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在生活之間|墓園三部曲之一.巴黎四大公墓

文|朱世人(文化大學景觀學系副教授、美國註冊景觀建築師)


脫離宗教的市民公墓

著名的法國軍事家、政治家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 1769-1821)崛起於法國大革命之後,帶給法國甚至全世界許多革新的理念。其中一件令人意想不到是由他創始的革命性作法,就是市立公墓之設置。位於巴黎第 20 區,如今每年吸引遊客無數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正是拿破崙所設立的第一個公共墓園。

巴黎觀光名勝之一,拉雪茲神父公墓(攝影:朱世人)

在普遍信仰基督教的歐洲,死後埋葬在教堂的教區墓園(Parish Cemetery)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至今仍然。然而工業革命之後不斷擴張的城市以及相應增加的墓地需求,令各個教區不堪負荷。人們先想出了將屍骨挖掘再重新安葬的方式,但是空間還是不夠,致屍骨解體後,被移置在教區墓園的牆上,直到 1786 年,聖嬰公墓(Holy Innocents' Cemetery)的牆體因過度使用而坍塌,巴黎市內的教區墓園遂全面停用。

聖嬰公墓裡為堆放重新挖掘再移置的遺骸而增設的結構,終因不勝負荷而坍塌(圖片來源:Theodor Josef Hubert Hoffbauer, via Wikimedia,依 CC0 條款授權)

1789 年法國大革命,接著恐怖統治,除了郊外的亂葬崗,巴黎市內的教區墓園於這段時期曾重新啟用,但是很快又不敷使用,再次導致市區疾病叢生。當局政府決定再次關閉所有的教區墓園及亂葬崗,屍骨全數挖掘並移入地底下一個廢棄的石灰岩採石場,也就是今日著名的巴黎地下墓穴(Catacombes de Paris)。這個地下墓穴一直到 1814 年都是作為公墓使用。

巴黎地下墓穴(圖片來源:Diego Delso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

1804 年,在拿破崙的指示下,巴黎市政府在市郊東側的第 20 區買下一片原屬於耶穌會的土地,將它轉為公墓使用,實現了拿破崙在登上法蘭西第一執政官時的宣言:「每一位公民,無論其種族或宗教為何,都有權利得到埋葬。」(Tout citoyen a le droit d'être enterré sans distinction de race ou de religion.)從這一刻開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不再是由宗教賦予,而是生而平等。

Jacques-Louis David,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 oil on canvas,1805, Public Domain

這是第一個由政府出資成立的墓園,之後巴黎市政府仍陸續增設市立墓園,包括在市中心近西側的第 16 區,規模較小的帕西墓園(Cimetière de Passy);並於市郊南側的第 14 區,重建了原來因衛生因素關閉的南墓園(Le cimetière du Sud),即今蒙帕納斯公墓(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 );在北側市郊的第 18 區,新建北墓園(Cimetière du Nord),即蒙馬特公墓(Cimetière de Montmartre)。

設立於 1825 年的蒙馬特公墓(攝影:朱世人)

公園化的公墓

正式名稱為東墓園(cimetière de l'Est)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其規劃與設計採用了一個非常新穎的理念,即所謂的花園式墓園(garden cemetery)。為解決過去市區的教區墓園因土地不足而導致的衛生問題,法國當局決定在遠離市區且用地足夠的地方設立公墓,以利採取較為舒緩的形式來規劃墓園內部,包括墳墓的間距、植栽的配置、方便訪客出入的車馬道等。運用分區規劃的概念,令一旦發生了疾病衛生問題所可能帶來的爆發性傳染,能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其地點遠離市區,亦防止了進一步傳染的可能性。

拉雪茲神父公墓(圖片來源:Peter Poradisch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 2.5)

這個新設的市立公墓之所以會採取這樣的規劃作法,除了很實際的衛生隔離問題之外,也與當時在正興起的景觀設計運動有關。英吉利海峽另一端的英國,正受到普桑(Nicolas Poussin)、洛蘭(Claude Lorrain)等風景畫家的影響,為畫中羅馬帝國廢墟遺構所點綴的地景著迷,開始在花園的設計中引入這樣的風格,逐步形成所謂的英式景觀花園(English Landscape Garden)。 因此,拉雪茲神父公墓設立之初,雖然還沒有什麽人願意在這個地方下葬,墓園的整體配置已設有紀念碑、涼亭等景物,有如大型公園一般。

