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然環境帶回來的公路局阿里山工務段|永續績效類氣候變遷與防災項目傑出獎

口述|郭清水(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分局長)

陳以文(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阿里山工務段退休工程司)

劉以誠(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導覽|黃敬婷(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碩士班研究生、劉以誠研究室助理)

撰稿|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攝影|王士豪



「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我們一起去看樹…」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外國朋友來到台灣,必要推薦一下阿里山。其實阿里山並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指的一整個山區,無論搭乘阿里山小火車,或是沿著阿里山公路(台18線),沿途風景總是令人不自覺地哼起《高山青》。然而能享受到這美麗山水的背後,卻有著經年累月堅持不懈的努力。

「阿里山公路位在破碎的地質上,所以民國 71 年(西元 1982 年)開通以來,颱風豪雨就有坍方落石現象,其中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更是造成路毀橋斷慘況…」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養護工程分局郭清水分局長提到的莫拉克颱風,即當年引發高雄小林村滅村的八八風災主角,同時間也導致阿里山公路近 50 年最慘痛災情,多處路段因巨大崩塌或岩壁滑動而中斷,邊坡失去地被保護而落石不絕。

「之前阿里山公路災害多,莫拉克風災整理完,大致穩定後,我們重新思考面對山林的態度,重建過程中更加省思大自然與環境的關係,邁向生態共融、無痕景觀、無痕山林的理念,同時也改變了養護模式,師法自然工法。」談及自然工法的實施,郭清水拱出了其中的關鍵靈魂人物:雲嘉南養護工程分局阿里山工務段的陳以文工程司。

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分局長郭清水(攝影:王士豪)

阿里山公路實施自然工法,靈魂人物陳以文

「以前很少去阿里山,小時候去的時候都覺得好遠。」專長建築土木的陳以文,其實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待他加入阿里山工務段,經常往返阿里山公路時,看見了阿里山公路真正的美:「颱風過後,整個雨下完,就覺得特別清新、漂亮,壁面會看到很多瀑布,再搭配藍天,這時想到那場景再加上混凝土,真的很難看。」

對阿里山公路有了這樣的情感,加上原本就喜歡生態,陳以文不斷產生新的想法,「我們的構思是慢慢來,不可能一次到位。」以隙地整理為例,每年颱風或豪雨災後沿線常有坍方落石、傾倒木雜枝等,「由於量體大,清理後要外運到平地,除了運費高(一砂石車一天上萬元),也傷害路面,更容易有空氣污染,就想盡量把它消化掉,因此想到回填路肩或隙地。」

陳以文表示,「我們雖然是做公路的,覺得還是要對下一代負責,天災不斷,一直用比較硬的工程去施作,等於未來只留了工程的東西給後代,所以想改變,用其他的方法。」於是整理好隙地和路肩之後,為了減少豪雨逕流沖刷造成的道路坍方,同時能留用雨水,採用能將雨水導流的工法,改良儲水型集水箱涵,箱涵出水口置塊石消能,減少豪雨沖刷,避免產生缺口而危害車輛行駛。

陳以文說,「回填完之後,整個生態恢復算過大概需要 5 年以上,所以請老師來幫忙。」阿里山公路復建計畫合作的生物與植物專家學者,包含螢火蟲研究相關的已故特生中心研究員「台灣螢火蟲之父」何健鎔、台大昆蟲所博士吳加雄、嘉義大學森資系教授劉建男,蝴蝶相關的「蝴蝶爸爸」陳良庸,以及植物相關的嘉義大學森資系教授張坤城、嘉義大學生物資源系助理教授劉以誠等。

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阿里山工務段退休工程司陳以文(左)與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劉以誠(右)(攝影:王士豪)

阿里山公路整體工程由阿里山工務段自辦設計及監造土木施工,整治隙地後就禁止噴灑農業及除草劑,更透過計畫性割草盡量保留原生植物,後續加入生態專業領域的學者專家,成功在2016年營造出螢火蟲及蝴蝶的微棲地,這些都是在陳以文對生態復育的高度熱忱下所推動,也讓他在2018年榮獲公路總局第一位「省道公路景觀營造推動種子人員」。

陳以文強調,阿里山公路十幾年復建與營造累積出來的成果,有賴公路局上層長官的不干預甚至大力支持,才讓工程單位無後顧之憂,得以利用原來災害產生的綠色資材,不必再外購材料在營造路段,並能邀請到許多專家諮詢。他透露,阿里山公路陸續仍有風災雨害,但抗災強度已經很高,因此這幾年並沒有特別大的災害,也才有餘力進一步美化這條公路。


