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璞歸真!面向生態友善廊道五感好體驗|永續績效類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項目傑出獎

口述|楊松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維護科科長)

鄭旭華(洋活有限公司協理)

撰稿|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攝影|陳奕宏



「爬山過程中常因路況不好,要看腳下的路況。我們希望把你的頭抬起來,因此把腳下的鋪面整理好,讓你放心的走,能夠專心的去感受到這樣的場景,這是我們在自然環境教育體驗的重要設計理念。」洋活有限公司協理鄭旭華表示,面天山向天山生態友善廊道從改善步道開始。


近自然工法因地制宜步道形式

從陽明山國家公園二子坪遊憩區步入面天坪步道,很難想見這條步道曾經凹陷不整且泥濘濕滑。鄭旭華說明,面天坪步道原先是不完整的固化土路,因為沒有橫向截水溝,水流沖刷愈往下愈重,因此改善計畫從有坡度開始,一定間隔都做橫向截水,「可以看到使用 1 年後,現在的鋪面還是完整。」

在此同時,設計單位採用近自然工法,考量不同坡度的咬合力,給予適當鋪面型式,從比較陡峭的塊石到較為和緩的細碎石鋪面,「碎石一定是透水的;坡度只要在 10% 以下盡量都使用碎石的形式,較緩的用細碎石,稍陡的用粗碎石,更陡的坡度會使用刷毛剛性鋪面。」 

愈陡的坡面,截水溝愈密集,間距愈短(攝影:葉小慧)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維護科科長楊松樺表示,除了因地制宜規劃出不同的步道形式,在原本上坡有高差路段,設計單位也會使用自然石調整坡差,並保留一定弧度而非石階形式,「讓遊客可以安全通行之外,也考量到急難救助,讓救護車可以進來搶救援時間。

楊松樺表示,本案牽涉的層面相當偏重景觀,因為希望能夠提升這邊的環境,讓整個景觀能夠協調。且面天山步道環境真的很好,周遭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為了不破壞既有的自然生態,多數是維持既有的步道及設施,「我們希望不要擾動生態的情況下,又能夠做到讓來訪的山客走起來更安全,然後視覺很好。」


全程生態檢核,低擾動自然生態

沿著平整與自然無縫崁接的步道,即使前一天下過雨,一路前行也感覺不到濕滑,專注力逐漸放心從腳下轉移到四周的環境。

步道旁明顯可見的樹洞中,穿梭著辛勤工作中的東方蜂,「這是整條步道中很重要的生態指標。因為東方蜂非常容易受到干擾,之後就會搬離巢穴。而我們從施工開始到現在,牠們一直都在這裡。」鄭旭華說,東方蜂生活在樹洞、土洞或石洞中,不怕人但對人也沒有攻擊性。

步道邊的樹洞原來是東方蜂的巢穴,蜂鳴成為五感森林體驗的一部分(攝影:葉小慧)

除了東方蜂,沿線能看見瀕危的島槐(台灣馬鞍樹)、易危的野當歸、蝴蝶幼蟲食草植物冷清草長梗紫麻、蜜源植物冇骨消等。面天坪步道大部分路徑在陰暗潮濕樹林裡面,楠樹、柃木等組成的樹冠相當茂密,底層常見蕨類植物,較大型的筆筒樹、鬼桫欏舉目可見,草花部分可識別出耐蔭的水鴨腳蛇根草等。

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年下雨機率高達7成,面天坪步道林相豐富,偏陰暗潮濕(攝影:陳奕宏)

春天時節正逢蛇根草開花,叢生白花小但數量極多,猶如步道旁林下起舞的小精靈般,傍著水鴨腳(圖下方不規則角葉),煞是引人注目(攝影:葉小慧)

鄭旭華說,「其實這邊不用做,什麼都很漂亮。但這個最難,就是你做了,要等於看起來像是沒做。」整條步道從規劃、設計、施工到維護管理階段都有做生態檢核,目的就是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與負面的影響,「我們邀請到向高世老師(文化大學景觀學系講師,專長野生動物生物學)以及潘富俊老師(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專長植物生態與保育),對這邊的爬蟲和植栽作初步的認識。」

確認在地重要的物種之後,鄭旭華表示,工程上即注意避開這些植栽種類或是敏感區域,步道的呈現也參考國家公園的手冊,以及手作步道的經驗進行整理,「手作步道的精神是以人力及非動力工具輔助施作,降低步道對生態環境與歷史空間的擾動。」但是面天坪步道為遊憩熱區,又有急難救助車輛通行需求,所以施作上採折衷方式,如限縮施作範圍、採小型機具施工等,儘量減少環境干擾,過程難免會有修枝,正好將風倒木或修枝架在步道邊的深溝上,布設出山豬或穿山甲能通過的生態廊道。

