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劉柏宏(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 李素馨(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整理|陳德如(道地新傳媒特約主編)
攝影|劉人傑(芬特斯影像藝術工作室)
【編按】「台灣景觀大獎」於今(2023)年邁入第十一年,道地特別企劃大獎相關系列報導,邀請到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劉柏宏為我們回顧細說永春陂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永春陂)與新生南路三段水圳意象重現這兩件得獎的景觀作品,其中永春陂獲得第八屆「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暨年度大獎,新生南路三段水圳在規劃階段獲得第八屆的優質獎,實施完成後再獲第九屆傑出獎。兩件作品皆以參與式設計為設計起點,且都在恢復及召喚過去農業時代與灌溉相關的水意象。道地同時邀請到熟悉這些議題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李素馨為我們評析。
以參與式設計落實平權理念
劉柏宏(以下簡稱劉):永春陂不管是在環境正義,或是性別正義上,我們有幾個考量,是放在這幾個目標裡去注意、用設計詮釋出來的。這個計畫一開始就是參與式設計,所以我們在設計階段之前,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坊,讓在地社區的民眾、讓 NGO(非政府組織)、讓各個利害關係人都進來參與設計。NGO 提出了很多關於性別平權的討論,像是安全議題,現在氣候變遷,植栽是必要的,但植栽的高度、密厚度、位置關係到弱勢族群的安全,必須列入植栽設計的考量。
就生態的部分,因為有些弱勢-像動物、植物,它不會講話,所以也需要代言人,像荒野保護協會這樣的 NGO 便是來為它講話的。除此之外,我們也與生態檢核團隊-觀察家合作,在做設計之前,在四獸山的範圍,先用9個月的時間做生態調查,這是為了以後的濕地可以引進綠廊的概念,讓這塊基地有復育成生態棲地的機會。
雖然從故事、文化、歷史的角度,它原來是埤塘,後來陸化了,現在我們要讓它返回濕地,並能夠回應四周的生態,讓環境正義在裡面,不只有服務人-所以我們除了規劃有給人的休閒區,也規劃了緩衝區,與管制人進出的生態復育區。以前民眾會抗議,為什麼公園裡某塊區域不能進去,但是因為現在範圍比較大的公園都有做分區,設生態保護區,民眾要讓出來,讓生態可以完整地被保護下來-這個就是平權。如果人們每個地方都要去,動物就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我們讓幾件事情可以放在設計前就做,再進到專業作細部設計,提出設計方案之後也繼續用工作坊討論,看設計沒有回應到哪些事情,再做修正,當時這些修正比較多是與棲地有關。棲地怎麼復育?實際上,3D 做出來,還是要經過反覆調整,比方說水深度不夠,有些棲地就沒有辦法成就,或有些鳥類或飛行動物,牠必須要有倒掛型的空間,才喜歡住在裡面,這都是設計歷程中隨著新發現必須要滾動修正的地方。
滿足了棲地的條件,我們創造了一些生態廊道,讓鄰近的動物可以進來。過去我們築堤築路,各類設施都是為人而做,不管是土堤或是結構體都是提高的,切割了生態,產生了很多的路殺。現在不管是道路或水利工程,各單位都會針對生態這一塊作審查、要求做生態通廊,這是進步,我想這是經過大家三、四十年的討論,所發揮的影響。
重現水都記憶