工程單位不只會營造,也能把自然環境帶回來

過去大家都認為公路局等工程單位開路,對於當地生態的干擾巨大,然而阿里山工務段對生態的重視,讓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劉以誠相當有感,「我最驚訝的是,他們在設計或是維管方面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則一步一步去做,一直到這兩年看到非常多自然生態恢復的現象。讓我對工程單位有非常大的改觀,他們不是只有營造破壞,實際上是把環境帶回來了。」

劉以誠指出,阿里山 78K~85K 是阿里山公路非常精華的路段,從海拔 1,600 公尺到 2,000 公尺左右是所謂霧林帶,擁有豐富多元的生物多樣性,而「隨著工程的進行,不光是螢火蟲,包括蝴蝶和小動物們都陸續回來了,代表自然環境已經恢復到一定程度,牠們才願意回來。」

阿里山公路78K~85K位處霧林帶,生物多樣性相當多元。(圖片提供:交通部公路局雲嘉南區養護工程分局)

不只是具環境指標性的昆蟲動物回來了,植物亦然。劉以誠進一步指出,工程施作過程中,一開始會使用外來種如白花三葉草種子,讓受到破壞的地方盡快產生植被,避免受到雨水的侵蝕;隨著季節的不同,台灣原生種植物開始重新長出來,因此會看到風輪菜或一些菊科植物隨季節互有消長。

此外,阿里山公路一開始為了景觀的營造,種植了如射干一類外來種植物,經過老師們的提醒之後,工程單位慢慢移除比較強勢的外來種植株,最後在 80.3K 等地方慢慢形成蓪草的森林聚落,劉以誠說明:「蓪草在過去民間使用相當多,如做紙或小孩子的玩具等,這個蓪草森林可以變成非常有特色的地方。」

台18線80.3K處隙地已長出一片蓪草形成森林,照片攝於2月下旬,左方森林邊緣可見寒冬季節下落葉後光禿禿的蓪草,也有生命力旺盛者已經冒出新苗開枝展葉,散布喬木林下(攝影:王士豪)

由於阿里山公路本身最大目的是公路行車安全,因此工程單位在沿路景觀上,會在必要路段進行通透性較高的設計,比如 84K 處的髮夾彎,就會參考生態團隊的建議,將較多的木本植物做一定比例的排除或疏枝,讓植物生長得不那麼茂密,讓用路人能夠在享受生態景觀的同時,也能兼顧行車安全,有較好的視野及時判斷前面路況。

劉以誠表示,該區在木本植物比例下降的同時,許多蕨類植物開始生長,例如裡白,每年 3~4 月時蕨葉茂密,到了每年 10 月蕨葉逐漸枯萎,使阿里山公路一年四季展現不同的自然風情,「這就是自然工法下會呈現的面貌,也讓阿里山公路成為很好的自然教室。」


避免芒草生生不息,創造原生植物演替機會

陳以文直言,營造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莫過於芒草的挑戰。芒草是生命力旺盛的植物,既耐乾旱也耐貧瘠,往往是裸露地上最快生長的物種。然而茂密的芒草通透性差,會阻礙行車視野,甚至侵入道路,影響行車安全;在乾旱季節芒草及乾枯枝葉容易引發森林火災;同時強健的芒草也會掩埋原生植物的小苗與種子,導致無法競爭而阻礙森林演替。

以阿里山青年活動中心入口處即阿里山公路 85K 的隙地停車場為例,陳以文說,該隙地過去開闢道路時是堆土區,同時開挖多條排水道,下方則是林務局的人造森林,該路段芒草早已超過人高。為了降低森林火災發生,希望能將芒草移除,讓該路段重新再長植物,當時曾遭遇地方生態人士質疑,「因為本來是一片綠意,移除後變成光禿禿的,車子開過去時覺得難看。」所幸經過溝通與說明後續規劃,獲得了對方的理解。

劉以誠直言:「(陳以文)講得太輕鬆了。」阿里山公路沿路生長的五節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種子數量非常多,萌發要點是陽光,如果把上面的芒草去除,下面的種子受到陽光刺激又會再長出來,生生不息。」為了抑制芒草的生生不息,工務段先鋪上稻草蓆阻絕陽光,同時僱工將當地落葉如台灣紅榨槭的葉子,重新覆蓋在土地上,讓當地原生的小草和樹種們有機會生長出來,「沒有用殺草劑抑制五節芒,但五節芒在這種施工方式下慢慢減少,這是很棒的一個想法!」

