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陳育貞(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
撰稿|葉小慧
攝影|劉人傑
在宜蘭市繁忙的都市環境中,有一片充滿生機的綠色空間—大福新生農園,透過社區規劃師團隊(簡稱團隊)的協助和輔導,在居民多年的共同努力和改造下,讓閒置的水利工作站用地搖身一變,成為凝聚社區力量與活力的共好空間,並因此榮獲 2023 年第十一屆台灣景觀大獎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類傑出獎。
從荒地到綠洲:時間塑造的力量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來的。學員參加社規師的初衷,是要再現金同春圳的風華。從這個抽象的願景開始,團隊協助社區居民,一邊尋找土地、清理環境、討論方案,一邊依據社區經營量能、微幅改善空間,同時積極爭取水利會和市公所的支持,才有現在的規模、和多元 的空間形態與經營。」走在蜿蜒的農路,推動這個作品的城鄉潮間帶有限公司創辦人陳育貞表示,這裡約有 3,400 平方公尺,規模不小, 所以很難一蹴而成,時間跨度長達 8 年,滾動、積累而成。
大福新生農園位於宜蘭市新生里大福路旁,是早期宜蘭農田水利會壯圍水利工作站的腹地。後來,主體建物因空間老舊且規模不敷使用而搬遷,後方空地則於 2015 年進行活化,成為宜蘭市公所第一座市民農園。
2015 年當地居民報名參加「宜蘭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透過「社區小旅行」走讀新生社區,用說故事的方式帶導金同春圳,一起回顧昔日水圳,重新認識社區環境與生活點滴、討論空間改造可能性,最後決定率先改善使用中的農園。
貼近需求的設計:真實生活為本
「這裡(大福新生農園)著重日常生活的真實需求,形式、美學是附加的。」陳育貞指出,這需要「擴大居民參與」,不只一起面對未來使用與經營,更一起面對環境的細節變化,嘗試讓每一個願望和改造動作,都適切融入現場。例如調整農園路徑高程並加固邊坡,拉寬並改良鋪面,讓輪椅順暢移動,以及調整供水設施、導入休憩角落⋯⋯等,目的是要符合農耕習慣,促成一個「長輩共享」的農園。
為了便於維護管理,所以任何材料、工法、形式都要貼和居民的經驗,日後才容易自己上手。這也是設計討論的重點。「整體看起來和改造前差不多,看似沒做什麼,主要是在做修補、縫合和串聯。光是這樣,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功能、品質,不但擴大服務對象,也讓風貌特質凸顯出來。」
從農園環境優化,到閒置建物活化
宜蘭多風雨的天候,讓缺乏遮蔽空間的農園,在濕冷的冬天格外不利於活動。因而在第一波改造期間,就想整頓農園旁的舊水利會壯圍工作站(簡稱舊水利站),打造成為農事交流場域和親子休憩的空間。
舊水利站緊鄰金同春圳和宜蘭河,以蜿蜒小徑與農園相連;建物周邊有小幅空地、大樹與水利機房;後方斑駁矮牆圍蔽的小院,院內有一株數十年樹齡的桂花樹。整體極富歷史感,是河流及水利變遷的故事地點。
然而,舊水利站已閒置數十年,「牆體龜裂、滿是壁癌,門窗毀壞,漏水嚴重,戶外的地坪和小徑破損不堪,不利於行。」整修經費相當高,且社規師無法補助建物修繕。
因而,在第一波改造時,社規師只能從建物與農園的介面空間著手;2016 年初,經由水利會同意,將舊水利站後方的廢氣銷紙爐改造成一座 Pizza 烤窯。一方面提供農事操作和歇息,同時結合農園的收成,烤製 Pizza、地瓜、蔬菜和麵包等,開始試辦食農教育。
集結工匠達人,成立生活服務家
第一波空間改造吸引更多志工加入,並開始試辦厚土農法推廣和親子共學等活動。隨著更多服務的展開,大家便意識到,需要一個遮風避雨的活動空間。透過積極爭取,水利會在 2016 年中,同意由宜蘭市公所認養並出資修繕舊水利站。
2017 年末,舊水利站修竣,志工們隨之於 2018 年成立「宜蘭縣生活服務家促進協會」(簡稱協會)。「協會的核心成員,是曾參與農園改造的社規師、居民和志工,因為有共同的目標,所以跟一般社區發展協會不太一樣。」陳育貞指出。
「協會有三個主要目標。一是讓居民在種菜之餘,能一起推廣有機種植的厚土農法;二是結合社區工匠,一起照顧居民生,尤其老人的各種居家修繕和服務;三是營造一個老少共融共享的環境,一起找回金同春圳的美好時光,傳承社區記憶。」於是,便回過頭來整合農園夥伴,讓他們認同這樣的目標,再逐步擴大志工群。這些人不只是日常的守護者、服務者,也是滿腹故事、熱情洋溢的導覽解說員。