劉:永春陂的陂塘和新生南路的水圳在表現形式、故事上,是歷史的回應,但是我們設計給它的功能是現在城市裡水體應該具備的功能。永春陂是一個將近 3 公頃,很大面積的一個水體,而新生南路三段,它是一個帶狀的線性水體,從區域的角度,我希望它的設計可以回應以前霧裡薛瑠公圳組合系統的故事,過去它的功能是為了農業灌溉,現在我們想回應生態。我們使用新店溪的原水,從舟山路路口導水進來,一天可以高達 900 萬噸,將來希望能夠完整地串連台大的醉月湖與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池,把水送過去,建立一個原水系統。
李素馨(以下簡稱李):其實這是回到土地還有城市發展的脈絡。台北本來是一個很多水的城市,像瑠公、七星等,它是一個水陸串連的環境,圳道組成水利網路,維繫人群命脈,但是隨著都市化,很多被填起來了,封埋在水泥或道路、捷運等設施下,也封藏在老一輩的記憶深處。原本的景色消失,原來的自然生態、水文也就斷開了。這是相當可惜的,因為研究顯示,水和綠這些自然元素,對人的五感與整體身心有紓壓、調節等效益,不僅改善環境,也可促進社群的健康。
劉:在做設計之前我們做了一個內水調查,素馨老師更早期的時候也曾做過,我們發現台北真的是一個水都,有許多水系在台北的地底下,希望將來一一打開,將城市景象徹底地改變。我們希望重現台北以前的樣子,把這些記憶拉回來,而不是去脈絡化地看台灣。因為將來我們離開了,小孩子都不知道。第二個意義就是,這些水圳在,其實對城市有非常多功能,不管是熱島效應的改善、蓄洪、或是增加城市的韌性,都有直接的關係,都是益處。所以現在很多的大學,包括師大、輔大、台中的中興大學、嘉義大學,都想做這件事,營造更加全面的生態系服務,提昇城市美學與環境品質。
空間就是權力,透過參與式設計讓空間權力民主化
劉:因為作參與式設計,我們處理新生南路的歷程將近 6 年,比永春陂更久,其中 4 年半是在跟不同的單位溝通。永春陂也經過了 4 年的運作。我們說空間就是一種權力,我認為這個權力應該要釋放給使用者,讓空間權力民主化,使用者跟設計師一起參與討論、成為設計夥伴,讓最後的設計成為真正為使用者而做的設計,讓最後做出來的空間,不僅是美-專業上具美學高度,而且是好-使用者願意使用。
就我的經驗,參與式設計具有一個非常好的優點,就是它(空間)後來的使用率非常高,維護的成本也變低了,大家會愛護它、會去認同它當初設計的想法,因為使用者當初提出的意見被放在這個空間的設計裡面了。雖然有些使用者所表達的意見,多少有一些是基於維護既得利益的立場,但進到工作坊,這個部分慢慢地會被其它意見調整,經過公共的討論,會有所妥協,最後取得平衡。其實各個想法都還是有被部分採納,經過設計的詮釋之後表現出來,所以參與感還是在。因此參與式設計不但可以落實民主的價值,也可以降低空間維管的成本,因為民眾更願意去愛護完成的公共環境作品。
給景觀學子、年輕設計師的話
李:景觀原來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大的、涵蓋層面廣的專業,所以做為專業者,心態上應該具有比較大的包容度,要能夠去看到、觀察到-也許是人,也許是物種,各個族群的特殊性。
列斐伏爾(Lefebvre)在講空間生產的時候,提到空間實踐、空間再現,我們景觀專業或有一些訂定法令的時候,用專業理念來劃設道路、住宅區、公園綠地的時候,但是這個空間經過時間的沈積一定會回歸到使用者,而使用者最終會以自己的方式去把想要的空間再現出來,改成他們自己心裡想要的東西,那個東西其實才會是永久的,因為跟使用者連在一起。
參與式設計納入了社區民眾的參與,更能抓到土地、地方的本質,也更符合循環經濟。雖然說專業素養很重要,但你不能自恃專業而讓自己變成文化霸權。所以進入景觀專業,除了要有熱情、有觀察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有同理心。
劉:很多民眾最後解決自己的煩惱或病痛,常常都是走到自然、走到更多綠色的環境。所以我想讓學生或是年輕設計師知道,這個就是你下一個階段(要做的),就是為這個社會、為地球、為環境、為人、為生態作出貢獻,幫我們療癒生病的地球,再讓地球的療癒,可以回饋給生態、給人,這是多麼重要、又多麼有意義的事。
延伸閱讀
關鍵字:景觀大獎、參與式設計、生態系服務、熱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