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詩意所在|亡者之城.聖卡塔爾多墓園

文|陳薇安米蘭理工大學景觀建築與景觀遺產研究生、米蘭台灣學生會創會會長


義大利作家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 1923-1985)在其經典著作《看不見的城市》中有幾篇短文提到城市與死亡,他更將墓園形容為亡者之城。在短文中,城市與死亡糾葛交織,死亡不僅是終結,更是城市的一部分,融入其街道、建築和氛圍之中。這些亡者之城通常被描述為寂靜、荒涼,人們很少活動,彷彿沉浸在無生命的氛圍之中。然而,這種與死亡的關聯並非恐懼,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反思和尊重。在這樣的城市中,人們不僅感受到死亡的存在,更體驗到對生命的價值和珍惜。因此,這些城市不僅是墓地,更是一種靈魂的寄託,一個與死亡對話的場所。

晚卡爾維諾 8 年出生的義大利建築師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 1931-1997) 亦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城市做為生者的居所,而墓園則是亡者的城市,並將這些想法實踐在位於義大利中部城市摩德納(Modena)的聖卡爾多墓園(San Cataldo Cemetery)之中。

巨大的紅土色、厚實的建築體與渺小地坐在長椅上的人形成強烈對比。(攝影:陳薇安)

聖卡塔爾多墓園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其獨特的氛圍和風貌。1876 建成的老墓園由建築師塞薩雷.哥斯達(Cesare Costa)設計,保存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1903 年增建的猶太公墓夾在老墓園與新墓園之間最廣為人知的則是在 Google Maps 上被登記為「Aldo Rossi 墓園」的新墓園,1971年羅西和吉安尼·布拉吉耶里(Gianni Braghieri)一起贏得這個墓園擴建計畫的設計競圖,以天空之藍方案獲得首獎並於 1984 年完成了大約 40% 的部分,也就是現階段看到的狀態這個未完成的新墓園其他部分尚無下文。從衛星圖上來看,三塊墓園並排,可以很清楚的發現異同之處。

聖卡塔爾多墓園由三個區塊組成,其一為 1876 年建成的老墓園。(攝影:陳薇安)

1971 年,阿爾多.羅西參與競圖時提出一張張精美的手繪圖面,體現他作為建築師、建築理論家、繪畫者的堅持,也融合了他一直以來所建立的建築理念,他希望能將他在 1966 年的著作《城市建築》中所提出的城市理論在此案中實踐。他的理論中提到:「建築應該要嵌入城市現有的結構中。」因此可以看見他將聖卡塔爾多墓園原有的老墓地與猶太墓地中某些元素融合並轉化進新墓園的設計之中。


「一位恰好是建築師的詩人。」評論家兼建築師艾達·路易絲·赫克斯泰布爾(Ada Louise Huxtable)這樣評價他。

羅西和布拉吉耶里將原有的老墓園與猶太墓園中某些元素融合並轉化進新墓園的設計之中。(攝影:陳薇安)

「Aldo Rossi 墓園」位於義大利摩德納的郊區,不論是大眾運輸或走路都不易到達。從摩德納中央車站沿著汽車道的路緣行走前往此座公墓伴隨著熙來攘往的車流,抵達這座新墓園,一轉入大門,大的天空與悉心修剪的樹籬草皮在眼展開,順著長長的柱廊、低矮的圍牆走在彷彿沒有盡頭的草原,往紅土色的立方體前進著⋯。

「Aldo Rossi 墓園」入口大門為低矮的一道圍牆,整齊的設有藍色沖孔的金屬窗戶,劃分活人的世界與亡者之城。一進到亡者之城,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片草地。(攝影:陳薇安)

進入這座墓園後,最令人矚目的建築物便是整個區域中央那座紅土色磚砌的巨大立方體了,這個龐然大物,每個立面敞開著 63 個方形窗戶,與 9 個長方形門洞,沒有安裝窗戶或玻璃,也沒有安裝門片,就任這個建築物敞開著,乍看與 1940 年在羅馬建造的文明宮非常相似。阿爾多·羅西定義這個紅土色的立方體為 「亡者之屋,一個未被完成且被遺棄的房子」(the house of the dead, an unfinished and abandoned house),且他也認為墓園即是亡者之城,如同一座由廢棄的建築、房屋、煙囪和一些門廊所組成的綜合體。因此在這個墓園中,可以見到非常多的建築元素共同組成這個墓園。

「亡者之城」中最令人矚目的建築物,羅西稱之為「亡者之屋」。(攝影:陳薇安)