普桑綴有古羅馬遺跡的風景畫 (Nicolas Poussin / Wikimedia Commons/ Public Domain)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世界上尚未有政府公家機構出面設立的公園。在歐洲或英國,公園多半為原本屬於王室的狩獵用地或是休閒場地,在君權式微之後,被釋放出來成為民眾使用的公園綠地。美國則是同樣要等到 19 世紀中期,工業革命後城市擴張,令大家意識到公園綠地對於全民健康的重要性,政府開始主導設立公園。因此設立於 19 世紀初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第一個開放給民眾使用的自然景觀式公園綠地,即便它的主要用意並非如此,但是它為市民提供的健康福祉與休憩作用已超越原本設計功能。

 

公墓的行銷

改變觀念並不容易。遠在郊區的公墓,一開始並不吸引人。市政府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將知名詩人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 1621-95)與喜劇作家泰斗莫里哀(Molière 1622-73)遷葬到拉雪茲神父公墓,並且舉辦了非常盛大的儀式,就像在告訴大眾,「有名人在這裡下葬!快來做他的鄰居吧!」

拉封登墓(圖片來源:Touron66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

 拉封登是《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 以及《寓言詩》(Fables choisies mises en vers)的作者,而莫里哀被譽為西洋文學中最重要的喜劇作家之一,與高奈伊(Pierre Corneille 1606-84)及拉辛(Jean-Baptiste Racine 1639-99)並列法國古典戲劇三傑。兩位 17 世紀作家,於死後超過 1 世紀,遺骨再度被挖掘出來,重新安置在拉雪茲神父公墓。(根據筆者在墓園觀覽時的導遊說明,莫里哀被重新安置的甚至只是衣冠塚。)雖然勞師動眾,但如此宣傳帶來的效益驚人,根據歷史記錄,接著數年間,墓園的下葬人數便從數十位倍增到 3 萬多。

莫里哀墓(圖片來源:Rama / Wikimedia Commons / CeCILL)

由於莫里哀生前具演員身分,當時的宗教限制,並不允許他在教區墓園下葬。但他的名氣夠響亮,因此教廷特准,得在晚間以一般正常的宗教儀式,下葬在埋葬無名嬰屍的墓園裡。重新以盛大儀式將莫里哀下葬在沒有宗教意義的公共墓園,既符合拿破崙的宣言精神,似乎也隱含著為作家平反的意涵。

可葬在名人身旁的空間有限,而這種饑餓行銷十分對得上巴黎人的胃口,此外當時的巴黎亦沒有太多其它的選擇,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在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不僅是引領一時風尚,也影響到後世對於墓園的看法。接著有更多名人葬在這個地方,滾動式地更加帶動這樣的風氣。除了前述的兩位作家,文學界還有寫下《人間喜劇》的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 1799-1850)、以《追憶似水年華》聞名的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1871-1922),以及以《道林格雷的畫像》和《不可兒戲》知名的愛爾蘭詩人/劇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 1854-1900)。

普魯斯特墓(圖片來源:Olivier Bruchez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2.0)

王爾德的墓是拉雪茲神父公墓中的重要景點,充分說明了名人效應。這位生前即聲名卓著的作家擁有眾多粉絲,為唯美主義的代表、同性戀社群的文化象徵,曾說過:「我們都在陰溝裡,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自 90 年代一位女性在他的墓石留下唇印,從此掀起了潮流,很快地,王爾德的墓碑遍布人們留下的口紅唇印。儘管王爾德墓被視為古蹟列管,為保護墓碑免受破壞,巴黎市政府曾祭出 1 萬 2,000 美元的罰鍰,朝聖者不減其志,持續在墓碑上留下唇印。巴黎市只好以透明玻璃罩將墓碑圍起來,而人們持續在玻璃圍幕上進行他們的「朝聖儀式」。 

覆滿了朝聖者口紅印的王爾德墓(圖片來源:Agateller / Wikimedia Commons / CC0) 

名人的隕落與不朽

除了文學界,學術界、藝文界、政治軍事界等各領域同樣也有相當多名人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曾經來訪台灣多次的默劇大師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現代舞的創始人鄧肯(Isadora Duncan)、數學家以及溫室效應的發現人傅里葉(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皆長眠於此。

