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台灣的墓園

文|徐逸鴻(台灣傳統與近代建築研究者、木也建築學堂創辦人、台灣好墓記錄者)


生與死共存的年代

說到台灣漢人現今的清明掃墓,長途車程、走路上山,大概是必不可少的過程。不知從何時開始,墓區被視為禁忌之地,平日生活中,最好不要見到;在都市規劃上,甚至被歸為嫌惡設施,政府帶頭去之而後快。墓區與聚落分隔、遠離,彷彿兩個世界。然而,墳墓在以往人們的眼中,也許和我們現代觀念有很大不同。

我們在台灣鄉間偶然可見到一兩座墓,獨自矗立在田野中,有些墓甚至就位在自家的田裡,耕種時,逝去的親人就在旁邊看顧,有種特別的親近感。

位於稻田邊,書卷造型的吳媽蔡氏墓,雲林虎尾(攝影:徐逸鴻)

金門後(后)水頭聚落邊緣,鄰近合院住宅之處,即可見到明代古墓;彰化二林外竹聚落中,既有林家大宅,也有林氏祖先墓,兩者就位在同一條路上,相距不過數十公尺,並朝向同一個方向。這種生死共存的情形,我們現今很難理解,但在以往,這也許是一種常態。

金門的陳禎墓與陳健墓皆為獲指定為國定古蹟的明代古墓(攝影:徐逸鴻)

以都市來說,歷史悠久的台南府城內,以往也有墳塚之設,後來才禁止,主要在城外發展墓區,特別是在大南門外,即今日所見的南山公墓

鹿港做為中台灣最繁華的商港,清代也存在數個大型墓區,與聚落緊密相連。如靠近河港的大將爺塚,位在今天大將爺廟前方;商業最繁華的五福大街旁,也曾建有義塚,後來在日本時代為了建設街役場而遭到清塚。

由此可見,在清代或是更早的年代,無論聚落或鄉村,墳墓與街區、住家共存是常見的事情。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以往出山時,需要抬棺走到墓地,如果距離很遠,也是一件挺累人的事,所以墳地通常不會距離聚落太遠。


墓區的選址

墳區若與聚落相連,雖下葬方便,但往往用地有限。且四周建築環繞,在考慮風水時,有諸多不便。在台語中,造墓叫做「做風水」,可以想見風水對於墓地選址的影響之大。以風水而言,墓地的選擇,若能位在緩坡上,往外可俯瞰開闊平原風光,前方尚有河流環繞而過,那就再好不過。這一類背山面水的墓區,在台灣西部平原上有許多,散布在聚落周邊。

新北觀音山據說是全台灣風水最好的地方(攝影:徐逸鴻)

這些墳區也許只和聚落相隔一兩百公尺,但已足夠取得獨立的空間環境、自成一格。它們通常依靠一座小丘陵,以山頂為圓心,將墳墓環繞布置於整座山丘上,這樣一來,所有的墓都有靠山,往外又可俯瞰平原。這類墓區通常前方還會有河水流過。而若在地形上,沒有丘陵可依靠,直接面對河流建造墳墓也是可行的。

另一種形式,一樣是背山面水,但面對的是湖水,哪怕只是小小的埤塘,都可以顯出蓬勃生氣。若是在山谷地形中,低處有河流過或者積水成湖,那麼山谷兩面甚或三面坡地上,都會布滿了墳墓,形成以水為中心、墳墓皆朝向水的向心式墓區。

雲林廖靖忠墓前的半月池(攝影:徐逸鴻)

傳統認為水就是財,因此無論是陰宅、陽宅,對於水的引導、聚積,都是很有講究的。而從景觀的角度來看,有山林之勝再加上水流生氣,人居其中感到神清氣爽,顯然是適宜久居之地。 所以說,符合基本風水地形的墓區,往往是風景宜人之地。特別是位處山坡上的墳地,四周景觀往往是氣象萬千。

站在台北內湖第三公墓的高處往外看,氣象萬千(攝影:徐逸鴻)


遺世獨立的大墓

以上所說的,是一般的墓葬情形。若是特別注重風水形勢者,會在山林之間尋找好的墓地,這時候就有可能遠離聚落與墳區,台北大龍峒陳家,即有祖先墓塚位在陽明山區的紗帽山上。

台北陳悅記墓園陳文瀾墓(繪圖:徐逸鴻)

新港王得祿墓,建於 1844 年,距今已有 180 年之久,是一座古老的超大型墓,其占地廣大,且周圍沒有鄰近其它墓塚,一家獨享四周的風光景緻與地理形勢。可說是台灣漢人傳統墓葬中,最理想的做法,而這樣的墓位在山林田野之中、獨具一格,很是清幽,壯闊的景致也往往引人入勝。

位於嘉義的王得祿墓占地 1.92 公頃,為國定古蹟(圖片來源:Peellden, via Wikimedia,依CC BY-SA 3.0 條款授權)

明代的金門黃偉墓、清代的後龍鄭崇和墓、新竹鄭用錫墓、日本時代的高雄陳中和墓,都具有這樣的特色。

鄭用錫墓,又稱「開臺進士墓」,與生前所居「進士第」、其父鄭崇和墓、家族所建的「鄭氏家廟」皆為指定古蹟(圖片來源:Outlookxp, via Wikimedia,依CC BY-SA 4.0 條款授權)


坡地墓區

台灣現存的大規模墓區,主要位在山坡地上,特別是與平原地帶相鄰的山坡,若有相當高度與斜度,那麼看向遠方的視野將會非常良好,也不易被前方的墓遮擋視線。在這樣的山上,除了背山、面水的基本風水要求,也容易找到左青龍山、右白虎山的地形,甚至是後方主山背後的來龍,前方的朝山、案山也都能看得清楚,那就更好了。因為遠離聚落,且容易找到理想的風水形勢,山坡地發展出來的墓區往往很大。有時候會見到一座或幾座大墓位在一個山坡上,周圍布滿了其它小墓,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一個個的進駐,直到布滿整個山坡,或許以往想要入住這樣的風水寶地,還是可遇不可求呢!