這個紅土色的立方體其實是一座骨灰安置所,從裡面與外面來觀看是全然的不同。

骨灰安置所的內部,採用非常多金屬及其原色,與外部紅磚色、乾淨的樣貌相當不同。(攝影:陳薇安)

一格一格仍空置著的骨灰安置空間,每一格都設有編號。(攝影:陳薇安)


圍繞著這個中心建築的,是圍塑起墓園邊界的長條狀兩層樓建築,與隔壁 1876 年塞薩雷.哥斯達設計的老墓園似乎有那麼一點點的相似,但顏色上則採用珊瑚粉色的牆面與天藍色的斜屋頂,並且抹去了許多裝飾與紋理,僅展現非常乾淨的門與窗。可說是義大利理性主義的風格表現,遵循功能至上主義,僅用非常簡單的線條,不加以綴飾。

珊瑚粉色的牆面與天藍色的斜屋頂,抹去多餘的裝飾與紋理,僅展現非常乾淨的門與窗。(攝影:陳薇安)


其實,阿爾多.羅西在1971年參與競圖前後,遭遇一場非常嚴重的車禍,他大多時間躺在醫院裡進行這個墓園的設計,想必當時的心境對於死亡有更深刻的思考。


「也許正是因為這件事,摩德納公墓的計畫在斯拉沃尼亞布羅德的小醫院誕生了,與此同時,我的青春也結束了。…. 我躺在一樓的一間小房間裡,靠近一扇窗戶,透過窗戶我可以看到天空和一個小花園。我躺著幾乎一動也不動,想起了過去,但有時我不思考:我只是凝視著樹木和天空。」


——阿爾多.羅西

羅西對新墓園的設計草圖之一,目前實現了僅約其中的 40%,剩餘的 60% 則還未有下文。(攝影:陳薇安)


聖卡塔爾多墓園目前尚未完成,這樣的空曠狀態,似乎更加整個墓園寧靜而孤獨的氛圍。 

草地、孤樹、門洞、未經裝飾的牆面、乾淨簡易的步道,塑造出整個場所的基本調性。(攝影:陳薇安)


漫步在墓園中,可以找到一些長椅,它們被設置在絕妙的位置,不僅提供了休息的場所,還讓人們可以欣賞到特定的景色,是視角的暗示。這些長椅也成為墓園中的一景。

對稱的建築語彙貫穿整個墓園。偶爾遇到幾張長椅,彷彿為來此的旅人提供一個凝視這座墓園的方向。(攝影:陳薇安)


聖卡塔爾多墓園的設計不僅展示了阿爾多.羅西作為一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的才華,也帶給人們一種獨特的景觀建築體驗。墓園成為一個充滿意義和詩意的空間,吸引著人們深入探索和思考生死和存在的意義。這種景觀建築觀點不僅讓人們對於建築物本身有了新的認識,也拓展人們對於墓園和死亡的理解,使其成為一個充滿文化和精神價值的場所。聖卡塔爾多墓園,不僅是一座墓園,更是一個景觀建築的藝術品,值得走訪一趟親身體驗這種空間形式所帶來的特殊氛圍。

長長地、不斷重複地柱廊,彷彿沒有盡頭。(攝影:陳薇安)


作者簡介

陳薇安,筆名陳小捲。現正旅居義大利,攻讀米蘭理工大學景觀建築與景觀遺址研究所,並獲選擔任米蘭台灣學生會創會會長。曾任監察委員秘書、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執行秘書、社團法人台灣現代建築學會資深特助。
課業之餘,著迷於城市觀察攝影及書寫、歐洲景觀與建築探訪。目前專注在都市觀察、古蹟活化、藝文展覽等領域,時常發表歐洲見聞於私人社群平台,亦發表文章於中文期刊、報紙及網路媒體。



「清明特輯-墓仔埔也敢去」完整報導

 [1] 導言:我們與死亡的距離|清明特輯

 [2] 死亡在生活之間|墓園三部曲之一.巴黎四大公墓

 [3] 肉身與意念共同的旅程.斯德哥爾摩林地墓園

 [4] 生活在死亡之上|墓園三部曲之二.明尼亞波利斯湖林墓園

 [5] 未完成的詩意所在|亡者之城.聖卡塔爾多墓園

 [6] 為何而死.為何而生 |墓園三部曲之三.墓碑、墓誌、紀念碑


關鍵字:墓仔埔也敢去、亡者之城、義大利理性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