 面天坪步道旁的深溝上,以風倒木或工程修枝做橋,提供動物通行(圖片提供:洋活有限公司)

步道中繼站,五感體驗環境教育場

二子坪遊憩區至面天坪區段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之前,就已被開墾為農場,主要栽種柑橘、果樹、櫻花及蔬菜等。1985 年陽明山國家公園成立後,逐步辦理地上物徵收補償,將農舍做初步整理。農舍擁有者恰是極力主張國家公園法的前立法委員吳梓,也是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第一屆系主任,於2019年無償捐給國家公園,真正還地於林,並在本案中規劃為環境教育場「梓園」供公眾使用。

過了過水步道須臾來到梓園下方,抬頭可見石階步道在樹林間蜿蜒而上。「我們盡量讓這些設施能夠隱藏在自然裡面。」鄭旭華指出,當初農舍所在空間較封閉,由步道上切的坡道筆直而陡,為讓山客走起來較為舒緩,在現地許可、不擾動自然環境下,調整為蜿蜒的石階步道,透過轉折能看到不同景色。

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形式特別的休憩涼亭。鄭旭華說,農舍閒置多時,已經窳陋破損,產生公安問題,因而規劃適當的整理並開闢成公眾場所,「一開始這個場域需要涼亭,設想這邊早期是柑橘園,青帶鳳蝶非常多,因此用青帶鳳蝶的蝶蛹造型進行設計。」進而以體驗式設計手法,集中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體驗。 

左邊涼亭為青帶鳳蝶蝶蛹的頭部,右邊座椅與網床為尾部,左側楠樹高大茂密,右側山茶花正綻放(攝影:陳奕宏)

以聽覺為例,設計單位觀察周遭環境,分析鳥類的棲息位置,藉由科學化的聲波模擬計算不同折射角度,結合考量遊客坐下的高度後,選定在涼亭內一處位置架設集音板,進行蟲嘶、鳥叫、蛙鳴等自然聲音的收集,「讓大家坐在這裡,看著面天山、向天山時,體驗能夠被放大。」

 涼亭除了造型擬生,亭簷的設計考慮與山稜線進行呼應,因此做了角度的轉折,柔化框景原來的不協調性(攝影:陳奕宏)

梓園內的視覺是相當豐富的。蝶蛹造型的涼亭擁有面天山峰的清晰視野,亭旁高角度可見農舍時期既存的柑橘樹、已然高大的山茶花以及樹冠茂密的高大楠樹,低角度的視野可見如同白蝴蝶般的華八仙等原生植栽,「我們對外來種是希望減量的,沒有侵略性會盡量保留,有侵略性的物種會影響到原生植栽的就會考慮移除。」

生態池處原本長了一大片的漂亮繡球花,設計單位就做了部分移除。而生態池的生態也很豐富,看得到蝌蚪、青蛙和蜻蜓,「我們曾記錄到藍鵲洗澡的畫面,認為山羌甚至山豬都可能來這邊取水。」設計單位在此地做了簡易水土保持的設計,藉由山溝水和山泉水的引用,加上生態溝的截水,創造出一個新的水源地,讓生態池有機會變成重要的生態熱點,進而回饋到民眾休憩和環境教育。

春天的梓園四周盛開著華八仙,如同白蝴蝶於草叢間飛舞,伴隨淡淡特殊氣味,增添嗅覺的體驗(攝影:葉小慧)


結合自然與科技提供自導式解說

值得一提的是,計畫區域中另有一處水源地,經過幾次的生態檢核後,設計不斷縮減,最後連解說立牌也不做了。鄭旭華說,因為它是既有的水源地,已有非常多物種在那邊取水,當工程去擾動,謝佳宏老師(文化大學森保系教授,專長生態調查與檢核)與林敏宜老師(文化大學森保系副教授,專長生物多樣性與生態檢核)很擔心那些物種可能就此離開不會再來,所以決定不去動它。

他表示,「我們的案子常常需要做一些平衡,有些時候是好意,想說也是環境教育的一部分,可以做一些環境解說的資源,但後來想一想,如果做了解說牌等設施,讓這些物種沒了,你要解說什麼?

步道中的解說牌設計會與設施或景點融合,讓山客不經意坐在某處進行環教或休憩時,能有一旁的解說牌提供說明。導覽過程中,鄭旭華多次強調自導式的解說方式,希望山客在遊歷過程中,親身去感受樹葉搖曳的光影、此起彼落的鳥鳴又或樹叢裡的騷動,最後留下對大自然滿滿的感謝。

楊松樺表示,與過往的解說牌形式不同,解說樁運用詩詞、情境導引方式,加入 QRCode,結合國家公園管理處的網站資料,適時了解所看到的物種,甚至可以對照物種本身的聲音表現,更加深五感體驗的深度,「即使沒有老師來帶領走跳步道,還是可以了解這邊的環境」。 