音樂界有以歌劇《卡門》聞名的作曲家比才(Georges Bizet)、以《塞維利亞的理髮師》知名的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女高音卡拉絲(Maria Callas)、有「鋼琴詩人」之稱的鋼琴/作曲家蕭邦(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 1810-49)、法國女歌手愛迪.琵雅芙(Edith Piaf)、以作品《門》(The Door)聞名於世的美國搖滾樂傳奇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

朝聖者以口香糖黏附莫里森墓旁的樹幹作為致敬儀式,即使墓園管理方以竹桿包覆樹幹亦無法阻絕(圖片來源:Ghomsteitler / Wikimedia Commons/ CC0) 

莫里森墓的防護措施比起王爾德墓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防護柵欄,還加上監視器,以免難以預測的樂迷過於衝動,遊客只能隔著柵欄與莫里森墓相對。琵雅芙的墓終年有鮮花,也代表著法國人對她的喜愛。

琵雅芙家族墓(圖片來源:PRA / Wikimedia Commons/ CC BY 2.5) 

鋼琴家蕭邦的心臟被帶回到他的祖國波蘭,但他的遺體仍是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羅西尼被重新葬在他的家鄉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卡拉絲則在有人試圖偷竊她的骨灰後,被挖掘起來灑在愛琴海上,因此兩人的墳都只是一個空殼。但是這個並不妨礙人們來此朝聖。

位於拉雪茲神父公墓的蕭邦墓(圖片來源:Auguste Clésinger / Wikimedia Commons / CC0)

軍事界自拿破崙時期以降的元帥與將軍們,除了入嗣先賢祠者,也有許多選擇下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而且多半集中在西側主入口進來的大道上,陣列式地迎接訪客,頗為壯觀。墓園裡設置有許多紀念重要戰役的紀念碑,也設置紀念在大屠殺、集中營受難者、1848 年巴黎二月革命等的紀念碑。

紀念死在法國的捷克志願軍紀念碑,位於拉雪茲神父公墓第 84 分區(圖片來源:agracier /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3.0) 

拉雪茲神父公墓也是 1871 年巴黎公社最後一批社員被槍殺的地點。在東側園區的牆邊,有 147 名社員在此受難。因此這裡也成為左翼人士,社會主義人士與共產主義人士心目中的聖地、人民爭取自由和理想的象徵。許多參加過二戰法國抵抗組織的法國共產黨人,死後都安葬在巴黎公社社員牆附近。有趣的是,不是所有的法國人都認同此處為必訪聖地。筆者參訪時,便遇見導遊與團內參訪者爭執起來。同團參訪者堅持要去看心目中的聖地,導遊卻認為何必為了百年前的這個「不是那麽重要的事件」而耽誤去看王爾德墓的時間呢?各人心中各有一把尺。


公墓旁的高價房地產

比較晚期建設起來的蒙帕納斯公墓(1824)位在巴黎南側市郊的十四區;蒙馬特公墓(1825)在北側市郊的十八區;帕西公墓(1820)則是在市中心近西側的十六區。相較於拉雪茲神父公墓的位置,後來設置的三個公墓都是處在巴黎比較中心的地段。與名人為鄰的概念不僅僅只在身後的世界有效,在生前的世界一樣通行。與公墓一牆之隔的住宅,在當前巴黎市區都是屬於中高價位、外觀上管理維護相當好的房地產。

蒙帕納斯公墓(圖片來源:Myrabella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3.0)

墓園雖然禁止寵物進入,但漫步其中,常見附近居民來遛小孩,或是在園裡享受陽光、戴著耳機聽音樂、或是看書等。確實墓園是相對寧靜的場所,如為享受一段獨處的時光,墓園是蠻好的選擇。筆者也觀察到在墓園中跑步運動者,與一般公園內的常見景像,幾乎沒有兩樣。

蒙馬特公墓(攝影:朱世人)

