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宜晏:提醒城市願景擘劃、專業評估與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基隆都市再生模式

文|葉小慧(道地新傳媒總編輯)


基隆市長謝國樑提出在基隆國門廣場計畫新建摩天輪,激起基隆都市再生發展願景不明的爭議,身為基隆半子並居住在基隆 20 多年的建築空間專業者「建走大叔」吳宜晏表示,摩天輪本身沒有錯,市長對城市也有自己的看法,而他倡議的是基隆市府團隊應重視整體發展願景、專業評估與民眾參與這三件事情,並撰文提出具體看法呼籲各界重視。

吳宜晏是自媒體「建走大叔」主理人、建築改革社第九屆常務監事及基隆市水巷內產業發展協會監事,過去曾於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簡稱海科館)籌備處工務組任職,近年也積極參與基隆在地社區營造、民間社團及相關公民活動,亦曾受邀擔任基隆市政府相關計畫審查委員及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委員等,積極參與基隆在地與台灣建築界相關公共事務。


整體發展先有大尺度規劃再布局

接受《道地》採訪的吳宜晏,率先回顧他這 20 年看到的基隆市發展,直言基隆市原本對於城市往哪個方向發展沒有明確的方向,唯其參與海科館計畫時,從八斗子半島的規畫看到區域的發展。「這件事情很重要,唯有這樣思考之後,落下的每一步比較精準。」海科館計畫提供了一個模式,在區域發展上要有大尺度規劃再往前慢慢布局。

而基隆市於 2016 年啟動的兩個大計畫-「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文化部推動)及「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讓吳宜晏等專業者看到更大的城市願景,「涉及面向既多且廣,而且是真的落實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他認為這種模式可以做為台灣城市發展的重要模式,亦即「要先有一個大的擘畫去想城市發展,在回到具體執行面上一個個落實,使民間跟著被帶動。」這也是專業者理想的狀態。

吳宜晏說,基隆市已經執行過這個模式,理當能被專業者甚至一般民眾理解到規劃的重要性,在這個角度來看,基隆市民「已經在血液裡或精神裡覺得這件事情是對的。」然而今年提出的摩天輪並不是在有明確願景規劃下的思考,更像是這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宣示。「台灣常因為不同首長輪替而有不同作法,但是好的經驗就應該要學習,大家的共識是希望基隆好,當然就覺得很可惜。」

他表示,可惜的不是蓋摩天輪,而是沒有仔細思考就落了棋步。國門廣場一則腹地不夠大,二則是讓大家進到基隆看到海與港的空地入口,三則基隆市一直沒有開放空間,一旦建置摩天輪,市民可以在什麼地點活動?「如果(基隆市府)想過了,要把想過的方案拿出來,向我們說明分析和評估過,有很多可以討論的事,不一定要討論但至少要跟我們說怎麼想的,不是想一步落一步。」


市府團隊應重視空間規劃的專業評估

基隆市目前已經通過並核定今(2024)年 2,300 萬的港灣兒童樂園經費預算,吳宜晏表示這 2,300 萬是活動經費,他能接受臨時性的遊樂場,「這本來就是廣場的意義,有爭議的是市長提出在明年希望有固定的摩天輪。」乍看是去日本橫濱觀摩後就說要做,還沒提出圖面與方案之前,無法做專業討論,「城市願景及重大政策的宣示不是只用嘴巴說說就可以,那市長也未免太好當了。」

近一年多對基隆市府的觀察,吳宜晏最常聽到的是要和兒童有關,基隆是有愛城市,要讓小孩子在這邊快樂成長,讓人感覺這是目前施政方向上很重要的核心,無論是蓋室內兒童遊戲場或是成立兒童事務發展處,邏輯一致。只是當談到空間與大環境時似乎就無法進入狀況。吳宜晏坦言有恨鐵不成鋼的感概,「基隆市後來的這 10 年,我看到基隆不一樣的都市再生模式,明明就在眼前讓你看到改變,不一定要跟隨,但應該順著此模式再往前精進發展「市港再生2.0」,任誰都無法迴避如何延續市港再生這個規畫概念。」

他直言這件事情事關重大,一是脈絡問題,二是這局棋若真的這樣下,影響又是20年,遊戲場立意良善,但少了大的願景就推動,影響很大。「任何硬體一完成影響就是10年以上,不是小事,不是兒戲,希望讓(基隆)市府正視,要有個願景再來下棋,讓市民清楚知道,總會少一些反對聲音。」


民眾參與溝通說明更助基隆發展

吳宜晏說,公民參與機制很重要。基隆過去幾年任何大建設或大計畫,都設計有參與機制,已經成為基隆市民的習慣。10 年前黃色小鴨第一次來台灣就在基隆港,帶來一種城市的幸福感,在小鴨離開基隆之後發生西二三碼頭倉庫要被拆掉的事情,當時集結很多文資愛好者,連署形成一股力量並在現場展開抗議活動,事件衍生至今可以看到很多相關的年輕團體和社群團體,甚至許多現任議員就是當時發聲的成員。

「10 年後小鴨沒來基隆而是到高雄,高雄港區因為 20 年前的大規劃逐步完成了。這個對照很有趣,基隆現在發生這件事情(摩天輪),隱約告訴我們這個城市需要被關心。」如今過去參與及認同基隆都市再生改變的民眾,會不會因此喚起警覺性?

吳宜晏肯定過去參與計畫的團隊跟專業者,至少當時做對了一件事,「而做對的事能不能形成一股力量,讓當局者知道我們不是網軍機器人,是認真看基隆的發展方向,以關心環境的角度在關心基隆。」他期待看到後面的影響,希望基隆市府推動摩天輪的模式能更符合民眾的期待。


「港灣新生」完整報導

[1] 從基隆摩天輪引發的城市治理議題|港灣新生

[2] 郭瓊瑩:點亮國門景觀亟需整體港灣發展配套|摩天輪如何注入基隆新活力

[3]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上|談摩天輪的起源與經營

[4] 連振佑:國門廣場蓋摩天輪如何讓基隆地區雨露均霑

[5] 基隆鳥會沈錦豐:讓建設與生態一起成為多贏的做法|摩天輪與生態環境

[6] 吳宜晏:提醒城市願景擘劃、專業評估與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基隆都市再生模式

[7] 搶眼天際線的摩天輪背後.下|談摩天輪的空間與景觀


延伸閱讀

社會力與都市設計交會的活教科書:基隆城市博覽會


關鍵字:港灣新生、摩天輪、都市再生、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