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振佑:國門廣場蓋摩天輪如何讓基隆地區雨露均霑

文|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港灣城市基隆明(2025)年要在國門廣場蓋摩天輪,長期關注基隆市都市設計發展的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副教授連振佑表示,從城市治理的角度,要做港灣新生,應該從基隆特色著手,以國門廣場肩負的角色,一年本有約 78 萬的郵輪遊客,來到基隆應不是為了摩天輪,而要思考如何分散並留住遊客們在基隆的每個角落。


問題一:國門廣場的定位?

連振佑表示,基隆市 2022 城市博覽會將基隆的整體資源與潛力進行盤點,用城市治理的方式,「往哪裡走、運用哪些資源」都有清晰的願景並與之相對應的努力方向。國門廣場是基隆的交通核心,從天橋拆除到打開天際線,如今卻宣布再建設兒童遊戲區,與原本國門廣場的規劃設計已大不相同。

連振佑直言,城市治理與政黨無關,當城市一直在累積並盤點出成果,突然間又聽到兒童樂園,「其實我們專業者第一個問題是:在盤點過的定位和策略之中,如何發展出把兒童樂園放在國門廣場的決策?兒童樂園是目前還欠缺的下一步嗎?」

他表示,既然稱之為國門廣場,它的角色不只是基隆的廣場,而是北台灣的廣場。是海運郵輪抵達台灣的第一個意象,是銜接台北港和空港整個陸上交通的樞紐,那麼基隆入口給全世界的意象是什麼樣的姿態?是至關重要的。


問題二:剛改造完成又變更,合宜嗎?

基隆市政府今(2024)年編列了 2,300 萬元要在國門廣場設置港景兒童樂園,是暫時性的施作,再提出希望明年能夠增建一座固定式的摩天輪。連振佑認為,基隆市長謝國樑應屬嫻熟行政程序,從議會角度來看,國門廣場剛花大筆錢改造,應該使用至少 5~10 年,為何要再進行定位與內容變更?「不是不能加東西,但要能接受社會各界檢驗。」

他認為,在國門廣場進行增建,即便是做可行性研究,仍應有科學的出發點。「比如說港口風勢很強,可能跟貓纜一樣遇到強風就得暫時停止營運,那麼出題目時就不會實驗摩天輪,實驗前評估就應納入這些數據。」


問題三:摩天輪配套的工程技術 OK 嗎?

其次,當摩天輪要成為固定設施,從試營運的工程技術挑戰來看,直徑 50 公尺的摩天輪,腹地至少要 60~70 公尺長、30~40 公尺寬的大小,將之放在長 80 公尺、寬 50 多公尺的國門廣場上,「緩衝空間在哪?排隊設施、售票亭、廁所在哪裡?停車在哪裡?」台北美麗華摩天輪是自己要吸收停車場。

工程技術上還須考慮周邊腹地條件。連振佑說,腹地大小代表的外部效應,當摩天輪剛好塞進國門廣場,旁邊的設施怎麼辦?好不容易整理起來的國門廣場可能因為成功而人潮洶湧,最後變成全台灣紛雜的集散地而已。「問題就變成:我們對國門廣場的想像是什麼?」


問題四:最熱門的放門口,划算嗎?

在國門廣場上放摩天輪,連振佑以動物園比喻,就像是在動物園的入口處不擺售票亭、遊客資訊中心,而直接把大家最熱門的動物擺在門口,之前好不容易整理出國門廣場,敞開來告訴大家基隆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若國門廣場改成兒童遊樂場和摩天輪,意味大家可能搭捷運或火車來搭個摩天輪就回家,「彩色屋不要去了,八斗子也不用去,反正這裡超炫。」雖然把人聚集起來了,卻不能帶給基隆地區雨露均霑的商機。

有兩個女兒的連振佑直言,「真的不是討厭兒童樂園,而是把東西卡在這裡,是一個好的答案、好的題目嗎?」如果有機會讓整個基隆更加獲利,讓市民覺得發展經濟收入更好,相信沒人會反對,如今卻可能局限在國門廣場周邊,「而且以後還叫不叫國門廣場?意義不太一樣。」


港灣新生,摩天輪不是萬靈丹

連振佑語重心長地指出,市長最關鍵的工作是整個城市的治理,既然要做亮點,應該是找到最好的地點來做,而不是只想仿效橫濱之類的做法。「港灣不是放摩天輪就叫成功,摩天輪不是萬靈丹;港灣有很多差異,荷蘭的港灣新生是走過大橋去逛美術館,雪梨的港灣靠的是歌劇院。」

他進一步表示,港灣有自己的定位和角色,要做港灣新生,應該從基隆特色著手,以國門廣場肩負的角色,一年至少約 78 萬的郵輪遊客,來到基隆本不是為了摩天輪,而我們應思考如何分散並留住遊客們在基隆的每個角落。

連振佑說,設計者都既是在回答也是在出題目,「摩天輪到底是誰的記憶、誰的文化?可以好好再討論」,題目要出好,到底要解決什麼需求?這真的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嗎?要把 80 萬人鎖在摩天輪,不會搭公車到其他城市博覽會介紹的那麼多美好地方嗎?

「其實被看見,或者寬敞舒適本來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法。」連振佑說,國門廣場看起來是一塊比較容易做兒童樂園的地點,但從專業角度有美學與美感的前進考慮,而美感就是感覺很愉悅的,「一片草地的廣場,不管平日或假日都有人坐在上面看書、遛狗,草皮就是成功的。」

「把一個減法(設計)過後看起來寬敞舒適的地方塞進東西,以後就只是兒童遊樂園。」連振佑一再提醒,國門廣場肩負的任務相當多元,也提供基隆辦理活動的空間,比如宗教或地方文化的活動如王船祭等凝聚基隆市民的重要事件,依照時序發生的各項活動,「這樣的基隆很美,誇張點說反而比摩天輪會讓人每個月都想去!」


「港灣新生」完整報導

[1] 從基隆摩天輪引發的城市治理議題|港灣新生

[2] 郭瓊瑩:點亮國門景觀亟需整體港灣發展配套|摩天輪如何注入基隆新活力

[3]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上|談摩天輪的起源與經營

[4] 連振佑:國門廣場蓋摩天輪如何讓基隆地區雨露均霑

[5] 基隆鳥會沈錦豐:讓建設與生態一起成為多贏的做法|摩天輪與生態環境

[6] 吳宜晏:提醒城市願景擘劃、專業評估與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基隆都市再生模式

[7]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下|談摩天輪的空間與景觀



延伸閱讀

社會力與都市設計交會的活教科書:基隆城市博覽會


關鍵字:港灣新生、摩天輪、城市治理、都市設計、在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