本身之條件,擇選 3 處願景示範點與9 處潛力候選點,共 12 處潛力點。此外,根據潛力候選點之條件,提出初步之改善策略,做為後續水環境營造願景討論之基礎。


根據篩選流程,擇選出 3 處願景示範點,分別為東大排、民族實中、五分港溪,並針對 3 處做進一步的分析、規劃與設計,而本專輯以東大排為例。

東大排整體規劃構想

東大排是少數目前仍保持「明渠」狀態的既有水路之一,上游砌石護岸,下游水泥三面光,沿線依然有軍營以及幾戶人家排放廢水。根據民眾參與工作坊收斂之意見,大部分民眾的共識希望拉近東大排水路與周邊綠地關係,並透過引入東大排水資源,共同營造水綠空間,讓民眾能夠更加容易親近城市水環境。除了既有開放空間之外,亦希望未來都市更新可保留水路,並將水景納入街區公共空間。

 

東大排願景示範點-光興五村水綠空間營造

透過工作坊大部分民眾的共識,希望拉近東大排水路與光興五村綠地關係,並透過引入東大排水資源,共同營造水綠空間,讓民眾能夠更加容易親近城市水環境,並針對提出以下幾點設計構想:淺灘水域區(兼雨水花園區)、草坡廣場與階梯座台、護岸改造且保留既有大樹與保留原始停車空間機能。後續設計將以拉近水圳與綠地的距離為核心,創造都市空間中友善生態、友善使用者的綠地空間,藉由水環境營造創造生態棲地及生物的移動路徑,整合藍綠帶藉由空間營造,使人們能夠很自然、輕易的與水對話,不僅提升生物的豐富度,亦提升人們對水的環境意識。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22 第十屆 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環境規劃設計類


作品名稱:臺北市都市排水環境營造規劃工作
地點:臺北市
計畫目標:評估全市具有生態營造發展潛力點、探尋當地文史資源及發展脈絡(舊有歷史水路)、營造生物友善環境、發展「與水共處」的海綿城市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執行單位: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規劃時間:2020年7月-2021年12月
設計時間:2021年12月-至今
計畫經費:新台幣4,800,000元
參與成員:劉柏宏、張瀞今、郭博勝、王鈺婷、施均穎、張芳語、黃宣文、連城

大獎評審評語:
台北巿因盆地地形限制,在大防洪計畫下,必須有防洪牆圍繞著水岸,此不僅造成河川水岸景觀之阻絕,也造成內水與外山切割,必須透過抽水站來防護洪泛,同時也形成巿民與大自然水與綠地景之情感切割。
本案自「水環境復興」運動切入,因地制宜,剖析防洪牆內各自然與人工河川內水之生態化與近自然化,無論是小型溪流或水圳網路,若能透過系列綠色基盤之串連與活化再生,此將有助於高密度開發台北都會區之水文化再生。近年水利單位致力於濕地、水圳、溪溝之整治與生態化,值得肯定,因為若沒有公共政策之引導,將難以融入巿政建設中,惟更期望此水環境之再生得以有中長程計畫,並再拓展到終極淡水河流域之清淤與活化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