墓區的規劃:從亂葬崗到棋盤式墳場

傳統墓區經常是未經規劃,墳墓大大小小、各種形狀、方位不一,呈現隨意排列的狀態。但也不是說沒有規律,如果在一片坡地上,墳墓大致會面對山下、背靠山頂,依序或者交錯著排列。只是有些墳墓可能為了取得和墓主相合的方位,會採用和大家完全不同的朝向,總而言之,傳統墓區的樣貌,是在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契中,排列發展出來的。

傳統墓區的土地利用率很高,墓區中一般只有幾條小路可供進出,墓與墓之間的排列往往是非常緊密的,甚至互相侵占用地,也偶然可見。因此,在這樣沒有道路的墓區內行走,就必須踏過每一座墓,如果墓區位在山坡上,又長滿了雜草,那麼掃墓可說是困難重重,不但要爬山,還得越過重重障礙。因此也不免有後代子孫視掃墓為畏途。

其實傳統墓區的這種環境是可以透過管理來改善,在法規上,規定墓與墓之間須留出走道空間,並且勤於除草、疏通路徑即可。然而政府採用的方式,卻是一股腦將傳統墓區整個剷平,改成公園,或建設成八卦形墓園、棋盤式墓園。這些新建設的墓地幾乎全都是位在平地,失去了傳統墓地對於地形的講究,且規定每座墓的大小、形狀,大大扼殺了墳墓創作的可能性。在這一類的新設墓區內,儘管路好走很多,甚至可以直接騎車到墓旁祭拜,但是傳統墓區具有高低地形的風水環境完全消失不見,建築空間給人的感受亦完全不同。傳統墓葬文化走到此,可說是衰微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墓區的生與死

傳統墓區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處在野外、荒涼杳無人煙。一座有活力的墓區,每天都有很多人進進出出,造墓工、園藝工、掃墓家屬、甚至送餐的快遞人員,這樣富有活力的墓區,光是每天維護草木,就需要不少人力。

然而,政府將傳統墓區視為嫌惡設施,為了加以拆除,先針對公墓列為禁葬區域,禁止整修,接著再通知家屬遷葬。被遷葬的空墓,由於無法再利用,也只能任其荒廢、雜草叢生。這樣的墓區,當然很快就失去活力,變成我們現在到處可見的,陰森可怕的墓區。其實這並不是墓區原本該有的樣子。

關於這一點,只要去看看平日維護良好的墓區即可知曉,比如鹿港南邊的福興仁愛公墓、彰化紗帽山墓區,都是維護整潔、風景優美的墓區。

政府宣稱要將墓地公園化,其實公園化可有兩種作法,背後卻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一是維護良好的墓地景觀與活動環境,使墓地成為能夠展現建築藝術、具有宜人景觀的休閒去處。這樣的方式,既尊重土地本身的歷史、保存各時代的建築藝術,民眾在參觀過程中,也能增進藝術涵養、認識鄉土歷史。高雄陳中和墓與台南五妃廟,都是這樣的例子。

位於高雄苓雅區的陳中和墓為石匠名家蔣馨之作,今為古蹟公園,圖為當中的石象(圖片來源:Pbdragonwang, via Wikimedia,依CC BY-SA 3.0 條款授權)

二是將墓地全部剷平,成為栽種草皮樹木的單純公園,土地上曾有的歷史完全消失。高雄覆鼎金公墓即是如此,綿延好幾片山頭的巨大墓區被全數剷平。原本自清代到日本時代、戰後,擁有豐富的墳墓建築藝術的精采墓區,甚至還可分佛教墓區、基督教墓區、回教墓區等區域…現在只留下幾座日本時代墓,作為點綴。以這樣的文化浩劫來建設公園,完全無視墓區的歷史、建築藝術價值。墓區的死亡,其實也是傳統文化與建築藝術的死亡。

內湖第三公墓的梅溪十八世福堂公佳城,雲鶴雕刻極富立體感、氣韻生動(攝影:徐逸鴻)

精美的高雄鳥松陳萬壽墓已遭拆毀(攝影:徐逸鴻)


「清明特輯-墓仔埔也敢去」完整報導

 [1] 導言:我們與死亡的距離|清明特輯

 [2] 死亡在生活之間|墓園三部曲之一.巴黎四大公墓

 [3] 肉身與意念共同的旅程.斯德哥爾摩林地墓園

 [4] 生活在死亡之上|墓園三部曲之二.明尼亞波利斯湖林墓園

 [5] 未完成的詩意所在|亡者之城.聖卡塔爾多墓園

 [6] 為何而死.為何而生 |墓園三部曲之三.墓碑、墓誌、紀念碑

 [7] 走進台灣的墓園


延伸閱讀

圖解台灣墳墓總集(2024年4月3日,台灣好墓)

墳墓筆記 1~7 (徐逸鴻,2022)

映照府城400年,南山公墓如何與現代城市並存?(2019年2月21日,報導者)

台灣的古墓

守護南山公墓青年陣線

地上台南 - 南山公墓


關鍵字:墓仔埔也敢去、文化資產、墓園景觀、風水、墓地公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