促進會成立後,志工組織逐步健全,開辦各種厚土農法的推廣活動,並辦理社區親子在這邊分享共學的活動,生活服務家的服務也已經展開,唯獨受限於沒有空間。最後在 2019 年獲得水利會同意,由宜蘭市公所認養舊水利站,轉由促進會認養並進行整修。
漸進式成長:初階、進階、跨域整合
認養舊水利站,讓協會具備社規「跨域」計畫的基本條件。陳育貞指出,「跨域」意味著基地規模相對較大,空間議題相對複雜,空間與經營須有跨領域提升效果,這也意味著,需有更大量的社群參與和資源導入。
「宜蘭的社規師計畫,常態僅小額經費挹注社區,同時,各社區最多連續補助 3 年。希望社區從小規模、微改良做起。」陳育貞說,透過這種「前導」,讓居民熟悉溝通、參與,有了一起探討、一起施工的「共學共成」經驗之後,再引導社區進入下個階段,這時就會有較高的補助金額。
「前者我們稱為初階與進階,後者稱為跨域,也就是跨域整合。」陳育貞說,有別於前階段在報名之後引導提案,到了跨域整合階段,則是反過來要求社區自主提案,且須已完成社區內部討論與共識;內容不僅要有空間方案,更要能回答幾個關鍵問題:「這個空間改造希望解決什麼問題?要滿足哪些人的什麼需要?將對對社區發展帶來什麼影響?未來經營、維管的運作機制?」
舊水利站整建期間,團隊義務引進專家做結構鑑定、協助研擬修繕方案,並協助市公所發包施空與監造。這一年,混亂的工地和周邊農園活動交織一氣,因而集結更多人氣。居民熱切期待和志工的榮譽感,則促成更多的討論;社規師的跨域提案,就此呼之欲出。
沒有設計圖的設計:從說故事和活動模擬,打造共好空間
因應跨域計畫的提案,協會重新展開故事分享會,從回顧既往引發未來想像。將原本相對粗糙的概念性構想,逐步細緻化。陳育貞說,人人都會說故事,故事裡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得以讓未來想像融合過往經驗,是一種沒有設計圖的設計過程。
此外,每一次真實的集會或活動,都是有助於設計探討的「活動模擬」;亦即,居民透過實境展演和活動操作,而動員五感六覺,獲得第一手的現場資訊。其中的基地特徵和改善需求,即透過意見反饋,而持續轉入方案調整。「說故事和活動模擬,可以讓素人超越專家。」陳育貞這麼說。
陳育貞舉例,農園推廣厚土農法時,學員們總要聚集在一個T字路口,因為路口很窄小,所以都會踩進菜圃裡。於是決定釋出一方菜圃、拉大T字口,成為整理蔬果和教學活動的集散場。後來又為了泥濘問題,而在泥地鋪上不織布;這個做法,正合協會的親近土地和生態維護理念。
她進一步表示,為滿足真實需求而做的空間改善,必然存在大量的「活動模擬」機會。在日常生活中,一而再、再而三的模擬、探討,自然會長出相對合宜、令多數人滿意的空間。這種設計過程,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圖,以致能持續自力充實、改良,逐步完成心中的圖像。例如百香果棚下的搖搖椅、Pizza 窯旁的木造搖搖馬⋯⋯都是協會在社規師跨域完工之後,一點一滴增長完成。而這也凸顯,一個好環境的產出,絕對少不了「時間」的要素。
或許有人好奇,這漫長的 8 年,是否一開始就有設定目標?是否有全盤的規劃?陳育貞說,太具體的目標和全盤規劃,對社區並不合適。社區不是一塊鐵板,而是多元、有機的構成,人與事的變動性很高、隱藏的問題和機會也很多,因而較適合從當下事件或議題著手,然後在時間中持續孵化;嘗試從點到線到面,讓空間和願景同步增長。所以,過程不只在處理空間和經營,也在調節各路計畫或資源,以與各階段改善行動順暢對接。陳育貞說,這是 8 年來團隊和協會的互動重點之一。
陳育貞表示,「拉長時間對社區並沒有壞處,反而有機會透過更多參與,讓一開始的空泛想法,一點一滴地釐清真意,找到合適的作法,取得更廣泛的認同與共識。因而達到:人人都會做、大家都愛用。這種共成共好的社區空間,自然人人珍惜、維管無虞。」
大福新生農園:緩慢而深刻的改變
「都市叢林中的大福新生農園─城市綠洲、共好家園」顯示,真正貼近社區需求的設計,往往需要時間與耐心來醞釀成果,透過居民共同提出清楚的願景,同時提供有機成長的空間,從市民農園延伸出厚土農法、食農教育、生活服務乃至跨齡共學,漸進式的改造,並在每個細節展現共創的力量,讓閒置土地轉生,成為都市化地區土地利用的有趣案例。
「看不見的設計」完整報導
[6] 棲地保育全靠細節!生態檢核讓工程更友善|獵人步道生態篇
[7] 景觀百年大計,融合在地人文生態真永續|獵人步道觀旅篇
[8] 庭園營造與巧妙點景背後,是景觀設計師的細緻鋪排|住宅居住環境類傑出獎
[9] 從透視街景美感出發,細膩整合營造好生活|設施環境類傑出獎
[10]凝聚社區設計力,閒置土地轉生共好空間|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類傑出獎
關鍵字:台灣景觀大獎、大福新生農園、社區營造、創生發展、陳育貞