不使用除草劑,想移除芒草,需要長時間一定技巧的營造,讓當地原生小草、蕨類和樹種們有機會生長,自然演替(攝影:王士豪)

工務段移除芒草的同時,配合原生樹種的保留(如阿里山榆)、撫育以及補植(如山胡椒與海州常山),讓原生植物種子如食茱萸有機會發芽,營造出森林美景(森之境),也締造了在營火蟲和蝴蝶生態之外的契機,劉以誠說,「在這個海拔高度有足夠的森林,能讓其他動物進來,比較有代表性的動物就是白面鼯鼠,所以我們把它叫做飛鼠森林。」

為此,85K 的森之境也設計了一段森林步道,導入草花園的概念,用台灣原生草本植物來營造成一座小花園,「有了很多花和果實,就能吸引更多動物進來。」劉以誠說接下來也已有計畫,將架設自動相機觀察紀錄會有哪些動物經過或使用這樣子的環境。

台18線85K處隙地可見大片草花,除了白花三葉草,也有金錢薄荷開著淡紫色花(攝影:葉小慧)

在公路復建、恢復地貌、生態養護達到成果的同時,阿里山工務段也注意到氣候變遷趨勢,自 2 年前正式開啟阿里山公路地被動植物演替的檢測計畫,在植物部分與劉以誠的研究團隊合作,針對 35K 到 96K 沿線進行大規模植物普查,建立生態樣區觀察植物生態變化,希望未來阿里山公路沿線養護時,能夠利用當地的原生植物為主。

同時間,劉以誠也獲得公路局支持,將透過縮時攝影機來記錄阿里山公路每個路段的四季變化,「不同的季節可能會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儘管冬天葉子通常都枯萎了,也是一個重要的景觀,希望能讓用路人了解,不是我們不種植物,而是能夠看到冬天有冬天的樣子,春天有春天的樣子。」


上下齊心公私協力,做得開心也讓人開心

「森森不息-以三生構築阿里山公路(台 18 線 78K~85K)」獲得第十一屆景觀大獎永續績效類氣候變遷與防災項目傑出獎,郭清水感謝評審委員對雲嘉南養護工程分局在生態景觀的肯定,公路總局推動「3 年亮點、5 年繁星、10 年串聯」公路景觀營造計畫,十幾年來「就是希望能夠打造一個,能讓一般民眾更親近,並享受風光明媚還有生態的公路。就是要大家開心!」

陳以文則表示,阿里山公路景觀營造將是一個永續工程,從最開始的基本維護,到師法自然工法,復育原生植物和動物,再針對整個生態的調查,未來更規劃與嘉義大學景觀學系老師合作,透過真正景觀專業,結合植物、動物等生態計畫及當地素材,讓阿里山公路景觀整合再造,「這是我退休之前就在想的規劃。」

為了照顧家中至親,60 年次的陳以文接受採訪時已經是退休人員,由阿里山工務段張群英工程員接手相關計畫。不過,陳以文仍持續關心阿里山公路後續的發展,採訪過程中仍與劉以誠研究團隊討論相關的執行細節,讓人感受到陳以文工程司對阿里山公路真正的熱愛。

劉以誠說,「公路局這邊的人,做的很多也很好,包括生態友善部分。我們是講故事的人,把他們的重點挑出來,或是建議他們哪些部分可以做得更好,而他們才是真正做事的。我們做得也很開心!」

成功不是某一天突然擁有,而是不斷累積而成。「森森不息-以三生構築阿里山公路(台18線78K~85K)」,讓人看到在日積月累中凸顯出來的深刻意涵,令人敬佩。

做得開心也讓人開心!阿里山公路團隊齊心協力讓人感佩(攝影:王士豪)


「看不見的設計」完整報導

[1] 導言:看不見的設計|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2] 把自然環境帶回來的公路局阿里山工務段

[3] 崛起的嘉義設計力|用現代科技訴說百年老故事

[4] 反璞歸真!面向生態友善廊道五感好體驗

[5] 回到最初的愛.永續傳承的步道光景|獵人步道設計篇



關鍵字:阿里山公路、永續績效類、氣候變遷、交通部公路局、森森不息、台灣景觀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