五感體驗開頭的解說樁,結合了附近于右任墓的元素,使用于右任的書法字,QR Code則以印鑑落款形式呈現(攝影:劉秷灝)

國家公園要永續發展,自然生態是初衷

楊松樺進一步指出,陽明山位於都會旁邊又有火山地形,在世界來說幾乎絕無僅有。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不易迷途,相對高山型如雪霸等安全性較高,所以造訪的遊客相當多,不過,陽明山國家公園並不以網美景點為目標,而是回到打造國家公園該有的自然生態初衷。所以在補植植栽的規劃考慮適生適種,避免種植之後受到日照、風向或雨量的關係,無法持續生長,反而更突兀,除了考量氣候,也考量視覺景觀,使看起來是舒服協調的。

面天山向天山生態友善廊道:五感森林情境自然體驗場」獲得第十一屆景觀大獎永續績效類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項目傑出獎,楊松樺說受到肯定是正面的鼓勵,陽明山國家公園未來會持續積極教育辦理相關的環境教育課程及宣導活動,希望讓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育以及永續發展的理念成為來訪遊客生命經驗的一部分。未來園區的環境改善與營造,希望結合社會各方力量,包括地方社區的民眾、教育部門的學者、企業跨部門單位等,以跨域合作方式,打造人與生態共生共榮的環境,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陽明山國家公園不希望為了做工程而做,一定是經過全盤思考,認為工程不影響生態、不破壞自然情況下,又能夠達到民眾來遊憩的美好體驗,能夠有環境教育的意義,才去做規劃。本案已做到完整生態檢核,未來也會秉持這個理念持續做確認,「我們做完之後,其實生態更豐富了,這才是我們想要的。

陽明山國家公園的方便性,讓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原本接到的陳情案件就比其他國家公園多很多,也獲得許多長期山客的關注。在計畫完成之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臉書粉專已有人回饋,以前不敢走的地方改善了,讓大家更願意進來了。楊松樺笑著說,「看到這樣的回饋,我們就覺得值得了!」

希望大家與自然多做接觸,環境教育場的楠樹下方做了網床,讓大家可以躺在上面仰望楠樹(攝影:陳奕宏)

公部門理念進步是設計最大助力

鄭旭華表示,做任何的景觀環境,都是希望環境能夠更好,很慶幸與業主志同道合,兩者間的理念相同,且彼此的溝通無落差,是這件案子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完成案子後,感到最欣慰的是,沒有對環境做太大的擾動,同時使用的民眾持續有正面回饋。

陽明山國家公園對生態的重視程度讓鄭旭華印象深刻。比如一開始選擇原生植物補植,公園管理處表示其他地方過來的植栽帶土,可能帶了不同種類的種子,一旦蔓延開來可能危害此地的生態。「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公部門這邊的理念能夠不斷的進步,才是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最大的助力。

在國家公園做設計,每個階段必須小心翼翼,任何步驟都不能馬虎,考慮層面的深度及廣度都要更加周全。例如一個步道的工程,使用了 4 至 5 種材料,這其中除了背後需有龐大且完整的資料庫,也需要經驗豐富的規劃、設計及營造單位。甚至施工圍籬也有別於以往,僅以簡單封鎖線標出施工區域,必須在施工圍籬底下做開口方便生物進出。「它很像照顧小孩子,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必須要想到後面的很多後果。如果像是公園那樣,我們用大人跟大人之間的相處,可能會造成一些傷害,大人可能是可以承受的,小孩子不行。」

不過,鄭旭華表示,不管是公部門,或者是設計部門在做任何的事情,最重要的仍是法條與法規,台灣目前還未通過與景觀專業相關的法條或法規,造成許多案子在推動過程中,容易受到不同層面、不同單位的介入與干擾,進而將原始初衷與理想推翻,最後造成成果不盡理想。

期許未來能建立相關的法源,不管是景觀相關的專法,或依附於其他法源依據下,建置出更完整且相對健全的台灣景觀環境。另一方面,還是要用不同的管道去跟民眾做適當的溝通,「希望把大家對於環境的關心程度能夠拉到同一個水平,這樣我們的景觀才有辦法愈做愈好。」

 由左至右依序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維護科技士楊智凱、科長楊松樺、洋活有限公司協理鄭旭華(攝影:陳奕宏)


「看不見的設計」完整報導

[1] 導言:看不見的設計|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2] 把自然環境帶回來的公路局阿里山工務段

[3] 崛起的嘉義設計力|用現代科技訴說百年老故事

[4] 反璞歸真!面向生態友善廊道五感好體驗

[5] 回到最初的愛.永續傳承的步道光景|獵人步道設計篇

[6] 棲地保育全靠細節!生態檢核讓工程更友善|獵人步道生態篇



關鍵字:生態檢核、生物多樣性、永續績效、生態系統、近自然工法、手作步道、景觀法、環境教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