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隆摩天輪引發的城市治理議題|港灣新生

文|陳子婷(道地新傳媒企劃編輯)

 

2024 年 1 月 30 日的下午,道地關注到「基隆市長謝國樑宣布:最快明(2025)年將在國門廣場建設 40~60 米的固定式摩天輪」,站在一名景觀專業者的角度,內心產生了眾多的想法與疑惑:過往的基隆城市願景規劃,透過策略性的整合,拆除基一信橋、整合國門廣場,將一個交通核心適度的留白,提供前往的民眾自由使用空間,也使得各種軟性活動得以在此延伸。如今,摩天輪的建設將會為基隆帶來哪些城市改變?


道地確立這個主題值得討論後,透過社群平台的分享,同步收集關注城市建設發展議題的各方讀者們一同發聲,截至目前的數據顯示,八成的意見是希望得以保留廣闊的環境視野,不希望有過多的設施物阻擋視覺。

  • 「一出火車站就能看到海,不好嗎?」
  • 「如摩天輪最高點不比虎仔山上的咖啡廳高時,那我不如去山腰咖啡廳。」
  • 「基隆好不容易開闊的天際線,如果再來一座摩天輪豈不是再次遮住?」
  • 「一個城市的美與發展,不該被設施給綁架,自然環境與城市市容就是最好的宣傳!」
  • 「國門廣場是一個很好的免費公共活動空間,基隆市區裡大型的公共空間已經是夠少了。我想不出來市區哪裡還有比較大一點的廣場可以方便公眾使用?」
  • 「平日裡老人家可以散步曬太陽,假日有小農、文創、親子、餐車…等等各種市集,可以舉舉辦露天音樂會、聖誕節或跨年演唱會,外籍移工放假可以席地而坐聊天野餐。哪裡還有這麼棒的免費場地?」

 

道地於社群平台開放徵求意見觀點。(圖片來源:道地新傳媒)

 40~60 公尺的摩天輪有多高?以現今基隆最新地標基隆塔為例,高度約 67 公尺,新建摩天輪單就高度而論,勢必將成為基隆市最新的亮點地標。然而「假設把 40~60 公尺高的摩天輪放置在國門廣場,那會是什麼樣子?」過往以山海城自稱的基隆,依山傍水的獨特特色,山景是否因此就被遮蔽了?藉由 AI 的最新技術嘗試模擬,我們發現,過往以基隆地標著稱的 KEELUNG 地標不見了、原太平國小華麗轉身成為最美書店的「太平青鳥」也將被雪藏。

基隆國門廣場建設摩天輪AI模擬生成圖。(圖片來源:涂佳豪、康宥儒)

一個建設的背後需要全盤規劃考量,動線規劃、未來營運計畫…等等,再者周邊環境因素也是一大考量。本次專題透過「基隆摩天輪」起頭,藉由網路反饋,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從景觀發展、城市治理與在地經濟、在地公民參與以及生態環境層面,多元探討屬於「港灣的新生」。


「港灣新生」完整報導

[1] 從基隆摩天輪引發的城市治理議題|港灣新生

[2] 郭瓊瑩:點亮國門景觀亟需整體港灣發展配套|摩天輪如何注入基隆新活力

[3]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上|談摩天輪的起源與經營

[4] 連振佑:國門廣場蓋摩天輪如何讓基隆地區雨露均霑

[5] 基隆鳥會沈錦豐:讓建設與生態一起成為多贏的做法|摩天輪與生態環境

[6] 吳宜晏:提醒城市願景擘劃、專業評估與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基隆都市再生模式

[7]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下|談摩天輪的空間與景觀

[8] 基隆城市的獨特基因與新地標基隆塔|不一樣的視野

[9] 鄧浩:構造物的看與被看|從基隆摩天輪談視覺觀點啟發


關鍵字:港灣新生、城市治理、基隆、摩天輪、景觀規劃、觀光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