與墓園為鄰,對於巴黎人來說也許就如同在公園旁生活一般。固定時段總有導遊團前來訪勝,前來探討名人的身後之地。在蒙巴納斯公墓有創辦汽車公司的雪鐵龍(André-Gustave Citroën)、存在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與沙特(Jean-Paul Charles Aymard Sartre),蒙馬特公墓有樂器薩克斯風的發明人薩克斯(Antoine-Joseph "Adolphe" Sax)、寫《天堂與地獄序曲》(Orphée aux enfers)的作曲家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茶花女》(La Dame aux camélias)的作曲家小仲馬(Alexandre Dumas fils)等名人加持。墓園於夜間關閉,人身安全似乎不是問題。在艾菲爾鐵塔後方的帕西公墓更是在設立之初就已經位處精華住宅區與商業地段。

從艾菲爾鐵塔俯視位處市中心精華地帶的帕西公墓(圖片來源:Paige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 2.0 ) 

帕西公墓旁 3 房公寓開價可上至 250 萬歐元左右、5 房 350 萬歐元,比起羅浮宮旁的 3 房 2 廳 210 萬、3 房 3 廳 430 萬毫不遜色。蒙馬特公墓旁的公寓多半規格偏小,但這裡的 2 房公寓也有 100 萬歐元的價格,與杜特麗花園旁 2 房 120 萬相比不遑多讓。羅浮宮與杜特麗花園都是在巴黎塞納河右岸的第一區,是精華中的精華。南郊蒙巴納斯公墓旁的房價,與同在塞納河左岸緊鄰文教區的房價則是不相上下。當然我們不能斷言,是公墓為這些房產帶來了加持效應。但是顯然公墓並沒有拖累周邊的房產價格,與台灣人不要住在墓仔埔旁的慣性思維,有明顯的差異。

*資料來源https://danielfeau.com/en/listing/france/sales/apartments/paris

https://www.residences-immobilier.com/en/search.html

蒙巴納斯公墓旁的房價塞納河左岸不相上下(圖片來源:APK / Wikimedia Commons / CC BY-SA 4.0)

公墓的房地產化

拉雪茲神父公墓自 1804 年開幕以來,已經有超過 30 萬人在此下葬,也早已經缺乏空間。墓園的管理單位想出一個辦法,就是重新販賣墓穴。墓穴的大小是固定的。因為地下水位的關系,深度也是固定為最多放置 7 層棺木的深度。一旦超過 20 年未繳管理費用,墓穴中的棺木會挖出,遺體將被重新安置在西大門入口林蔭大道盡頭的藏骨堂(ossuary),將墓穴釋出到市場讓人購買。但是這樣年代久遠的墓穴,雖然家族中已經沒有人繼承或延續墓穴的維護,上方的墓碑或家族陵墓(mausoleum)經常是超過一世紀的老古董,與整座墓園同被視為歷史遺產的一部份,因此不能有任何更動。有意願買下這些墓穴的人,雖然可以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購買,條件就是必須出資維護這些古蹟,並且不可以更改墓碑上的家族名稱。而未被列為古蹟管理的墓碑就沒有這方面的限制了。

拉雪茲神父公墓(攝影:朱世人)

因此,幫助國家維繫著有形與無形的公共財產,與名人同伍的概念,轉化成為自己的家族也能成為重要文化財的一部份,成為葬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另一種考量選擇。蒙巴納斯公墓與蒙馬特公墓亦然。死有葬身之地,雖無葬身之名,顯然不是所有法國人在意的事。


小結

脫離宗教管控的公共墓園,似乎讓法國人對於身後事的看待方式升華到不同的層次。從渴望得到救贖的安息之地,轉而成為想像後人如何看待自己一生的場所;或從一個僅為身後設置的長眠地,轉而成為身心靈休閒的公眾場域。


「清明特輯-墓仔埔也敢去」完整報導

 [1] 導言:我們與死亡的距離|清明特輯

 [2] 死亡在生活之間|墓園三部曲之一.巴黎四大公墓

 [3] 肉身與意念共同的旅程.斯德哥爾摩林地墓園

 [4] 生活在死亡之上|墓園三部曲之二.明尼亞波利斯湖林墓園

 [5] 未完成的詩意所在|亡者之城.聖卡塔爾多墓園


延伸閱讀

城市公墓:像公園一樣的墳墓(2016年3月23日,BBC NEWS 中文)

墓園如何成為觀光景點以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為例(李珮宇,2019)


關鍵字:墓仔埔也敢去、巴黎公墓、拉雪茲神父公墓、教區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